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多不祥,壮心难酬命却伀。那位被尊为"精忠报国"的宋朝名将岳飞,临终之际又有什么令人惊讶的遭遇?他究竟是如何遭到冤狱,甚至被处以死刑?更令人好奇的是,负责行刑的监斩官竟然是出自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后人,而且还是一员百战名将。岳飞和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杨家将后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前朝遗老受皇恩封爵

公元1127年,金国大军攻陷汴京,宋徽宗和宋钦宗两帝被俘,随后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即位,是为宋高宗。此时的杨家将后人杨沂中年方二十有五,尚未进入朝廷任职。

杨家自北宋初年起便以忠勇卓著著称天下,开国名将杨业领命抗金,声威赫赫。杨业死后,其后人世世效命朝廷,英勇杰出,历经数代而至杨沂中这一辈。虽仅存一支香火,但杨家将的英名早已传遍京师。

绍兴三年,宋高宗欲重用旧部,下旨召集宋徽宗、宋钦宗时期的老将前来覆命。年富力足的杨沂中自然在列,恰逢兵部尚书张浚袭封,张浚昔年曾与杨家将并肩作战,对杨氏家族忠勇可钦,于是力荐杨沂中应召入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沂中初次见宋高宗,态度谦恭有礼。宋高宗看着这个身材魁梧、相貌英武的后生,不禁想起从前杨家将为国征战的景象,对他十分器重。杨沂中自陈愿为国效命,无任尽绌,宋高宗大喜过望,准其留在京师暂侍卫军,俟调遣前线。

从此,杨沂中日夜在宫城禁卫操练,以期机会建功立业。宋高宗见他勤恳刻苦,越发赏识,不久即调他镇守皇城防务,统领禁卫亲军,地位之崇隆,直逼三班六卿。杨沂中亦不辱先人遗风,严格军纪,训练有素,深得皇上赞赏。

绍兴五年,宋高宗封杨沂中为贵州团练使,赐号"武恭",意为德纯孚武。此时杨沂中已是朝野皆知的大将,待遇超然。宋高宗每逢大事,必先征询杨沂中意见,俨如现代"总统军师"一般。杨沂中尽管出身卑微,却位尊权重,执掌朝政虽非权力核心,但在军事上颇有分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杨氏家族军旅生涯

杨氏家族自开国勋贵杨业起,便一直是国家重臣。杨业本为宋太祖军中游侠,由于治军有方,屡立战功,深得宋太祖赏识,曾被委以重任,出将入相。其子杨议、杨续继承遗风,亦是忠勇卓绝的将门之后。

到了杨沂中这一代,虽家族已不复当年的权倾朝野,但忠烈侠义的气节仍然保留。杨沂中自幼习武,十五岁入伍为军,二十岁时便以骁勇善战著称于军中。上至统领,下至士卒,无不对杨氏家族心存敬重。

绍兴五年,杨沂中获委以贵州团练使一职,此为宋高宗对其才能的肯定。从此,杨沂中所到之处,戎马操练,戡难扫乱,无不建有功勋。时人视其为当世英杰,实为"杨家将"名号之重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绍兴八年,金国大兵南侵,直扑临安京师所在地。宋军节节败退,守城大将邓煥惧怕金兵锐不可当,拟暗地放弃抵抗。危难当头,杨沂中奋然出阵,亲自督率官兵坚守城池,随时准备与金军拼死一战。惜邓煥胆怯投降,临安不攻自破。

临安陷落,宋高宗逃亡杭州,命杨沂中镇守吴县以拒敌。杨沂中英勇抗击,数度击溃金人进犯,为国家赢得喘息之机。宋高宗见其英勇卓绝,遂召入禁中,担任宫中亲军统领,与军国大事皆有参与决策的权力。

绍兴九年,宋军集结人马,再度准备与金国决一死战。杨沂中获任先锋将,亲率三千精锐出征,直扑金军前锋。当时金将张俊铎率军五万压境,形势万分逼人。杨沂中机智设伏,诱敌深入,旋施反扑,生擒张俊铎,全歼金军五万人马,此役使宋军重拾决战信心。

绍兴十年,热战再起。杨沂中出任中军先锋,在徐州与金军遭遇。双方在密云相持数月,你来我往,终因武力旗鼓相当而持续对峙。双方皆曾获胜,亦有溃败,场面胶着异常惨烈。杨沂中在此役中屡立奇功,被宋高宗赐以"武恭"谥号,意为忠武贞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金兵蹂躏边疆陷境地

绍兴九年,南宋与金国爆发大规模战事。金兵集结十万大军,沿运河直扑京城临安。宋军虽于徐州、密云等地展开顽强抵抗,但终因力量悬殊,节节告败。

宋高宗避居于临安,绍兴十年金军攻城在即。面对金兵压城之威,御营大将邓煥心怀惧意,暗地放弃抵抗城池。危难时刻,杨沂中奋勇殿前,力陈固守之策。惜宋军阵脚大乱,邓煥终因胆怯开城门纳降,临安遂陷于金人。

临安陷落,宋高宗仓皇逃往杭州。金兵火攻蹂躏,直扑杭城。宋军元气大伤,多有溃散。宋高宗意欲迁都南渡,杨沂中被派前往吴县筑城固守,拦阻金兵南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沂中率众奋勇抗击,数度与金军交手。绍兴十年五月,金军大举进犯,杨沂中身先士卒,数千宋军与之血战。双方战事惨烈,杨军阵亡过半。终因子虚乏术,杨沂中不得不放弃吴县,向南撤退。

金军沿江直逼,逼近钱塘江口。此时宋高宗已迁都于临江之地。杨沂中奉命坚守镇江,与金军遭遇无可避免。绍兴十一年正月,双方于镇江郊野展开决战。宋军当先锋之张浚阵亡,杨沂中代其统兵。双方厮杀数日,宋军节节败退,终致全军覆没。

镇江陷落,金兵铁蹄下,直扑钱塘。宋军已无根基可守,退无可退。杨沂中奋力拼杀,终因寡不敌众,伤痕累累。金军于绍兴十一年四月攻陷钱塘,宋室江山几乎尽失。

曾几何时,杨沂中还是一员虎威将军,如今狼狈不堪。身陷重围,杨沂中不得不弃甲曳戟,一路狼狈逃亡,直至于明年春天方回至临安。见到宋高宗,杨沂中无地自容,宫门难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岳飞奋勇杀敌赫赫有名

自幼习武的岳飞,于绍兴二年参加宗泽的招军大举,被分入岳家军。岳飞生性忠勇,加之接受岳家严明的军纪训练,短短数年即成为宋军中的佼佼者。

绍兴五年,金国大军南下,直扑运河沿线。孟州的一役,岳飞身先士卒,力战数日,终将金军彻底击溃。从此,岳飞名声大振,被委以中军先锋之职。

绍兴八年,金军大举南侵,直扑临安。宋军节节败退,临安不攻自破。岳飞奋勇抗敌,力保宋高宗安全撤离。随后随军南渡,屡建奇功。

绍兴十年,金军渡江南下,宋高宗委任岳飞统领大军于镇江一线作战。双方厮杀数月,你来我往,场面惨烈无比。金军终因寡不敌众,丧师殆尽。此役使岳飞大名赫赫,被宋高宗器重有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绍兴十二年,金军再度大举南侵。岳飞挺身而出,亲率精锐先锋出征。率军夺回楚州、汉口等重镇,一路扫荡金军。终因胜利过多,骄兵暴将,违背军纪,遭到宋高宗弹劾革职。

绍兴十三年,金兵突袭濠州,攻陷运河上游。朝野皆惊,群情振作。岳飞复出,亲率数万精兵征讨金军。在濠州会战中,岳飞亲自冲在最前,身先士卒,连斩数员金军统领。终因功高震主,被诬陷谋反,被宋高宗下令拿捕。

绍兴十四年,朝野震惊,良将岳飞竟遭杀身之祸。肃宋眷属,族人尽皆遭牵连诛杀。世人叹息,英雄最后一世,多有不祥。岳飞虽往,名垂青史,景仰于世人敬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临危授命斩尽亲朋

绍兴十四年四月,朝野震惊,赫赫有名的宋将岳飞竟被下令拿捕。当时朝廷命大将杨沂中负责执行岳飞的死刑。作为曾经的布武同僚,岳飞与杨沂中自是相识已久。

杨沂中奉命拿捕时,岳飞正于襄阳据守。岳飞闻讯,不禁黯然神伤。杨沂中亦有同感,出于对旧交的敬重,极力向朝廷力陈岳飞无罪,希望宽宥网开一面。然而朝廷早已决意除掉这位令人忌惮的名将,岳飞注定无路可走。

杨沂中与岳飞多有唁话,岳飞自知死期将至。岳飞向杨沂中诉说心中的无奈与无辜,并嘱咐尽可能保全亲朋。杨沂中默然无语,只能执行命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绍兴十四年六月,岳飞在襄阳被杨沂中押解回京。行路甚是艰难,沿途无不受到百姓的哭号与追捧。临终之际,岳飞仍临危不乱,欣慰于自己始终忠心为国。

回至临安,杨沂中不得不在刑场上亲自监斩岳飞。刽子手已就位,杨沂中颇为踌躇。及至岳飞自行就义,杨沂中按下手刀,一剑斩下岳飞英勇的头颅。自古英雄多有不祥遭际,岳飞生前虽赫赫有名,最后却难逃如此一死。

执行命令之后,杨沂中悲愤至极,几近疯狂。随后又奉命诛灭了岳家亲朋,以绝后患。血腥之极,令人惋惜。杨沂中亦因此锒铛入狱,遭到严惩。宋高宗为了一己之私,残害英雄,酿成大错,最终亦为宋室锥心之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