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世界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虽然中国队没能进入世界杯,但是中国元素依然在卡塔尔随处可见。近些年来,中东地区国家一直在寻求与中国加强合作,卡塔尔作为能源出口国,对中国市场相当重视,两国不断加强经济联系,并达成多项合作,是中东国家与中国贸易交流的典范。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全球能源价格飙涨,市场上的天然气供不应求。尤其是欧洲国家,受到冲突外溢影响最大,只能守着所剩无几的天然气度过寒冬。随着北半球气温降低,各能源出口国都开始收缩天然气出口,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4年内可以按照稳定价格供应长期液化天然气的合同,目前已经售罄了。由于前几年天然气价格低迷,各国对液化天然气的投资不够。因此,当能源危机席卷而来的时候,全球只能面对天然气短缺的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石油天然气贸易公司认为,从明年开始,如果中国等国的经济开始复苏,对液化天然气的需求量增加,亚洲和欧洲对天然气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全球各国已经悄然打响了液化天然气长期订单的争夺战。

但是就在各国都为天然气而焦头烂额之时,卡塔尔能源公司却与中国石化签署了为期27年的液化天然气长期购销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每年将会向中国石化供应400万吨液化天然气。据悉,此次是卡塔尔能源公司与中方签署的第二个液化天然气长期购销协议,也是卡塔尔北方气田扩能项目第一个长期购销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卡塔尔能源事务国务大臣表示,很高兴能够看到中国和卡塔尔达成协议,这将进一步巩固中国与卡塔尔的良好双边关系,并有助于坚持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清洁能源需求。此次合作协议长达27年,对双方而言都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开启了双方合作的新篇章。

虽然中国与卡塔尔贸易往来开展得比较晚,但是双边贸易额增长迅速。目前,中国是卡塔尔最大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额超过100亿美元。这些年来,卡塔尔也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和成长性,并没有理会西方国家“中国威胁”“与中国脱钩”这一套言论,坚持优先供应中国的订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欧洲陷入能源危机之后,德国总理朔尔茨仍然不愿意接纳俄罗斯的善意,拒绝开通“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为了找到过冬能源,朔尔茨亲自飞到卡塔尔拜访,希望卡塔尔能够加大对欧洲天然气出口,但是立即被卡塔尔拒绝,卡塔尔方面表示,不会将供应给亚洲的天然气,转移给欧洲。实际上,从去年12月开始,朔尔茨就已经在四处寻找俄罗斯天然气的替代方,不过海湾国家仅仅与德国达成意向协议,每年向德国供应的天然气,还不够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一天的输送量。能够看出来,中东这些能源出口国,并没有想将多余的能源分给欧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中国而言,始终要保证能源安全和进口多样化,不能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虽然俄罗斯承诺会逐渐将天然气供应,转移到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上,但是中国也必须保持应有的谨慎。因此,除了俄罗斯之外,中国与位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等国也签署了能源协议,给自身留下足够的余地。其实,如果仔细研究就能发现,中东各国开始摆脱美国影响力,逐渐将重心从西方转移到更多的国家,世界经济多极化,已经不是由西方国家说了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