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批判性思维:杠精的克星

为《批判性思维》(原书第4版)一书作序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4版)是美国批判性思维教育推动者、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发起人理查德·保罗的经典作品,给每个人的独立思考启蒙之书。本书2024年全新版本出版,内容增订200%以上,特此作序,期待读者能结合本书知识,独立思考,掌握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01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特别高的一个词。中国知网数据显示,自从1981年起,很多学者开始使用“批判性思维”这个词;进入21世纪,“批判性思维”开始在非学术领域的社会生活中广泛流行开来。今天,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中国人开始大量使用这个词语,由此可见,批判性思维的确是一项特别重要的思维方式与思考技能。

不过,当这么重要的一个概念从学术领域进入生活时,却有不少人错误理解或运用。在2021年一项针对国内两所高校的209个学生进行的调研中,7%的人认为批判性思维就是“批评别人”“找碴儿”“完全否定”。这个调研的结论很有代表性。事实上,今天许多人在听到“批判性思维”或者使用“批判性思维”时,都或多或少简单粗暴地放大或扭曲了这个词语的否定意义。特别是在我们的语言习惯与文化心理惯性中,“批判”本身就包含历史凝固下来的使用偏好。甚至在很多人的心中,“批判”是比“批评”更加严重的一种否定。于是,就产生了上面调研中出现的情况:当批判性思维成为某种生活用语或“时尚用语”后,它不带有任何情感色彩的理性阐述悄然变成带有强烈否定倾向的情感发泄。这种情况的产生完全是我们的语言运用习惯与文化心理偏好遗留下来的一个“常识性误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单从哲学解释的角度来看,“批判”是一个中性、严肃的并且严密的词语。这里面的“否定”代表的是一种反思、审视、考查、辩证,一种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盲目服从常识的审辩的态度与理性。而批判性思维正是这种态度与理性的思维工具与逻辑工具。从词源上来讲,“critical”的词根源于希腊语的两个词:一个是“kritikos”,意为“有眼力的判断”;另一个是“kritrion”,意为“标准”。因此,批判性思维的含义是:“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根据《朗文常用英文词根词典》,从词源看,cirtical最初的意思是指“用手筛选”,后引申为“区分、辨别”。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苏格拉底便开始使用过类似的思考方法与技巧。

学术界公认,最早定义“批判性思维”的人是美国哲学家与教育家约翰·杜威。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称“critical thinking”为“reflective thought”(反思性思维),表达“making careful judgement”(审慎判断),是对自己的一种信仰或所偏爱的某种知识形式,从它们所依存的基础上和可能得出的结论上,进行积极、持续、仔细的审视。在杜威的阐释里,我们看到批判性思维并没有明显“批判”或“否定”的意思,反而是积极、持久而专注的。《中庸》第二十章中有这么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阐明一个君子的学习、思考与行为。对应杜威的解释,我们发现批判性思维可能更接近于“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这三个思考步骤的总和。因此,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批判性思维代表的都是一种积极的高级思辨力。

02

1990年,来自全球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教育领域的46位专家历经两年研究,发布了《批判性思维:一份专家一致同意的关于教育评估的目标和指示的声明》。该文章提出批判性思维所代表的认知能力的核心为阐述、分析、评估、推论、解释和元认知六个方面。美国哲学学会在批判性思维所包括的上述6种核心能力之外又增加了7个人格特质(求真、开放性、分析性、系统性、自信、好奇心和认知成熟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00年发起的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计划),将批判性思维作为未来全球公民所必需的核心素养中“高阶认知”的首要素养(其他四项高阶认知包括“创造性”、“问题解决”、“学会学习”、“终身学习”)。PISA评审委员会认为,批判性思维代表的高阶认知是学生通用素养与人格养成中的最高级状态,是学生在进行“社会性发展”(沟通与合作、领导力、跨文化与国际理解、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与“个人成长”(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人生规划与幸福生活)时需要具备的最为关键的能力与人格要素。

因此,从上面这些内容来看,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批判性思维真正代表的含义与应用领域,并且加以深刻且透彻理解,某种程度上看,把“批评性思维”简单理解为批评能力是不准确的。其实,批判性思维就是人类作为一种高级灵长类动物,所具备的独有的观察力、思辨力、认知加工力、审美力、共情力、创造力等,它们都是值得人类持续不懈地积极追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非常幸运的是,今天该领域的专家理查德·保罗和琳达·埃尔德用他们最新的著作《批判性思维》(原书第4版)帮助我们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不是一种简单的批评武器,而是一种公平、高尚的理性智慧。它能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期待读者与这本书的作者一起努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开启改变自身命运的旅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4版)

作者:【美】理查德·保罗,【美】琳达·埃尔德

译者:林胜强 杜国平 等译

审校:郭佳宏

出版时间:2024年5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责任编辑 | 吴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