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立思考,或者说逻辑学和批判性思维,究竟有多重要?

◎独立思考的能力,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

一个有思想的人,不会在乎旁人的误解,也不会在乎有世俗的偏见,因为他的内心就是一个完美的世界。

真正有思想的人,内心都是丰富的,这足以弥补物质的匮乏,足以支撑其进行一场思想上的“远征”。

独立思考是一种觉醒。因这种觉醒,人会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会尊重知识,但也不迷信知识;会大胆地想象,而不绝不崇拜偶像......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亦如牛顿所说:与柏拉图为伍,与亚里斯多德为伍,更要与真理为伍。

循着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路途,亚里士多德才是亚里士多德,牛顿才是牛顿,爱因斯坦才是爱因斯坦。独立思考的能力,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

也正因如此,人类社会的知识才有更新,科学才有进步,文明才有发展。

当一个社会中独立思考的人越来越多时,愚昧和野蛮自然就会远离,文明和自由自然就会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立思考,是一个人真正的灵魂

独立思考的人,内心一般都比较强大。一个人一旦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支持经系统,就不容易轻易改变。

独立思考的人懂得甄别是非,而不是只顾利益,从而变得有原则、有思想。不会思考的人盲目从众,极易迷信威权,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从而变得没有思想,只会是一个传声筒。

勒庞说过,人一到群体中,智商便严重降低,历史、今天的很多事件都证明了勒庞的正确性。比如现代史的纳粹德国全民狂热、当代史的卢旺达大屠杀、今天层出不穷的网络暴力。

为何如此?勒庞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群体盲从意识会埋没个体的理性,与此同时,群体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这极容易抹杀人的个性,埋葬人的灵魂。

一个人首先应该是他自己,其次才是群体的一员,独立的个人比较容易主宰自己行为,他的基本特征就是独立思考。而群体缺乏这种能力,特征就是不思考,容易被人带节奏,甚至无意识的去作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立思考的人,最难被征服

观念的种子有着无穷的力量,思想是一个人最坚强的武器。独立思考的人,他们拥有精神的自由,最难被征服。

今天,独立思考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们处在一个“泛群体时代”:网络时代,人人可说。然而,从古至今,真知灼见都是少数派,劣质信息泛滥也就必然成为前所未有的严峻现实。定力稍有不足,就可能迷失于无所不在的群体之网。

朝生夕死的网络潮流,此起彼伏的网络暴力,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那么,如何避免不思考的恶,做独立思考的人?其实,有个几乎人人都知道,但却少有人get到点的强力思维工具——批判性思维。

就比如,许多人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不轻信,批判性反思、戳穿对方的逻辑漏洞。然而,批判性思维的精髓在于自我审视,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批判和提升。

前者,可能走进固执己见的误区,变成一个杠精。后者,却像我们有时候会看见的那种人:不盲从,不易被外界干扰。他们不断批判和修正自己,就在根本上了提升判别真伪是非的素养,提高了思维质量和深度。

正如已经掌握批判性思维,且在各领域卓有建树的人士所言:

北京大学哲学系陈波:震撼,原来我们思维中隐藏着如此多的谬误和陷阱。

秋叶商学院创始人秋叶:熟练利用批判性思维永远是少数人的武器。

无须介绍头衔的俞敏洪:懂得批判性思维,你才会从容不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因如此,市面上也涌现出越来越多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书籍。然而,多即是少,面对种类繁多的同类书,哪些作品最值得一读,成为广大学习者最挠头的问题。

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一份精挑细选的,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系统书单。这套书由殷海光,理查德•帕克、徐贲等中外权威作者凝结多年研究心血而写。

● 系统性

结合大量生活实例的《学会提问》《清醒思考的艺术》《明智行动的艺术》,让读者轻松入门。

详解大众常见的思维陷阱及谬误的《逻辑新引》《批判性思维》,对症下药指导读者正确进阶。

帮助读者把握批判性思维原则和方法的《思辨与立场》《批判性思维的认知与伦理》《思维的利剑》,提升读者思维,辨识日常生活中大事小事的真伪是非。

● 经典性

无论殷海光的《逻辑新引》、徐贲的《批判性思维的认知与伦理》,还是《学会提问》《思辨与立场》……都是广受好评、经久不衰的批判性思维经典之作。

面对时代的潮流,有人选择无视和顺从,但也总有少数人在涌动的时代潮流中,愿意避免不思考的恶,做个有思想的人,以独立思考对抗谬误与浅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