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明朝的历史上,马皇后是第一个皇后,建文帝的马皇后虽然遭到了意外,实际上是第二个皇后,朱棣的徐皇后是第三个皇后,因为前三个皇帝都没有另立皇后,所以明仁宗的张皇后就是大明王朝的第四个皇后。除了建文帝的马皇后外,其余几个皇后都很旺夫,张皇后更是让三位皇帝能够继承皇位。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初,为了笼络人心,还注重与功臣结为姻亲,比如朱棣的妻子徐氏就是徐达的女儿。然而,在明朝走向正轨后,在为孙子辈挑选妻子的时候,他就定下不成为的规矩,这些孙媳妇的出身不能太高贵,以免外戚专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皇后便是如此,他的父亲张麒只是一个小官,因为女儿当了燕世子妃,才升为京卫兵马副指挥。当靖难之役后,朱棣当了皇帝,世子朱高炽被册封为太子,张氏成为太子妃,他才京卫指挥使。

张氏是从小官吏之家走出来的,却没有沾染太多官场习气和蛮横的坏毛病。她为人谦恭谨慎,侍奉朱棣和徐皇后非常得体。这个很不容易,徐皇后为人谦逊还好相处,然而朱棣却非常挑剔暴躁,能得到他的认可,说明张氏是个好儿媳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朱高炽能接班,还是非常侥幸的。他本人非常肥胖,需要人架着才能出行。这样的皇子,既不能骑马打仗,也有碍观瞻,更何况他的弟弟朱高煦很有几分类似于明成祖。但是,朱高炽有两个贵人是朱高煦无法企及的。

一个就是妻子张氏,朱棣曾经指着朱高炽说:“如果不是你媳妇,你早就被废了!”(吾不以媳妇故,废之久矣)还有一次,朱棣在痛骂了朱高炽之后,还嘟嘟囔囔地说:“儿媳妇好,以后国事还靠她操持。”

另一个贵人就是儿子朱瞻基,朱棣特别喜欢这个儿子,也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好圣孙”,朱高炽才得以保全太子之位,并能够继承皇位。朱瞻基就是后来的明宣宗,他是张皇后的儿子,能出生都是拜张皇后所赐,能当皇帝不仅要感谢祖父、父亲,当然也要感谢生他养他的母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朱高炽是一位被低估的皇帝,只可惜只在位一年就驾崩了。按理来说,从朱元璋开始就实行了残忍的人殉制度,凡是大行皇帝侍寝过的女人,几乎都要殉葬。只不过明朝开国以来,前面几个皇后都在皇帝之前去世,那么轮到明仁宗驾崩时,张氏到底该不该去陪伴先帝?

事实上谁也不敢提这件事,因为谁敢让新皇帝的亲妈去死?因此,明仁宗有五位嫔妃被迫殉葬,而张皇后则安然无恙升级为太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仁宗和明宣宗共同开创了明朝的仁宣之治,但明宣宗的寿命也不长,仅仅38岁就驾崩了,还不如他父亲朱高炽活得久。此时他的太子朱祁镇还才九岁,宫中风传太后将会立自己另一个儿子襄王朱瞻墡为帝。然而,张太后却召集群臣,流泪指着年幼的朱祁镇说:这才是你们的新皇帝啊!

要知道,封建社会最讲究纲常,常人又是爱儿子胜过爱孙子,如果太后以一己之私让小儿子即位,那么会将明朝的继承顺序再次打破,很有可能会让后来局势不得安宁。不仅如此,太后又驳回群臣垂帘听政的请求,不过很多军国大事还是掌握在她的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在世的时候,重用了仁宣以来的老臣,最著名的当属杨士奇、杨荣、杨溥,而且她约束外戚不敢专权。更神奇的是,她始终防范朱祁镇身边的太监王振,使其不敢为非作歹。

但张太后恐怕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一刀砍了王振的脑袋。就在她死之后,王振势力坐大,偏偏又将朱祁镇蒙蔽,还撺掇着皇帝御驾亲征,结果酿成了土木堡之变,差点断送了明朝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