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博雷利推迟了自己的访华行程,并将这个情况通报给了中方。然而,原本应该安心休养的博雷利之后却表现得相当高调,先是通过视频的方式出席了近日举行的七国集团(G7)外长会议,随后又前往法国斯特拉斯堡的欧洲议会中心现场发表讲话。而从这些表态中的涉华、涉台内容来看,博雷利实际上已经有些“过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雷利在社交媒体上谈到台湾问题

博雷利的个人社交媒体账号显示,他在欧洲议会全体大会上发表了相当长的一段讲话,着重阐述了中欧关系,并将之细分为7点。在第6点中他声称,出于几个原因(several reasons),台湾对于欧洲来说是一个“基础性”问题(fundamental issue)。因此欧盟将继续重申自己的立场,捍卫所谓的“利益”,并鼓励建立一个“冷静和建设性”的关系,防止所谓“挑衅”并支持维持现状。

很明显,在这一涉及台湾问题的表态中,博雷利的立场偏得厉害。中方已经反复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博雷利将之定义为欧洲的所谓“基础性”问题是完全错误的。他提到的所谓“冷静和建设性的关系”以及“挑衅”,明显是在暗示中方在台海进行的军事行动,对中方采取的行动隐晦地表达不满。更别提博雷利还声称要捍卫欧洲的所谓“利益”,并支持维持现状。

博雷利的这番言论,反映了他在台湾问题上的认识是极度不清晰的,这也是一部分西方政客的通病。甚至可以解读为博雷利想打“台湾牌”,或者插手台海局势。不仅如此,他发表这番言论的场合还是在欧洲议会这个重要场合上,那么这就不能被视作博雷利的私人言论,而是他作为欧盟外长这个官方身份的正式表态,某种意义上可以算是欧盟未来在对华问题上的风向标。从这个角度来看,博雷利这个言论的恶劣性质就又加深了一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雷利在欧洲议会全体大会上讲话

这不是博雷利在推迟访华后第一次发表错误言论。在近日结束的七国集团外长级别会议上,博雷利就扬言,台海局势对欧盟来说十分重要,欧盟不能对台海局势的升级坐视不理。与此同时,七国集团在这场会议后所发布的联合声明,含有相当多的严重涉华内容,已经可以说是明确把矛头指向了中国。中方第一时间出面,对此进行了严正的驳斥,并对日本这个主办国提出了严正交涉。

这次的七国集团外长会是个什么性质、有着什么目的,各方都一清二楚。博雷利来这里刷存在感的意思也是相当明确的。更何况七国集团和欧盟理论上是两个不同的组织,而博雷利特意在七国集团这边露脸,这反映的恰恰是发达国家正在推动和加强阵营对抗,试图把能够整合的力量都整合到一起,加大对于中国的围堵力度。

另外在早些时候,他在确认推迟访华行程后,还把本来该在访华时发表演讲的部分文稿,发到了欧盟官网上。这个行为有违反外交礼仪的嫌疑,起码是没有考虑中方感受。因为这等于是把本来该最先说给中方听的话,单方面地通过网络向西方公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雷利通过视频方式出席G7外长会

而且除了涉台问题,博雷利在中国与乌克兰危机的关系、中欧关系上的一些表态也存在很大问题。他向欧洲议会全体会议表示,中国和欧盟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将“如何施加影响力”促使俄罗斯从乌克兰的领土上撤军。博雷利还煞有介事地强调,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非常明确”。这种话术在欧洲也不算是新鲜了,目的是通过把中国和乌克兰危机以及中欧关系进行强行捆绑,对中国施加压力、挑拨中俄关系。

这也意味着,类似博雷利这样的欧洲政客,对于乌克兰危机的本质还是没有清晰的认识,或者说虽然明白问题的核心所在,但却不愿意承认。导致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正是北约集团不断推进和强化在东欧的部署,加剧了该地区的危机。现在事情闹大了,已经到了西方已经不好收场的地步。这时候欧洲倒是想让中国出面帮他们解决问题,但是又不想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还想借着这个机会给中国制造麻烦,对中国提出过分的要求。

博雷利的种种举动显得相当不合时宜,用外交术语来说,这种行为没有为他可能的访华之旅“创造有利氛围”。而这种后果可能会直接反作用到他个人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布林肯由于错误言论暂时来不了中国

可以说,博雷利近期已经作出了相当多错误的涉华表态,尤其是触及了台湾问题这条中方红线。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之前的情况,他当时也是对中国发表了不当言论,导致访华行程被推迟。从他后面频频要求重启访华却始终未能成行来看,中方显然是不太欢迎布林肯的。那么博雷利之后是否也会面临这种情况呢?我们认为,可能性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

虽然说博雷利和布林肯都作出了不当的涉华表态,但两者的恶劣程度还是不同的。布林肯当时的情况基本上能用“猖獗”来形容,对几个西方议程中的主要涉华问题都炒作了一个遍,而且态度极为傲慢,没有什么积极表态。但博雷利在近期的发言中还特别强调了其他的问题,包括更加独立地发展欧洲和中国的关系、拒绝与中国“脱钩”、不能放弃与中国的对话合作等。这些内容都是与中方的表态在同一个大方向上的。

这说明,相对于美方,欧洲目前还是我们能够争取的对象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博雷利这一类西方政治人物,我们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态度,这样反倒会把刚刚有了一点战略自主思维的欧洲推向美国。对于博雷利的错误言论,我们要加以驳斥,而对于他的积极表态,我们也要鼓励。正所谓在斗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德莱恩当时乘坐着民航访华

从此前中方对博雷利推迟访华的表态来看,他大概率还是会来北京的。那么鉴于他启程之前的种种表态,或许会出现冯德莱恩访华时的那种情况,即受到的待遇和法国总统马克龙有一些差别。那么现在博雷利是否还没吸取教训,要重蹈冯德莱恩的覆辙,或者说本来就抱着做第二个冯德莱恩的心思来对待访华这件事呢?这恐怕也只有博雷利自己心里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