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副局长升官记

原创李万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假”副局长不姓“假”,本姓沈,名雷。

说他“假”,是因为他为了当官发财伪造了假学历。

果然,他升官了,也发财了。

6月3日,四川省纪委监委网站披露了宝兴县住建局原副局长沈雷的“升官”“发财”、堕落之路。

2009年,沈雷大学专科毕业后,在雅安市一家房地产公司从事行政工作,“主要负责到住建部门跑手续,感觉他们有实权、吃得开,就特别羡慕,也想有朝一日能够到政府部门工作,想当官。”

当官真好,他很羡慕。

遗憾的是,沈雷多次参加公招考试,都未能如愿。

正途走不通,沈雷就动起了“歪脑筋”。

2013年,雅安市宝兴县公开考核招聘综合类事业单位紧缺专业技术人员,需符合学历学位等要求。沈雷就伪造土木工程专业的全日制本科毕业证书、工学学士学位证书,通过人才引进成功“上岸”,被分配到宝兴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入职不到一个月,沈雷就开始收受“红包”。

2016年,宝兴县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归档专审,沈雷通过技术手段,将专科文凭的电子注册备案表信息拼接替换为全日制本科毕业证书信息,以假乱真、蒙混过关。

从此,沈雷也步入了升官发财“快车道”,先后出任宝兴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站长、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主任,灵关镇副镇长,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学历造假当了官,就是为了多捞钱。

500元“红包”,他收;

“加班费”,他收;

“感谢费”,他也收。

大小通吃,来者不拒,吃相难看。

沈雷在收取商人任某6万元“感谢费”后,直接将数张盖有鲜章的空白评分表交给任某,让其自行打分。

经查,沈雷仅借安全文明施工打分收受的“感谢费”,就达近40万元。

短短6年间,沈雷先后57次收受财物,共计102.42万元。

翻看近年来通报曝光的典型案例,类似“沈雷”式干部不是孤例:“五假干部”卢恩光年龄、入党材料、工作经历、学历、家庭情况全部造假;“造假骗官干部”、共青团石家庄市委原副书记王亚丽“除了性别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重庆市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杜晓阳篡改、伪造个人档案资料多达32处;山西河津住建局原局长薛新民,曾11次修改自己的出生日期并伪造学历,被调侃为“百变局长”……

这些“李鬼”们,靠弄虚作假混入了干部队伍,一路造假,一路升迁。

我在想,如果这些“官迷”改变性别能加官晋爵的话,他们一定会去做变性手术。

不过,骗官者只能逞一时之风光,终究不会成为官场常青树。

沈雷也没有一路“风光”下去,因犯受贿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30万元,把自己的人生输得“精光”。

这正是:以假乱真变戏法,彻底查实全归零。

干部提拔任用, 都非常严肃。工龄、党龄、学历、工作经历等等,都容不得造假和篡改。

那么,如何防“假干部”呢?

信息公开,是一个妙方。

就是说,凡是领导干部,都要在网络上公开简历,只要不涉及个人隐私和国家机密,应尽量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组织部门,必须对公职人员的公开简历进行细化,并提高曝光率。

唯其如此,才能对“假干部”们形成震慑力,从而将违纪违规念头扼杀在源头。

当下,反腐牢笼已经越织越密,一些心怀不正当欲念的党员干部,应早日放弃侥幸心理,主动坦白。

“假干部”,违规违纪又违心,总有露出尾巴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