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凝新聚力

乐融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送餐位置好找”“有专门的停车区域”“社区活动丰富多彩”“像家一样温馨”……外卖和快递小哥们口中连连称赞的“友好社区”,是天通苑北街道中三社区。

作为全国首批“友好社区”试点,天通苑北街道积极探索构建社区、物业、配送站点三方协同治理的有效途径,提升分类服务精准度、扩大服务保障惠及面,引导新就业群体主动参与到公益服务、文明创建、平安建设、关爱老人儿童等工作中。

中三社区坚持以“信息友好、设施友好、空间友好、人际友好、服务友好、共治友好”为工作核心,努力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推动小哥们从“最熟悉的陌生人”变成“天北家‘圆’的新居民”,切实让“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这场美好的“双向奔赴”不断完善。

人际友好 营造氛围

在中三社区出入口,一面印有“小哥您好,欢迎进入友好社区”“乐享友好 共创美好”等字眼的宣传栏,映入眼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区内安装了多个温馨和谐的宣传栏和文化墙,主干道路上的路灯旁也是“彩旗飘飘”——精心设计的道旗随风飘扬,营造出浓厚的“友好社区”文化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爱来这个社区配送,从进门开始处处都是温暖,让我们像回家一样,感觉是在为自己的亲朋好友送快递,干起活来特别带劲儿。”顺丰小哥王维真情流露地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中三社区还结合楼门文化创建工作,邀请小哥们参与60号楼“如意晓苑”楼门文化建设。经楼门协商议事会商定,邀请小哥担任60号楼“荣誉楼门长”。

信息友好 定位准确

此前,工作人员根据征集的小哥“金点子”,组织开展以“社区楼门牌”为议题的小哥协商议事会、社区协商议事会,就楼门单元号码牌安装事宜进行商讨。

很快,中三社区12栋居民楼、58个单元门,全部安装了全新的楼门单元号码牌,不仅满足了小哥们的配送需求,也有效提升了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在社区主要出入口设立了“友好社区路线图”,让小哥们好进门、好找路。“友好社区路线图”标明了社区内的出入口、楼门号、换电柜、停车区等基础设施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社区主干道路分叉口,设有万向指示牌,为小哥们快速、高效地规划小区内最优配送路线提供准确信息。

“进小区先看‘友好社区路线图’,找到大致方位,路口处也有万向指示牌做指引,每个单元还都安装了清晰的号码牌,大大提升了我们的配送效率,在中三社区工作太幸福啦。”小哥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设施友好 细致入微

新就业群体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中三社区积极调研,不断完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收集小哥“金点子”,及时召开楼门协商议事会,在单元门口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实现就近停车,不仅让小哥们配送更便捷更省心,也避免快递、外卖车辆在道路旁乱停乱放,阻碍交通秩序。

在社区主干道路旁,2组换电柜减轻了小哥们的续航焦虑。据中三社区党委书记罗静介绍,目前换电柜的需求量不小,日均提供换电40余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手机扫个码,门就打开了,十分便捷。”美团小哥王勃告诉记者,从取下电瓶到装上“新”的,不到1分钟就完成了。

空间友好 强化服务

走进中三社区“家圆驿站”,干净宽敞、设施齐全,就像来到了写字楼内的现代化办公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驿站不仅配备了空调,还贴心地为小哥们提供免费充电区、清洁用品、医疗箱、打气筒等,各类设施一应俱全。

在此休息的小哥们纷纷表示,“家圆驿站”位于社区出入口,地理位置好,室内设施也很全,大家经常在此休息充电,感觉非常温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中三社区还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将医养结合服务进行嵌入,常态化为小哥们提供义诊等服务。

服务友好 社群融合

中三社区开展的节日关怀、文娱休闲等活动,也邀请了新就业群体参与其中,不断加强小哥们与社区的深度链接,目前已邀请80余人次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在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中三社区组织小哥和居民们共同开展“粽情端午 友好共融”主题活动,进一步促进新就业群体与社区居民的交流与融合,增强社区凝聚力,营造和谐的邻里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铺粽叶、放糯米、加红枣、系彩绳……居民们“手把手”教小哥们包粽子,一边操作,一边讲解,一片片清香的粽叶、一粒粒晶莹的糯米,在彩线的丝丝缠绕下,一个个饱满的粽子就完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独居老人送粽子

大家一边包粽子,一边唠家常,说着、笑着,现场气氛热烈,其乐融融。美团小哥张明伟第一次包粽子,开始有些手忙脚乱,在居民的指导下熟能生巧。“感觉非常好,社区居民很热情,自己也体验到动手的快乐,这个活动太赞啦!”他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小哥们还与居民们一起尝试“旱地赛龙舟”,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趣味迎端午。

共治友好 积分换奖

同时,中三社区努力构建“友好社区”共治圈,引导小哥们在日常工作中记录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和亮点,并通过积分激励机制,激发新就业群体辛勤劳动的荣誉感、参与治理的成就感、共建共享的融入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项目启动以来,中三社区共吸引50余名小哥加入“随手拍”微信群。通过“随手拍”模式,助力社区安全隐患排查、环境整治、社情民意传达等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哥成为养老助餐点志愿者,为老人送餐

罗静表示,目前已收到小哥们有效反映的电动车违规充电、电梯故障、玻璃破碎、绿化水管破裂等问题40余条,有效推动未诉先办效能,减轻了社区接诉即办工作的压力。

中三社区依托积分激励机制,对上报的每一条有效信息奖励相应的积分,用于兑换洗护用品、抽纸、水杯、小风扇、话费卡等小礼品。截至目前,小哥们已兑换900余个积分。

天通苑北街道将持续以“友好社区”建设为抓手,不断增强“组织链”、做优“服务链”、做活“治理链”,精准解决新就业群体诉求,不断提高小哥们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同时,引导新就业群体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为社区发展注入“新”动能,提供“新”点子,发挥“新”作用,形成“以服务换服务、抓服务促治理”的良性循环。

文/本报记者 茹鑫

摄/昌平摄协回天分会 郭建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