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是解放军第一大将。他打仗有什么特点?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出奇谋,用奇兵。

栗裕打仗运用各种兵法得心应手,作战主动灵活。他的手下们都说,粟司令用兵谋略很独特,就是一个字:“奇”。当过粟裕的参谋长的张震说:“粟司令打仗,就是出奇谋,用奇兵,建奇功。”

陶勇中将也说:“粟司令用兵不拘一格,灵活机动。他认为哪里好消灭敌人,就在哪里打仗。什么时候好消灭敌人,就在什么时候打。什么敌人好消灭,就打什么敌人。哪种战法有效,就采取哪种战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是说粟裕用兵如神,一点也不过分。

在1946年的苏中七战七捷中,粟裕就很有谋略,作战形式多种多样,奇正互用,以奇为主。

为什么这样说?

首先,粟裕选择苏中解放区的前部地区作战,结果,迫使敌军提前实施战略展开——这样,我军一可以对敌实施战略侦察,摸清敌军的主攻目标,二为战争准备贏得更多的时间。

其次,当国民党军以四路分进合击,企图在苏中围歼我军时,敌强我弱。一般情况下,我军应选弱敌打,但粟裕反其道而行之,决定打四路敌中最强的一路,即宣家堡、泰兴这一路。

这一路敌军有多强?其主力是老蒋的嫡系——第83师,抗战时曾赴缅甸作战,由美国教官训练,全部是美式装备,战斗力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粟裕说:“该敌尚未展开,虽强犹弱,且该敌的最大特点是骄狂,骄兵必败!”为此,他决定先打强敌。

再次,在歼灭强敌时,粟裕不是消极待敌,而是主动进攻,并且是直接进攻敌出发地——这使得敌军猝不及防,一打就乱了套。粟裕的战法,完全是奇招中的奇招。

由于出奇兵,粟裕首先就斩断龙头——敌83师。余敌吓得斗志全无。

这一战,粟裕虽然只有3万兵力,大战敌12 万兵力,却成功歼敌5.3万人,歼敌之多几乎为自己的一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后,朱老总高兴地说:““粟裕是学习毛主席战略思想的楷模,他消灭的敌人比自己的兵力还多。这一仗打出了我们的军威。”

对此,陈老总也赞叹说:“粟裕作战指挥无可挑剔,他特别善于算计敌人,而且算得很准。凡是被他算计上了,再强大、再狡猾的敌人也难逃覆灭的命运。所以说,粟裕同志是敌人的克星。”

朱老总和陈老总的话语,是对粟裕用兵如神的最恰当、最生动的写照。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战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将领纪实》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读者喜爱的军事人物畅销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