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故事瞬间

文|卿本泰妍

编辑|卿本泰妍

米莱的当选震惊了南美政坛,这位推特政客一夜之间从“炸掉央行”的激进主义者变成了阿根廷的国家领导人。然而,就任总统还不到一周,米莱的态度和言论就开始出现180度大转弯。中国领导人的贺电让米莱迅速转为亲华,极右的保守主义在现实面前也不攻自破。米莱的蛻变确实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但南美多变的政治生态也让我们看到民粹主义在执政现实中的转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米莱是如何在激烈的竞选中脱颖而出的?分析表明,这主要源于两点:一是左翼政府的失误导致民心流失。当前阿根廷的经济形势可以用凋敝来形容,通胀和贫困率居高不下。二是南美政治向右翼和保守主义进一步倾斜,极右翼势力抬头。米莱正是乘着这股政治浪潮上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就任还不到一周,米莱的态度就已经出现明显松动。“炸掉央行”的激进主张被迫转为温和,各种政策取向也更加务实。这主要是因为,米莱意识到自己面临的种种制约和压力:包括在野党和地方的掣肘,以及执政的现实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米莱转向温和的制约因素有三:第一,在议会中米莱的支持率不足两成。第二,各省省长均为在野派人士。第三,许多极端政见面临现实难以落地。例如精简机构和特赦都遭遇反对,货币美元化也无现实条件。由此可见,米莱的施政空间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米莱也只能选择转向折中的温和派路线。他的多项政见在当前阶段都无法实现,否则很可能会陷入“政令不出总统府”的尴尬局面。执政需要妥协与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米莱的当选会如何影响中国与阿根廷的关系?分析认为,双边关系的基础尚稳。原因有三:第一,阿根廷对中国有很高的经济依赖度。第二,两国在金融领域互利双赢的合作互补性强。第三,省级政府在矿产资源开发中拥有更大话语权。因此中阿合作的前景仍大有可为。近期米莱态度转变后的亲华立场也可以佐证这一判断。在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贺电后,米莱立刻做出回应,态度变得十分积极。这表明米莱也开始意识到中国这一重要合作伙伴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所述,米莱在就职初期的种种蛻变都显示出一个事实:执政的现实与竞选的口号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从“炸掉央行”到转为亲华,米莱的态度转变快速而剧烈。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南美国家政治的多变性。民粹主义在选举中可以产生强大的感召力,但真正执政后还是需要妥协与折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米莱的未来路线也将在温和与保守之间寻找平衡。在各方面的制约下,他不太可能再有太过激进的作为。但与中国等主要伙伴的合作,仍将是阿根廷发展的重要基石。米莱的转变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民粹主义迎合选民可以产生强大动力,但在现实政治中也面临诸多约束。您认为米莱未来会继续向温和派转变还是重拾激进主义?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