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的朝鲜战场,硝烟弥漫。志愿军为了打破战局僵持,发起了第五次战役的进攻。

起初进展顺利,彭德怀元帅下令,让180师在北汉江南岸防守,掩护本部伤员撤退。可是,战场迷雾常常遮蔽真相的眼睛。一个命令的小小误解,就让180师陷入了重重包围的绝境。

180师师长郑其贵召开紧急会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决定分散突围。可是,突围的路上,他们却遇到了数百名伤员。

师代理政委吴成德驻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名老革命,他背负着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怎能见死不救?他大声喊道:"同志们,我与你们同在!"说着,就拔出手枪,毫不犹豫地射杀了自己的战马。

突围的部队渐行渐远,只留下吴成德和伤员们在此。他们已步入了敌人渗透的区域,处处是伏击,前路渺无踪径。吴成德分组安排,亲自引导大家,踉踉跄跄地穿过重重封锁线,展开了漫长的游击战斗。

1952年夏天,艰难的游击终于走到了尽头。美军的天罗地网早已展开,把他们团团围住。

吴成德眼前一黑,醒来时已被五花大绑,押解到战俘营。他知道,自己成为了朝鲜战争中我军被俘最高级别的将领。

战俘营里,罪恶的嘴脸叫嚣着:"叛变吧,回到蒋介石的怀抱!"吴成德昂扬的头一点也不低垂,他用钢铁般的意志力回敬:"我绝不会背叛祖国!"

于是,毒打、拷问、水刑……各种酷刑手段开始了。他们逼迫吴成德说出亲人的住址,这样就好追查报复。可是,即使在鲜血遍体的惨状下,吴成德仍旧镇定自若,目光如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可怕的是,战俘们被当做小白鼠,成为了细菌武器和辐射试验的活靶子。凄厉的惨叫在营房里回荡,仿佛地狱亲临人间。可是,吴成德从未叫过一声疼,即使被注射了致命剂量,他也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看着同袍的惨状,吴成德自己也禁不住暗自落泪。可是,为了不给敌人留下把柄,他总是绷紧了脸,强撑着坚强无比的英姿。

就在吴成德以为,熬過了生命的最残酷煎熬之时,更大的打击却再次袭来。1953年,朝鲜战场终于恢复和平,战俘们开始获释回国。可是,吴成德怎么也想不到,等待他的,竟会是比战俘营更加凄惨的遭遇。

吴成德作为180师的师职干部,在归国后遭到了开除军籍和党籍的处分。上级给出的理由是,因为他未能死守阵地,导致180师遭遇重创。

这对于一名老革命来说,是莫大的打击。可是,无论吴成德如何申辩,都找不到一个说理的机会。他只能被打发到辽宁的一处农场,过着卑微的生活。

每每夜深人静,吴成德都禁不住伤心落泪。我这一生,为民族解放抛洒了多少血汗?在战俘营,又受尽了多少非人折磨?现在又被开除了党籍,我到底还有什么颜面活下去?

可是,就在绝望的边缘,一线希望又重现了。上级开始重新复查180师遭遇的经过,以及吴成德等人的表现。很快,就有了一个公正的结论:吴成德并未做错什么,当年的处理完全是一个"误判"。

于是,在1982年,70岁的吴成德重新被接纳回党的怀抱,晚节不保的耻辱终于洗雪重生。人们为他喝彩,赞颂他是一个永不屈服的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此,吴成德的晚年重新焕发出夕阳的光辉。虽说生活清苦,可他仍旧活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风范。

晚年的吴成德,依旧像当年游击战时一样,过着艰苦朴素的日子。他的小屋几乎空空如也,除了一些必需品,就只有沙发上放着一件陈旧的军装,泛着岁月斑驳的痕迹。每当有人造访,吴老都会满怀追忆,一点一点地讲述那段峥嵘岁月。

人们由衷地爱戴着这位老人家。不论是隔壁的邻居,还是本村的小朋友,见到吴老都会微笑敬礼,用最诚挚的口吻称呼他"英雄爷爷"。这正是对吴成德毕生坚贞的至高肯定。

1996年,高龄84岁的吴成德与世长辞。人们自发地为他送行,手捧红旗,放声高歌英雄赞歌。吴成德这个名字,就这样铭记在了民族的丰碑之上,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