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老同学吃饭,结账竟然要6000多块,感觉不对查账单,一查吓一大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文中人名皆为化名
我是肖阳,今年43岁,在一家互联网公司担任中层管理。
我出生在南方的一个小县城,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工作、结婚、生子,过着平凡而安稳的生活。
最近,我遇到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得从那次我请老同学吃饭说起。
那天,阳光明媚,微风不燥。
我高中时的同学兼好友王磊,来到这边出差。
我突然想起很久没有和老同学聚聚了,于是打电话给也在这个城市4个高中同学,邀请他们晚上来我家附近的餐厅吃饭。
王磊听到后非常高兴,说他正好也想见见多年未见的老同学,还说这顿饭得他请。
我哪能让他破费呢,坚持要我来请客,我们约在了一家装修得挺有格调的餐厅。
那天晚上,我们一行六个人如约而至,点了几个招牌菜,还开了两瓶红酒助兴。
老同学见面,自然有说不完的话题,从工作聊到家庭,从过去聊到未来,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青春时代。
饭吃到一半,酒过三巡,大家继续谈天说地,聊起了各自的近况。
老同学陆涛是个生意人,生意越做越大,家里买了好几套房子;
张丽在一家外企当高管,年薪几十万;王芳则刚刚升职当了部门经理,收入也不菲。
吴军混得也不错,在一家大公司总账务总监,都比我混得好。
大家聊得兴高采烈,气氛热烈。
我心里有点小骄傲,觉得自己能请这么一桌饭,也算是有面子。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饭菜就吃得差不多了。
我招呼服务员来结账,可当服务员把账单递到我手里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竟然要6000多块!
我心想,这顿饭点的多是素菜,因为同学们都是人到中年,有些发福,都想吃的素点。
虽然喝了两瓶红酒,但也不至于这么贵吧?
我心里犯起了嘀咕,我在心里预估过,这顿饭最多也就两千来块。
我赶紧查看了账单,感觉不对劲,问服务员:“这账单是不是弄错了?怎么会这么贵?”
服务员礼貌地回答:“先生,我们这儿的菜品和酒水都是明码标价的,您点的这些都是高档货,所以价格会比较高。”
我心里七上八下,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
于是,我决定再仔细看看账单。
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尤其是有几道海鲜、肉和几瓶酒,总觉得没有点过。
于是,我跟服务员说:“麻烦你把经理叫来,我觉得这账单有问题。”
经理很快就过来了,态度也很客气:“先生,请问有什么问题吗?”
我把疑惑说了出来,经理听完后,说没有错,说是我吃了东西想赖账。
经理拿着账单,一边翻看一边解释道:“先生,您这顿饭确实花了不少钱。主要是您点的那道‘鲍鱼炖辽参’,
这道菜是我们这里的招牌菜,价格比较高。还有您点的大龙虾、帝王鲑、帝王蟹、蓝鳍金枪鱼都是价格不菲的。”
我一听就火了,说:“我怎么没吃到这几道菜?而且我记得,我们点的菜里没有这几道呀!”
经理一听也急了,连忙解释说:“先生,您别着急,您菜单上确实是有这道菜的呀。”
我一听更生气了,说:“你们这不是欺诈消费者吗?我明明没点的菜,怎么就出现在账单上了?”
这时,老同学王磊打开手机,说他在菜上齐时,拍了视频发给他媳妇,说自己和老同学在聚餐。
经理看了视频后,也慌了神,连忙道歉说:“先生,实在对不起。这是我们餐厅的失误,我再核对一次账单。”
过了几分钟,经理回来,脸色有些尴尬:“先生,您说的对,我们这边确实有记错了,有几道菜和酒水是其他桌的,弄错了。请您稍等,我马上重新结算。”
最后重新核算后的账单是两千多块,虽然还是挺贵的,但比起6千多已经好多了。
我长舒了一口气,付了钱。临走前,经理还特意送了我们一瓶红酒,算是表示歉意。
我虽然心里还是很不舒服,但看经理态度诚恳,也就没再追究。
但老同学们都很生气,说这种餐厅真是太坑人了,以后可不能再去了。
经过这件事后,我深刻体会到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
以后无论是吃饭还是购物,都要留个心眼儿,不要怕核对账单会丢脸,
希望那些商家能够诚信经营,不要为了赚钱而欺骗消费者。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这次经历虽然让我损失了钱财和时间,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谨慎地面对各种消费陷阱,不再轻易上当受骗。
“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不会长黄金。”
在这个充满诱惑和陷阱的世界里,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警惕的心态,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生活就像这顿饭,有惊有喜,有甜有酸。
愿我们都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和顺利!
愿大家都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