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时给学员做职业发展规划及职场问题辅导时,发现很多学员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比较迷茫,心态也不够积极。职场遇到的一些问题就无法顺利处理。在处理职场问题之前,非常重要的是理清自己对于职业发展及职场的心态,认知决定行为

扫码预约辅导

作者简介PROFILE

Mira

曾任500强外企总裁助理,世界顶尖字体公司资深销售经理。现专职职场咨询师,用专业和职场经验帮助职场人在心态及技能方面提升,积极乐观自信心态面对职场挑战。在上海十多年外企职场经历,任职总裁助理、大客户管理等多个职位,了解外企文化及运营理念,熟悉面试流程及经常遇到的问题。

经济发展活跃,给人们提供了更多实现人生理想的平台。职场的概念不再局限在朝九晚五或朝九晚六的工作族,只要你有产品或服务,有平台、有客户、有价值交换,就都是职场

很多人讲职业规划,我更倾向于讲职场规划。在我看来,职场规划比职业规划的范围更加广泛,不只是在某个职业上的规划,还包括不同时间段职业的转换及面对职场的策略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理想工作

上面的图有些小伙伴们可能会有印象,暂且可以叫“职场呼召确认图”。我们在职场上理想工作状态通常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 有价值的

  • 自己擅长的

  • 自己热爱的

很明显,这是个中长期的规划。多数职场人在短期内无法实现这个理想的状况。

有价值的,就是社会需要的,换句有情怀的话说是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工作。

汽车生产公司为人们提供所需的交通工具;

咨询公司为企业提供运营发展的顾问服务;

超市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用品的销售;

社会需要的工作随处可见。只要是在合法范围内的工作基本都会提供社会所需的价值,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满足人们物质上及心灵上的需要。有了创造价值的岗位,对人的要求就是胜任岗位工作,通过勤劳努力来达成工作目标甚至更加优秀地完成工作,这时这份工作对于此职场人才是有价值的工作或者满足社会需要的工作。

社会需要的有价值的工作无关乎工作的职位高低及行业分工。这也帮助我们纠正对职位和行业的看法,消除一些主观偏见,更重要的是看从事这份工作的人是否真正积极努力、正面地为人们解决问题。

无论是这些组织里的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无论是零售行业、咨询行业、还是环保行业,只要通过自己的技能、经验等努力来满足客户和社会的需求,让客户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就是在做有价值的工作。

鼓励大家重新思考对于有价值工作的看法,从而帮助自己建立积极自信的人生信念并在职场发展不同时期做有利于自己整体生活发展的调整。

自己擅长的,可以是所学专业,工作后培养熟练的技能,自己的某个兴趣爱好。例如学习英语的毕业后去做英语老师,学工程的毕业后去做工程师,当然前提是他们对所学专业功底扎实,不然谈不上擅长。有些擅长的技能是在工作岗位上通过不断实践渐渐养成的,例如工作中锻炼了高超的PPT制作能力;做销售培养了自己优秀的沟通能力和销售流程管理能力;做人事工作,掌握了系统化的人事管理知识和实践。这些是需要时间,在工作岗位上去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学习能力来实现的。

中国有成语叫顺势而为,趋利避害。选择我们擅长的工作去做非常重要,一来更好地保持工作热情,二来有效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自己热爱的,是指愿意自发地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在这件事情上,有兴趣有热情的。通常对社会有价值的、自己又擅长的,也会激起人对工作的热爱,因为在这份工作上可以实现自我价值。

英语有句话叫“Do what you love; love what you do.” 做你所爱的,爱你所做的。中国人通俗地讲叫“做一行,爱一行”。少部分人对于某些特定工作会有天然的热爱。我想,更多的热爱都是基于在工作中的自我实现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热爱更多都是关乎一个人对于生活的态度,是否愿意在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上付诸自己的努力,这需要主观能动性。

谈到热情,也和人在工作中的使命感相关。无论是什么岗位的工作,当你找到工作中的使命感,就会触发工作热情。这也是我一直鼓励大家去思考的,找到工作中的使命感。

有价值的、自己擅长的、自己热爱的,单看每个条件都不是非常难实现的,但是要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则需要在职场的探索以及不断提升自我认识

职场策略

上面讲的理想工作可以是个中长期的探索。而职场策略则应该是短期的,个人认为最好是三年或五年内的。多数人在职场工作三十年或更久,这么久的时间内,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会遇到很多变化和困难。职场的策略需要不断跟随调整,以满足不同阶段的需要和目标

举个例子。咨询问题:初入职场,不善于和人沟通,情商低,用心专注在技术工作上,是否可行?

我的回答是初入职场,这种状况是可行的。同时伴随两个条件:一,这段时间确实要用心专注在技术工作上,让自己的技术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二,不善于和人沟通,那就做到少说话,这方面可以做不到优秀,但至少减少犯错。同时我建议他自己思考情商低是否是真实或客观情况。不要随意给自己贴标签。

这个策略是基于初入职场的前提。因为初入职场,前几年主要还是学习了解职场规则、实践体验自己的所学是否能很好发挥以及不断认识自己并探索自己适合的工作方式等。所以对于初入职场的人,这种专注在技术工作上是可行的,同时注意伴随的两个条件。

但是如果情景换了,工作五年的人,不善于和人沟通,情商低,用心专注在技术工作上,是否可行?一定不是和上面相同的回答。

对于工作五年的职场人,自己对于工作和生活的要求比起初入职场,通常来说情况可能会复杂些。这个阶段的人对于加薪、升职或者兼顾家庭平衡等会考虑更多。所采用的职场策略需要根据这个时候他的主要目标或者生活中主要矛盾有所调整。另外,工作五年,“不善于和人沟通,情商低”的自我评估,对他的职场发展显然是不利的,也会涉及到是否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

在不同的阶段,职场人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满足自己的工作目标或者解决生活的主要矛盾。这需要舍得的智慧。有舍有得,这是人生智慧。我们需要操练良好的心态及对事情的判断能力,来面对不同场景下的选择。

很多职场人在职场工作十多年后出现问题,也是因为没有考虑几年内的职场策略。这几年企业裁员比较多,有人问如果工作十多年后,被公司裁员,也没有其他特长和技能,该怎么办。

用逆推的方法,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需要在之前的几年内有相应的职场策略。就是一旦面临失业,自己是否有能力转换跑道或重回职场的机会

按照这个思维,平时在职场就需要考虑,一是增加自己在职场的综合竞争力,综合竞争力包括个人品性、专业技能和沟通能力。这样的竞争力会让你有过硬的实力增加自己的工作选择机会,也会增加自己内心的底气。二是培养自己增加收入的渠道,前提肯定是要合法合规,例如遵守公司避免同业竞争的要求或其他公司规范等。

以上案例都涉及到不同人生阶段取舍的智慧,这让我想起两种思维模式:固定性思维和成长性思维。

我在咨询的案例中发现,很多咨询者的焦虑来自于无法取舍。人的理想总是鱼与熊掌兼得,既能工作上顺利进展,又能平衡家庭关系;既能有新的机会提升收入,又不愿承担风险;现实是鱼与熊掌通常不可兼得,而这也不是什么坏事。重要的是你用什么思维来看待及解决这个问题。

无法取舍这根本上是源于人的固定性思维。固定性思维的人总是倾向于不付出努力就收获美好,遇到问题习惯给自己贴标签,担心自己失败,担心自己没面子等。

所以在面对问题时,缺乏魄力拿出实际改善行动。

成长性思维的人,则在各种状况下,尤其是在困难和挫折的情况下,总能找到帮助自己成长和突破的机会。他们总是从正面的角度思考问题,也不会给自己贴标签,而是拿出实际的改善行动来不断提升。成长性思维,或更多地发展成长性思维是对人生非常助益的一件事情。

理想工作和职场策略,并不是一件高不可及的事情。需要我们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勇于思考和实践,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挑战,不断增加对自己的认识,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