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字版略有修订)

元前476年,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代。进入战国之后,春秋时期一些老牌强国逐渐衰落,一些弱小国家被先后兼并,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不败。

战国时期比较强大的国家七个,被称为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实力最强的有家,分别秦国、齐国和楚国,这其中秦国最厉害,若论单个实力,其他六家都不能和它能相提并论,可其他两家或三家联合起来,秦国也要有所忌惮。

这时,故事的主人公屈原登场了。

屈原,名平,字原,楚国人,从血缘上讲他还是楚国的王公贵族,在楚怀王手下担任左徒。

相传,屈原记忆力很好,通晓治国的方略,文章又写得不错,受到楚怀王重用。在朝内,他与楚王一同商议国家大事,颁布政令,在朝外,他接待各国宾客,应答诸侯。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屈原有可能成为楚国的重要大臣。

楚怀王手下还有一个大臣,叫做上官大夫,他本与屈原属于同等级别,但见屈原受重用,便起了嫉妒之心。

有一次,楚怀王让屈原拟定法令,屈原刚写了一个草稿,上官大夫就要抢来看。

屈原拒绝,说这还是草稿,不可走漏风声。

上官大夫便跑到楚怀王那里告状。

“大王,您让屈原拟定法令,大家都知道了,可是屈原每次制定法令,就怕别人不知道,到处炫耀,好像这件事除了他,谁都办不了。”

楚怀王听了之后特别生气,渐渐疏远了屈原。

这是屈原的第一次被放逐。

从后面的故事看,屈原应该是不再担任朝内重要工作,转而从事外交方面的事情,他长于辞令,这在外交上很重要。

被疏远后,屈原痛心不已,想不到自己忠心耿耿,竟然受到这样的陷害。

屈原被疏远之后,楚国发生了一件大事。

秦国打算去攻打齐国,齐国和楚国有着合纵之亲,秦国虽然强,要说单挑没一个国家打得过它,但楚国和齐国加在一起,秦国还是有所畏惧。

秦王想了一个办法,他派张仪带着丰厚的礼物,投奔楚国。

张仪是战国时代有名的纵横家。

所谓纵横,秦国在西,六国在东,六国纵向串连对抗秦国,是为合纵,六国各自与秦国交好,是为连横。

所谓纵横家,能说会道,特别擅长陈说利害,搬弄是非,引发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斗争,自己从中求取名利。

张仪到了楚国,对楚怀王说:“秦王说了,只要您能够和齐国绝交,我们秦国愿意献上600里的土地,而且愿意献上齐国的美女侍奉您,从此结为兄弟之国,怎么样?”

楚怀王一听高兴坏了,那可是六百里的土地,你辛辛苦苦、前前后后打那么多场仗,死那么多些人,都得不了多少土地,现在只要和齐国解个约,就到手了,岂不完美?

大臣陈轸觉得这事儿不靠谱,怎么劝怀王都不听,他把手一挥说:“没问题,我们马上就安排人和齐国断交。”

楚怀王着急,说办就办,马上和齐国断绝了关系,废除了盟约,还派了一名将军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土地。

到了地儿,张仪就假装从车上掉下来摔伤,三个月不见人。

楚怀王听说,还以为是自己表现得不坚决,那没事儿,寡人再安排。

楚怀王派了一名勇士,借了宋国符节,到北方去辱骂齐王,把齐王给惹毛了,两国彻底断交,反而是和秦国关系交好。

张仪一看,时机到了,这才见了楚使。他说:“我有秦王给的6里土地,献给楚王。”

使者大惊:“我奉楚王之命来收商於600里土地,没听说是6里。”

张仪脸色一变,“谁说是600里了?6里而已,是你们楚王听错了。”

使者不敢接收,回去禀报楚怀王。

这时,朝堂上大家意见不一,楚怀王想派兵去找秦国算账。

大臣陈轸说:“秦国意在攻齐,如果我们这时向秦国示好,割地于秦,和他一起进攻齐国,那齐国的土地我们可以获得,虽然失得于秦,但得利于齐,也是一桩好事。”

楚怀王咽不下这口气啊,他还是执意出兵去攻打秦国,两军交战,秦国占了上风,楚国军队被斩首8万,并且把楚国丹阳、汉中的土地都给丢了。

楚怀王看一击不成,再次发兵,派出全部兵力去反击,两国战于蓝田,不料魏国半路偷袭,楚兵大败。

本来和楚国有着攻守同盟的齐国就在一边看着,心想,我才不帮你,谁让你和我断交啊。

最后,楚国不得不割地撤军求和。

第二年,秦国派人来讲和,说愿意用武关以外的地与楚国交换黔中一带的地。

楚怀王还在生气,他对秦国的使臣说:“寡人不要交换土地,寡人要张仪来见我,他来了,土地就给。”

他找张仪干什么呢,还用说,楚怀王感觉被张仪当面骗了,打算找张仪报仇。

秦王听说后,有点抹不开面子,人家张仪帮你办了这么多事儿,你把人家送到仇家虎口,啥意思啊?

张仪听说后,却不以为然,甚至主动请行。

秦王问:“先生,你不怕到了楚国,楚王害你性命吗?”

张仪一笑说:“大王有所不知,我与楚国的大臣靳尚认识,楚王的宠妃郑袖对靳尚言听计从,到时候定有脱身之计。秦强而楚弱,量那楚国不敢把我怎么样。再说了,即便我死了,大王您得了土地,我死了也值得。”

这样,张仪真的就去了楚国。

他到楚国之后,楚怀王把张仪关了起来,打算杀了问罪。

可张仪这时,已经事先用厚礼买通了楚国的大臣靳尚。得了好处的靳尚找到郑袖说:“我听人说,秦王知道张仪被囚之后,十分着急。打算拿土地和美女来换张仪,到了那个时候,咱们大王就会喜欢上秦国的美女,你就被抛弃了。”

郑袖大惊问:“怎么办?”

靳尚说:“您见了大王,就劝大王放了张仪,那秦国的土地和美女就都不会来了。”

郑袖果然听劝,向楚怀王进言说:“大王啊,这事啊不能赖张仪。两国相争,各为其主。秦国打算把土地给咱们,把张仪派来了,对大王可谓尊重,大王如果杀掉张仪,秦王必然会大兵压境,讨要说法。臣妾虽然愚钝,但也不敢大意,希望带着孩子搬到江南居住,不希望被秦国刀板上的鱼肉。”

楚怀王脑子也真够笨的,稀里糊涂把张仪给放走了。张仪一放出来,赶紧往秦国赶,就怕楚王反应过来。

这时,正好屈原出使齐国回来,听说这件事他马上面见怀王。

“大王,您为什么不杀张仪呢?您把张仪叫来,不就是为了杀他吗?”

楚怀王一拍脑门,我怎么给记错了呢?这个时候再去追张仪,已经跑远了。

楚怀王的昏庸有目共睹,其他几个国家联合起来捏软柿子,攻打楚国,楚国势力被进一步削弱。

秦王又生一计,说要和楚国商量通婚的事,让楚怀王到他那里去一趟。

屈原恰好在国内,他对楚怀王说:“大王,秦国有虎狼之心,他们的话不可以信。”

但是,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却对楚怀王说:“大王,我们不可以失信于大国。”

于是,这楚怀王又稀里糊涂地去了。一去不打紧,被秦国人抓起来,扣作人质,要求楚国割地给秦国。楚王不答应,找机会跑了出来,逃到赵国,赵国不肯接收,又回到秦国,最后客死在了秦国。

国不可一日无君,楚国商议,让楚怀王的长子来继位,是为楚顷襄王。

楚顷襄王继位之后又封子兰,也就是当时劝楚怀王入秦的子兰做了令尹,令尹是楚国最高的官职之一,掌握军政大权,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楚国的老百姓对于子兰劝楚怀王入秦都很不满,但敢怒不敢言。

屈原也对子兰不满,但没办法,这时候掌权的是楚顷襄王和令尹子兰。

他虽然不在政治核心圈,但对国家的大事还十分关心。他也时刻想着能够回到朝中,再做为国家为人民做一些事情,这些想法都在他这段时间作品中流露出来。

令尹子兰看这些作品之后,十分不满,又不好发作。

他找到上官大夫,我们开头提到的忌恨屈原的人,让上官大夫到顷襄王那里造谣,说屈原如何对当朝政治不满,对当政者不满。

楚顷襄王和他爸爸是一个路数,别人一说他就生气了,他把屈原流放到更远的地方去了。

这是屈原的第二次被放逐。

话说,这一天有一位渔翁在江边捕鱼,突然间他看到水边有一个人,这个人披散着头发,神色凄凉,模样憔悴,边走边在河边吟诵。

渔翁定睛一看,这不是屈原大夫吗?

于是他就上前问候,“您是不是屈原屈大人,你怎么成了这副样子了?”

屈原神情恍惚,他说:“全世界都是污浊的,只有我自己还清白着,大家都已经喝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我才会被流放。”

渔翁劝屈原说:“屈大人,我听说过圣人不拘泥也不固执,圣人能够顺应世俗的变化,你说全世界都是污浊的,你就应该在这浊世中随波逐流。如果所有人都喝醉了,你也应该喝两杯。为什么要如此的洁身自好,搞到现在这般光景?”

屈原说:“我也听人说人说,如果刚洗过头,帽子要掸一掸才可以戴。人如果刚洗过澡,衣服一定要抖一抖才能穿,有谁愿意让自己清白的身体受到污垢的玷污。”

说着,屈原把手指向江水,“我宁愿跳到这江里喂鱼,也不愿让自己的清白受到污染。”

这可能是人们最后一次见到屈原,不久之后屈原就抱着一块大石头,一头扎进汨罗江中自杀了。

以上就是屈原的故事了。这段故事记录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和《张仪列传》中。

相传,屈原死后,宋玉、唐勒、景差等人都学习了屈原辞赋的本事,他们却没人像屈原那样敢于直谏,面对强大的秦国,楚国一天天衰落下去,几十年后被秦国给灭国了。

讲到这里,关于屈原的生平咱们基本讲完了。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屈原的文学成就,以及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

让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