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拖延是人性的弱点,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身上多少都会出现拖延的行为。

但拖延一定是拖延症吗?让我们来辨别下。

拖延:单纯做一些事拖拉,如有些人不爱收拾房间,只是一种坏的习惯。

拖延症:做事拖拉,影响到情绪,并伴随焦虑、烦躁的表现,这就是拖延症。

拖延症不是病,医院里是没有这个科室的。但请别忽视拖延症,因为它愈演愈烈,会造成人的自我否定、丧失生活乐趣,最终会患上抑郁症,后果不堪设想。

接下来,盘点下拖延症对个人的危害。

1.长期处于消极的状态

拖延症的行为特点:我们总在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回避的事情。

老板规定:本周五下班前必须提前某策划方案。

在面对deadline的任务,我们总是不急于开始,用“时间还早”麻痹自己,选择放纵。

然后,非得把自己逼到最后一刻,才懊悔时间所剩无几,只能疲于奔命地使出洪荒之力,完成自我救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画面熟悉不?是否似曾相识?你选择暂时回避的事情,内心是无法放下的。

因为你不知道它的难易程度?需调研哪些资料?几天才能完成?太多的不确定性,让你茶不思饭不香,焦虑、不安、烦躁等消极情绪会一直缠绕着你。

2.精神高压且身体透支

上文说了,距离deadline时间不多了,你不得不殊死一搏,才有可能完成自我救赎,只是有可能哦。

我能想象出那种工作状态:心急如焚、通宵达旦、自责内疚,心痛伴随着身痛。况且,最后的任务质量还无法保证,算不算自讨苦吃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的人抱有侥幸心理:我经常在deadline之前赶任务的,老板还算满意,我还觉得自己的效率惊人。

是真的吗?别自欺欺人了,总有一天会因拖延摔大跟头的。因为你未来的任务是不确定,是不是在你能力范围内可控,你敢赌吗?

还有,每次不要命的疯狂追赶,精神受得了?身体不怕废了?

3.被领导质疑

职场中,领导眼里好员工的标准:结果好,就是真的好!

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勉强交作业的员工,我相信结果不会好的,起码不是个人最高水平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都不用向领导解释七七八八,因为领导早有定义:要么努力不够,要么能力不行。

你都被领导质疑了,那就奢求升职加薪,能保住饭碗就大吉大利了。

4.被同事冷落

现在的很多工作,是需要同事相互协作完成的,比如做项目。

如果你总是拖拉,交付的作业不及时,质量又差。不仅延误团队的工作进度,还需要别人帮你擦屁股。那么,你就是害群之马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不排斥你?才怪呢!

5.自我否定

“领导不爱,同事不理”,造成如此局面,不要怪别人,其实都是自己拖延症“作”
的。

人经常陷入“局中者迷”的陷阱,他们不觉得拖延症是罪魁祸首,而是开始怀疑自己能力是不是不行?自己是不是适应不了职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人开始自我否定时,就逐渐丧失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那真的离抑郁症不远了。

结束语

拖延症真的有那么吓人?说实话,并非危言耸听。

你想想看,一个人若能有计划、有条不紊、从容不迫的完成工作,这会带给人足够的自信和成就感。而拖延逼出来的“高效率”,那过程真是身心憔悴的可怕体验,会让人更为恐惧接受下一次的挑战。

拖延,只会把事情拖到明天,但它永远不会消失。就像仓央嘉措诗中写道:“你见或者不见,它就在那里,不离不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位小伙伴,行动gogogo!从明天开始,别再让人叫我们“拖拉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