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1年,志愿军押送战俘遭轰炸,一黑人直言:战俘身上的镜子有问题!

遭到偷袭的,正是志愿军设置在朝鲜的碧潼战俘营,这里有5大战俘营、1个战俘军官大队,常年关押着将近4000人。

然而,就在押送这些战俘途中,志愿军却遇到了怪事。

押送路线属于绝密,但每次都有美国飞机前来精准轰炸,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战俘身上佩戴的镜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锈钢镜子和战俘营被轰炸,两者有何联系?志愿军又该如何化解危机?

点个关注,一起揭秘1951年押送战俘之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轰炸危机

1951年2月,志愿军来到朝鲜平安北道碧潼郡,随着俘获的联合军人数增多,志愿军开始着手建立战俘营。

到了1951年下旬,碧潼战俘营已经人满为患,根据我军对待俘虏的优待政策,许多俘虏甚至愿意长久的呆在战俘营里,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原部队。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军只能将一部分俘虏送到朝鲜的其他地方,进行教育和改造。

不久之后,押送俘虏的这支押送大队就踏上了行程,大队一共由几十名训练有素的志愿军士兵组成,押送了百十名俘虏前往目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为了保密起见,这次的路程没有告诉过任何人,路线的选择也是随机的,根本不存在泄露的风险。

就在众人都以为不会出什么问题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

押送大队走到半路,突然空中响起了飞机引擎的轰鸣声,只见几架美军战斗机在上空盘旋,转了一圈之后径直向志愿军押送到的俘虏冲来,对着部队里面就是一阵无差别扫射,俘虏和士兵死了一部分。

这时候俘虏也开始慌乱,有的想趁机逃跑,但这怎么会被志愿军将士所允许,于是他们顶着火力尽量将俘虏控制住,为此又死伤了不少士兵。

押送大队的大队长见情况不对劲,只能让部队先押着俘虏进入小树林躲避敌军的轰炸,等美军的飞机走了之后赶忙到达目的地进行休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理说这次任务是绝密级别的,根本不可能泄露,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对美军通风报信呢?

就在大队长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门外一个士兵却前来汇报说有一名俘虏要求见他们的最高领导汇报情况。

俘虏袭击高级长官的事情常有发生,大队长也正烦心本想着不见,但又联系到最近部队不断遇袭的事情,觉得此人要见自己是否跟这件事情有关呢?于是便决定见这个黑人俘虏一面,看看他要说些什么。

见面之后,这名黑人俘虏显得十分激动,叽里咕噜的说了一堆英文,但大队长打仗出身哪懂这些语言,这名黑人俘虏说着说着便从怀里拿出了一面小镜子。

这面小镜子不是玻璃做成的,而是不锈钢制成的,表面上看起来跟镜子没有什么区别,也不起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队长立刻找来了通讯兵来翻译黑人俘虏的话,通过这名黑人的叙述,志愿军遇袭的原因也逐渐明朗起来。

这名黑人说自己是美军部队里的一员,本来上战场就是被强拉上来充数的,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根本不想打仗,但迫于政府的压力不得不上战场。

他们本以为自己被俘虏之后会受到非人的折磨,例如刑讯逼供之类的行为,但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来到了战俘营不仅没有受折磨反而还按照普通士兵的正常标准来对待他们,这使得他们非常吃惊。

在跟中国官兵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也感受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一些官兵还教他们中文,与此同时他们也反过来教一些英文给志愿军。

在此情况下,他们没想到美军居然进行无差别轰炸,就是想让这些俘虏闭嘴防止泄露情报,这使得他们对自己的部队大失所望。所以这名黑人才决定说出事实真相,避免更多无辜的人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面镜子就是一些俘虏向美军飞机通讯的物品,在太阳的强烈照射下,这面镜子所反射的光可以穿透云层,十分刺眼。

而敌军的飞机,也可以通过这些刺眼的光来判定俘虏的具体位置,从而进行精准轰炸。

找到问题根源后,志愿军大队长该如何应对?美军又能否成功轰炸战俘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收镜子

被捕战俘用镜子反光,以此来做标记,引导美国飞机进行精准轰炸。

要想解除危险,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收缴镜子,然而事实却是,即使面对一群被俘士兵,想要收缴其物品,却是难上加难。

难题的根源,就是战俘营所奉行的《日内瓦公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碧潼郡战俘营自从开始投入起,就严格遵守日内瓦公约办事。公约里规定俘虏有人权,也就是我军志愿军官兵仅对俘虏有控制人身自由的权力,但不可以对其搜身。

许多战俘都知道这个条约,于是在被俘的时候带的什么东西都有,包括毒品之类的违禁品,也偷偷带入了战俘营。

大队长知道了这个情况之后十分纠结,如果要对战俘营里所有的战俘进行搜身,就公然违反了日内瓦公约,但如果不搜身的话,以后每次出任务都很有可能被美军精准打击,造成更大的损失。

思来想去大队长狠了狠心,还是决定搜全部战俘的私人物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引起了许多战俘的不满,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官兵们在搜寻的时候,果然发现了十几面一模一样的镜子,而拥有这些镜子的全是美军,在搜出来之后由于没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就是他们通风报信,只能不了了之。

与此同时,美军方面也在不断寻找我们的把柄,妄想在国际上制造舆论压力来黑化中国的形象。

但事情的走向并没有按照美国设想的方向发展,因为我国优待俘虏的政策,甚至还放了不少改造教育过的战俘回到他们国内,因此共产主义在他们的宣传下广为人知,也改变了一些人对于共产主义的刻板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当局开始慌了,他们甚至将这些感化的人当作我党的间谍,对这些人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跟踪,严重影响了这些人的正常生活,还有一部分人直接被扣上了严重通敌罪的帽子被捕入狱,这是十分可笑的。

好不容易回到自己的国家,却被当作间谍对待,国际社会一些组织也对美国的做法表示谴责。

美国为了消除这些影响,曾经挖空心思杜撰出许多我军对他们的士兵洗脑的方式,例如一些电击疗法,一些药物导致人失忆的离奇手段。

这些手段说出去也成为了大家的笑柄,毕竟不止美军士兵受到了俘虏,参加美国不正当的侵略战争的还有不少其他国家的士兵,他们对我军的评价是最真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人在回国之后甚至说当中国人的战俘是一种奇遇,我军对于放下武器的俘虏一律给予宽容政策,先是稳定其恐惧的心情保护他们的安全,紧接着就开始进行后续的工作,包括提供饮食和治疗等方面的服务。

对于无法行动的俘虏,我军会想办法将该俘虏送回到他们的前线,让他们的人能够救治到该俘虏,十分人性化。

在碧潼郡战俘营,虽然收缴了他们的镜子,但有一条政策是全体官兵乃至全部志愿军官兵都要遵守的政策,那就是不准拿俘虏的财物。

根据大队长叙述道,部队里曾有一名来自美国的俘虏,在被我志愿军士兵俘虏之后首先将其搜身确保其没有杀伤性武器和可以自残的物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名美军却误以为是要将掠夺其财物之后将其杀害,没想到搜完之后,我军竟把财物如数归还,这名士兵十分感激要把自己的手表送给这名士兵,但被这名士兵严词拒绝,并向其普及了我军的俘虏政策。

在不少俘虏看来,志愿军的战俘营犹如天堂,但美国却不放过任何机会抹黑我国,扬言我国虐待战俘。

面对美国污蔑,我国又该作何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俘营奥运会

自从志愿军没收镜子后,美国便开始抹黑我国,扬言我国对战俘不够人道,质疑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弄虚作假。

而我军战俘营,则用了一场奥运会来回怼美国。

1952年11月份,碧潼郡战俘营的人数达到了一万三千人之多,面对人数如此之多的战俘,管理方面也是一个难题,有不少的人在这里无事可做,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打架斗殴,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俘管处想出了一个令世界都为之震惊的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俘管处从这些俘虏里挑选出了500名的优秀运动选手,这些选手虽然不是专业的,但在参军前都有相应的运动经验,比较具有观赏性。

从而在碧潼郡战俘营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奥利匹克运动会,完全是自发组织的一场活动。

为了打造战俘们之间的友好关系,俘管处挑选的选手里面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士兵,涵盖范围超过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运动会现场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扛着自己制作的各种旗帜走进了战俘营里的奥运场地。

比赛的项目也多种多样,包括篮球,足球等各种运动在内,许许多多的战俘在场外为自己国家的队伍应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际上有媒体报道此事,但一些国家却不相信,为此他们大加质疑,直到一些记者亲自来到碧潼郡战俘营亲眼看见之后才相信,这场运动会堪称战俘史上的奇迹。

美军战俘温纳斯见到了记者之后十分激动,他说他已经在战俘营呆了两年零八个月,在这些时间里他对中国人的印象完全改观,志愿军的官兵们对待战俘就如同兄弟和朋友一般,经常会组织文体活动供他们消遣。

不仅如此,还利用经费给战俘营购进了许多运动器材,而这次运动会的举办也跟押送大队长收缴镜子有不小的联系,没有了美军飞机的轰炸俘虏们和士兵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运动会才可以顺利进行。

不仅如此,俘管处主任还召开了一场有关各个战俘营的俱乐部代表大会,主要讨论的问题就是有关各个战俘营开展俱乐部的相关经验,听一听俘虏们的意见。

可以说战俘们在这里的待遇远远超过了日内瓦公约所规定的内容,这就是中国人特有的善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对于美国关押中国战俘的方式,碧潼郡战俘营根本没有铁丝网,也不存在打骂的行为,更没有拿枪看守的士兵。

根据当时国际媒体的报道,美军经常在俘虏了我军人员之后就地枪杀,侥幸存活下来士兵也被关进了铁笼子里面,两三天都吃不上一顿饭,有很多人都因此得病,最后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这也是国际上许多人不相信,碧潼郡战俘营会对待俘虏这么好的原因,因此来到这里的人不论是记者或者是观察员,进来这里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吃惊,这里是战俘营吗?

只见军人与战俘在一起居住生活,如果不是靠面孔来区分,根本分辨不出谁是士兵谁是俘虏。

碧潼郡战俘营开启了世界上战俘营的新篇章,到了遣返的时候,双方士兵的反应更是天差地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军被俘的人员回来的时候反美情绪越来越高,对美军行为咬牙切齿的进行控诉,回来的人员里被进行非人道对待的人简直惨不忍睹。

而回到美国的俘虏则人人都很快乐,对我军赠送的纪念物也都十分重视,美国政府赶忙封锁消息,但纸包不住火,美军的行径很快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我军的优待政策则受到了国际上较高的舆论赞叹。

不得不说,美国处心积虑,到头来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