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高层赴华访问后,越外长转身对美国示好,声称愿在芯片领域帮助美国,越南的对外政策是否出现了转变?我们该如何看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越关系

不久前,经历了“政坛地震”的越南政府,迅速派出高级代表团访华。负责会见越方代表的王毅外长明确表示,愿同越方密切进行高层交往,有效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推进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越方则是作出了积极回应,称愿同中方落实两国最高层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可是当越南代表前脚离开中国不久,越南政府就开始向美国示好。据观察者网援引越通社3月26号发布的消息,越南外长裴青山于当天在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演讲时,宣称越南期待与所有大国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裴青山将其称为“竹子外交”,也就是所谓的“根部牢固、顶端灵活”。裴青山在演讲中还向拜登政府隔空喊话,敦促美方尽快承认越南的市场经济地位,以及愿同美国在半导体、人工智能、关键矿物等领域加强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南外长裴青山

越南的这一举动,看上去似乎是对中国阳奉阴违,搞说一套做一套的把戏,尤其是所谓的“竹子外交”,无非就是将“墙头草”进行了美化。但若是结合越南过去一段时间的经济表现,不难发现此时的越南已经有些“病急乱投医”的迹象。去年年底,越南国家统计局公布了该国2023年的GDP增长率,结果超出了外界的预料。越南2023年GDP增长率对比同期出现了大幅下滑,从8.02%掉到了5.05。不仅没能达到越南政府预设的6.5%这一目标,甚至低于过去十年5.87%的平均增速。

越南的经济增长之所以会遭受如此重挫,源于越南在一项最基础,同时也是最核心的生产要素上出现了严重纰漏,那就是电力供应。由于2023年出现了极端异常气候,导致越南气温最高一度飙升至45摄氏度。而伴随极端高温一起出现的就是电力需求暴涨。两相叠加之下,让越南在能源基础设施领域长期存在的弊病集中爆发,严重影响了在越生产经营的外资工厂。根据世界银行2023年公布的数据,越南去年光是因为电力短缺,其GDP就损失了14亿美元,相当于总量的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南

与此同时,打算赴越投资的欧洲国家,还一再催促越南政府加快绿色能源转型,这无疑又加重了越南政府的能源负担,因为越南目前的电力供应几乎都依赖水力和火力,短时间内实现能源转型几乎没有可操作性。再加上越南高层因为受到舞弊案的牵连,原本应该是正常的人员调动,如今也有了内部政治斗争的趋势。种种因素叠加起来,让越南在政治、经济两大领域出现了很强烈的不确定性。

因此,越南才要一边寻求对华关系稳定,另一边趁着美国还没有对自己失去期待,尽一切可能从美国手中获得产业转移红利。但问题的根源,既不是出在越南的“政坛地震”,也不是越发严重的能源危机,而是越南有没有足够的智慧、耐心,提升对国家的治理能力。越南的真实想法不难猜测,那就是在大国之间长袖起舞、左右逢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拜登拉拢越南

但关键在于越南始终没有打好基础,一味盲目地追随、效仿中国表面上的发展路径,对真正需要下苦工,甚至是需要拿出“壮士断腕”魄力的领域抱持侥幸态度。倘若越南还是抱着“拆东墙补西墙”的心态去治理国家,今后将会面对越来越多的隐患,唯有审时度势、坚定立场,才能让越南走出这场危机。

至于中越关系,我们也不必担忧。一国外交本就是多元化的,与中美同时保持密切合作,是越南当前的必要选择。只要越方谨记,不卷入美国的“印太战略”围堵中国,中越关系就不会受影响。当然,对越南我们是有前车之鉴的,如果越方作出任何损害中方利益的事,我们也必须予以坚决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