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建筑工程12年了,100多个农民工跟着我讨生活;

留学德国,成为了一名女博士;

离婚十年,车自己开,钱自己赚,三个孩子都归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被网上“评论区的女性力量”刷屏。

曾经,我们是如此迷恋英雄和传奇,渴望从榜样的身上汲取力量。

如今发现,最让人怦然一震的,是隐藏在你我身边的“凡人微光”。

评论区全都是温暖的鼓励和赞美,充满了慷慨的馈赠和治愈的“她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性之间的互相鼓励、互相赞美、彼此拥抱和赋能,是女性集体意识的提升,也是女性成长的新通道。

她们可能平凡、普通,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向上、持久而温暖的力量;

让我们得以在普通的生活里,窥见每个人身上「不普通」的闪光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汤木檀泽:00后入殓师,工作很愉快,没想过转行。

她一脸呆萌,眉清目秀,是个怕鬼也怕黑的00后女孩,可偏偏成了一名入殓师,负责给逝者缝合伤口,穿寿衣、遗体化妆等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的寝室就在墓园里,有时出单比较紧急,需要迅速集合;为了抬棺不掉,平时会猛练俯卧撑和蛙跳。

其他时间,不是人在灵堂,就是在奔往灵堂的路上。”

她每天面对的都是与死相关的问题,过度共情,有时会让她没有办法很快从情绪中走出来。

但是汤木拥有一种力量,就是在平淡沉闷的日子里给自己“找乐子”。

去年7月,她开始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用松弛幽默的段子讲述工作日常,迅速吸引了大量粉丝。

视频中,她把工作时遇到的流浪狗,公司养的大白鹅当“同事”,和它们聊天。

说她正在学习“脱敏”职业病,怎么不让别人躺着,也能给她化妆;

说她去别人家拜访时,要先跨火盆、经受柳枝“洗礼”;

说她梦到自己同意老板把尸体放她上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种工作中的尴尬、惊慌失措的时刻,都被她用幽默、轻松的语气自我调侃、表达了出来。

当被问到:怕不怕啊?她一口回到:不怕,为什么要怕自己的客户呢?

她清楚世俗对入殓师工作的偏见与误解。

但她更清楚,当她站在逝者面前时,自己内心充满了对这份工作的敬意与感动。

生者的嘱托、哀思,会以她为桥梁一步步传递给逝者,为逝者送上最后的一份尊重、思念与道别。

整个过程就像一场肃穆又无声的对话。

她非常感恩自己能参与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邢不晚:坚持自己的人生节奏

本硕博11年,她在每个阶段都见证了身边人的重要时刻。

读本科的时候,中学时代的伙伴们纷纷结婚,参加闺蜜婚礼,份子钱还是找室友借的。

读研期间,大学同学开始成家立业,而她依旧捉襟见肘。

读博阶段,几乎没再参加婚礼,因为身边的朋友都已经生娃了……

如今,她是神经外科女医生,是科室里年龄最小的单身女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几乎被男性垄断的科室,她拿到了主刀资格:“要尽我所能救治更多的人~”

在这个比拼速度的年代里,她拥有坚持长期主义的耐力,静等花期。

就像人民日报里的那段话一样:

“你跑得快,22岁有个家,身边全是赞叹,

你跑得慢,30岁或许还在路上追求梦想,

跟着自己的心走就好。

不是所有选择都必须要做出正确选项的,

只要你想,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选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蓝启银:在苦难中,也笑靥如花

她是骑手。

“我有耐心,沉得住气,很多男人都跑不过我。

我们这里最低工资也就三四千,送外卖一个月能挣七八千。”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

她选择做骑手的主要原因,是这份工作能兼顾“带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9年小蓝的丈夫因为车祸去世,当时女儿只有五个月大,丈夫去世后不到一个月,婆婆拿到了赔偿金,便将她和女儿赶走了。

刚开始送外卖时,她把半岁的宝宝背在胸前。

后来孩子稍微大一点,白天可以暂时留在出租屋里或是把女儿放在肯德基里待一会,晚上再母女一块出来跑单。

“要买个小房子,小小的就行,她(女儿)能跟我住一起就行。”

说这话的时候,小蓝亮晶晶的眼睛闪着光,笑颜如花。

生活总会颠簸,但只要你能不断在心里种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就能在时间长河中自愈,开出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边的小K:永远对生活充满热爱

结婚那年家里背了9万多的债,为了还债,她和丈夫省吃俭用,最艰苦的时候一个月只花了75块钱,吃了27只南瓜。

但对待生活,她从不马虎。

食材简陋,她就换着花样地做,每次盛在不同的盘子里,甚至做个简单的摆盘。

后来,日子越来越好,家里的负债也早就还清了。

她说:永远别对生活冷淡,你的热情,会吸引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乐妈咪:我不会放低自己,仰视别人

“我是全职妈妈,但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废物。相反,我很热爱生活,在我的‘职责’内,做好妈妈、妻子的工作。

平常辅导作业,周末带娃户外,把孩子养的健健康康,活泼开朗。

家里每天干净整洁,还炒得一手好菜。所以我很优秀!”

看到可乐妈咪的自述,我由衷地为她点赞。

有多少全职妈妈在“手心朝上“的日子里,过得卑微压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缺乏自我价值的认同,在家庭的角色中逐渐失去自我,隐入尘埃。

倾囊付出,却换不回来家人的理解,甚至连自己都怀疑自己——“老公养家很辛苦,我多付出点是应该的。”

而可乐妈咪的自信,源于她对自我无条件的接纳,对自身价值的坚信不疑。

一个敢于自我肯定的人,即使隐在幕后,也不会仰视他人。

就像大地从不为自己的“低矮”而自卑,它知道因为有它的承托,才有大树的挺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月嫂范雨素:保持天真,保持清醒。

她在北京做家政,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猝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出生在湖北省襄阳的一个小村子,年轻时草草嫁人,六年婚姻,丈夫生意落魄,酗酒,家暴。

离婚后,她独自带着两个女儿,开始北漂。

她做过服务员、家政工,育儿嫂……在十平米的出租屋,一过就是30年。

生活艰辛不易,但她总说: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

对她来说,这件事就是写作。

灵感来了,她会随兴记下几行小诗,一篇小文。

那是斜射进狭小居室的一束光,搅动简静生活的小涟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年前,她的文章《我是范雨素》刷爆社交网。随后小说出版了。

就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蛰伏的梦想,范雨素的“文学梦”让受困于重复劳作的她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浪漫。

梦想,如同赤子之心。她用“天真”对弈平凡。

书火了,但现实生活的她并没有很大改变,只是从月嫂变成了钟点工,因为这样时间更自由。

这样她可以一边打工、一边写作,上午是生存,下午是生活。

她说:劳动才是生活的底气。一心只当作家,可能让她和孩子连饭都吃不上……

有些机会并不足以把她的命运托举起来,只会让她的内心产生摇动。

心里有个梦,又没有做的太认真。这,是她的“清醒”。

每一个人都摆脱不了现实的三餐四季,所以,天真地做梦,清醒地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们,向前一步

@吉拉姐姐

35岁之后,吉拉才进入职场,如今48岁,迎来人生中最好的时候。

她总说女孩应该有更长的事业线,也常骄傲于每次集团核心员工开会时,自己都是在座为数不多的女性代表。

“以后,我会努力坐到更中间去!”

同龄姐妹已经被无所不在的年龄焦虑,卷得节节败退,她仍然有「向前一步」的动力。

很多人夸赞她勇敢,其实比勇敢更重要的是“好奇心”。

她说:好奇心是抵御衰老最好的良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纪兰老师

她三年前退休,现在是社区出了名的“花奶奶”。

她有一双巧手,闲暇时间制作手工花,只为送给身边的独居、空巢老人,让大家感受到快乐和温暖。

很多人退休后陷入迷茫,没有了归属的组织,不被需要了,安全感急剧降低。

纪兰老师以“花为媒”,重新构建自己的新生活。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她总说:“一个人多想着别人,自己就不会老。“

心里藏着爱,不论多少岁,都有爱人的能力。

很多人认为,「女性力量」只属于那些非常强大、非常完美,方方面面都熠熠生辉的女性。

其实,它也属于那些寻常日子里闪着光的每一个人。

那么如何激活内在力量,活出自己呢?

《庄子.逍遥游》里写道:“北冥有鱼,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其中“鲲鱼变鹏鸟”的过程就是破茧成蝶、活出自己的过程。

是怎么做到的呢?

答案:“怒而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怒在“心中的爱”。

女人,一定要爱着点儿什么。

爱美、爱生活、爱朋友、爱自己,爱你所爱的一切。

当心中充满爱时,我们才能像鲲鱼一样,不断积蓄力量,化身为鹏。

“爱”是源动力,滋生命能量汩汩不息。

2.怒在“眼里的光”。

这光,是我们对未来的期待。

设定一个小小的目标,无论是学一门课、画一幅画,还是完成一次远行……

目标无所谓大小,它是指向未来的一种期待。

有期待,人就不会枯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怒在“脚下的路”

去做,去实践。

不要抽象地想,要做「具象」的人,做「具体」的事。

先从一件小事开始,就一件!

通过行动,才能将内心蛰伏的力量释放出来。

当女性把爱和目光投向自身,在选择面前作为主体,就足够汇聚成一股不被定义的力量。

而这当中,每一次闪烁的星火终会成为炬火。

到那一天,关于什么是女性力量我们可以不必再宣之于口,只需站在那里,就是答案本身。

最后,你还可以参加德芬空间《3天·勇敢做自己体验营》,在卢翊翎老师的带领下,升级生命版本,活出全新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由花小朝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小熊

编辑丨李小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