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当年不顾全家人的反对,侄女的一次性补缴了6万多,那可是自己的养老钱,后来养老金每个月七八百,逐步涨到每个月1600多,如今靠着自己的养老金,跟我妈两个人在农村生活还是比较逍遥的。

过了多年才发现,原来我爸当年的坚持是正确的。60岁开始领养老钱,踏上了一次性补缴直接领养老金的最后一班车,养老金如今1600多,确实是令人很羡慕。”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养老金的政策发生了些许的变化,不少人抓住了补缴的“最后一班车”成功领到了养老金。没上车的朋友可就遗憾了,无奈的问“这么划算的事儿,为何被叫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人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各地不得违反国家规定,采取一次性缴费的方式,将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等不符合条件人员纳入养老保险参保范围。所以对于不少朋友来说,不让补缴的消息,犹如一阵风一样突然袭来。

01,其实不让不交的原因或许有这么几个

第一,对按时缴费的人有些不公平。

按时缴费意味着每个月省吃俭用,尤其是灵活就业人员自己缴纳社保。每个月1000多元还是最低档次,所以对于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支出压力。而事后补缴的话,对于那些数年坚持的人是一种不公平。

第二,社保基金的大池子受到不利影响。如果把社保基金比喻成一个大池子,那么想要维持池子的稳定,不停的有进水,不停的有出水。

而那些当年一次性补缴搭上养老金车的人都特别的划算,那长此以往对于社保基金的池子来说是不利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人均寿命的延长,社保基金支出压力的加大,无一不在告诉我们社保需要多多缴费,长期缴费。

而延迟退休也是一个板上钉钉的政策,所有的政策都是利于社保基金的进水口,所以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次性补缴的政策被约束也很正常。

02,截止到目前,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补缴呢?

首先符合当地政策的人,比如说有部分地区会让灵活就业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补缴就可以。疫情的三年里,考虑到灵活就业人员收入不稳定,出台了一系列缓交,补缴的政策,这就是一些临时性的规定。

其次是企业违法没有按时缴费的。时至今日,依旧有企业不给员工缴纳社保,或者是试用期不给交社保,造成员工空有“工龄”,没有缴费年限,如果到时候退休,必然影响养老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有员工进行劳动仲裁,企业需要进行补缴,这是允许的。这也是基于保护劳动者的正常权益而设置。

第三种,社会保险法实施以前建立了个人账户的人员,再继续缴费5年后,依然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补齐。

这意味着2011年7月1日之前交过社保,如今退休后不足15年的人,可以从60岁交到65岁,如果还不足15年,可以一次性补缴到15你领养老金。

对于一次性补缴,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案例,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