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8日消息(总台记者江晓晨 冯志远 尧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吃粽子、划龙舟、挂艾草,是端午民俗中流传最广、保存最好的三项。传统民俗不仅烘托节日气氛,展现文化传承,也逐渐形成了端午产业,掀起消费的新潮流,折射出市场的旺盛活力。端午小长假,我们一起来看看端午民俗背后的产业有哪些新气象、新特点。

赛龙舟是每年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项目,各地的龙舟赛接连鸣锣开桨。这两年,“南舟北移”成了热词。除了广东、福建、湖南、湖北等南方地区龙舟竞渡氛围浓厚外,黑龙江、辽宁、河北等北方地区的龙舟赛事也举办得红红火火。以节日为“媒”,“赛”龙舟如何在各地开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上六点,哈尔滨市九站公园的一处码头,祃岩所在的哈电龙舟队集结完毕。五月中旬开始,他们每天早上的训练从未中断。两天后就要比赛,大家都铆足劲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祃岩:现在已经有队伍下去了,他们也是参赛队伍,每天练全程,熟悉赛道。

记者:比赛全程有多少米?

祃岩:2公里。平时训练要加量,至少是20公里。

记者:比赛用的是国标的龙舟吧?

祃岩:对,桨手20人,加1个舵手、1个鼓手,总共22人。

记者:10号会有多少支参赛队?

祃岩:总共15支队伍,江面上这些船都是比赛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岁结缘龙舟,如今50岁的祃岩已和龙舟打了三十多年交道,往届比赛不是冠军就是亚军,即便具备争冠实力,依然要进行严苛的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南舟北移”的兴起,曾经在南方水乡兴盛的龙舟运动也让北方地区的人们体验到龙舟的魅力,甚至冬天还会划冰上龙舟。

记者:东三省的兄弟们有没有交流过?

祃岩:有,比如我们冬天上大庆参加全国邀请赛,哈尔滨的比赛也邀请了外省很多的队伍参加。北方的龙舟还得跟南方多交流,把龙舟文化更好的发展起来。现在南方龙舟比较火,城市、乡村基本上人人参与,北方龙舟文化也在逐步兴起,尤其端午节当天来,比赛现场会是人山人海。

“赛龙舟”能在北方地区驶入发展的“快车道”,离不开南方地区“龙舟之乡”的“肥沃”的土壤。在湖南省汨罗市,龙舟不仅代表着传统文化,更是发展成了产业。

许桂生说:“师傅你稍微注意点,小心那个船歪了,小心往那边歪了,你暂时不能松,想想办法,小心全部倒下去了……”

在汨罗市一龙舟厂外,65岁的许桂生正在指挥工人将龙舟卸车。

许桂生说:“我是在广西那边,他们是租用我们的龙舟进行比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桂生出生在“龙舟世家”,是汨罗市家喻户晓的民间龙舟制造技艺传承人,15岁跟随父亲学木工,20岁开始造龙舟。

许桂生说:“我们做龙舟有11道工序,首先就是木材的选购,木材加工后根据客户的要求做什么样的船,我放个样,船边上的弧度、深度、宽度按照船的大小来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桂生说,近些年,龙舟运动得到快速发展,“南舟北移”也给龙舟文化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许桂生说:“像我们汨罗龙舟既是发祥地,也是时间传承比较久的地方。汨罗划龙舟是带有一种崇拜的心情来划的,所以划龙舟的兴趣也比较高,都愿意来参与。以前都是传统龙舟,后来我们做龙舟通过国家的认可,我就进入了中国龙舟协会。协会要求‘南舟北移’,我就把汨罗的龙舟带到了黑龙江,通过几代人不断努力,把划龙舟普及到全国各地。”

除了传统龙舟以外,旱地龙舟、冰上龙舟也都是因地制宜的产物。

许桂生说:“新疆用了我们公司生产的旱地龙舟,龙舟下面安几个轮子,岸上撑着走。大庆市根据我们的龙舟发展后,就有了冰上龙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汨罗市龙舟协会副秘书长周鹏介绍,“端午源头过端午,龙舟故里赛龙舟”已经成为当地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

周鹏说:“汨罗连续举办了第十九届龙舟节,并且组织参与了十九届亚运会龙舟组的选拔赛,十四届湖南省运动会的龙舟组比赛。我们龙舟协会到目前为止登记在册的龙舟爱好者有3000人,全市组建民间的龙舟有50余支,参训人员有1400多人,每年组织8000到1万人次的训练。”

周鹏进一步介绍,目前在汨罗登记注册的龙舟制造厂有20家,集中在屈子祠镇,相关产业配套产品的产值超过2.5亿元,产品甚至远销东南亚和欧洲。

周鹏说:“今年我们预计应该能够突破3亿。基本上厂家都在屈子祠镇那一片,有20多家,原来是家家户户一些木匠从小作坊慢慢正规化,到目前为止有协会在组织生产。”

在屈子祠镇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一家成规模的龙舟制造工厂,厂外堆积着大量的木材,厂内时不时传出锤子击打木材的声音。镇里一家龙舟厂厂长邓高虎说,龙舟的材质在不断变革,从原来单一的木材,到逐渐加入了玻璃钢、木制与玻璃钢等方式,产量相较传统龙舟也提高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汨罗到全国各地,现在的龙舟已经是多点开花。到2022年,我国的龙舟队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区市和地区。周鹏说,今年汨罗针对龙舟运动的发展呈现出全国化的特点,率先进行了新尝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鹏坦言,在汨罗市屈子祠镇5万左右的人口中,从事龙舟赛事、培训、制造、配套设施等相关产业的人数达到3000多人。如何让“龙舟经济”从“输血”到“造血”是接下来要研究的课题。

周鹏说:“下一步全力推动全民龙舟运动,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全市部门单位、乡镇、企业学校搞的工会党建、团建活动,要搞一些小型的龙舟运动,刺激整个社会来参加龙舟运动。打造龙舟人才梯队,筹建固定的赛训基地,再遴选一些优秀的队员来组建专业队伍,可以自己对外比赛,以产业来促事业,打造基地不只是训练,还可以有一些文旅的产业附加进去,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自己有‘造血’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距离10日哈尔滨第二十八届端午节职工龙舟比赛还有两天,在队长击鼓的节奏中,祃岩和其他桨手们齐声喊着号子,又加练了一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