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友友们好!
一站有一站的风景,一岁有一岁的经历,一代有一代的老物,代代不同,物物亦不同,经历亦不同,回忆更不同。
老物,是某个时代的产物,它因时代而生,应时代而去。它的存在,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还为人们收藏了太多的人情世故。
时隔几十载,当再次看到曾经用过的老物,尤其是亲自制作的老物,总是感慨万千,曾经的一幕幕,就像电影般,在脑海之中演了一遍又一遍。
纯手工编织品,一物一名字,一物一编织,看似简简单单,老一辈人编织的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巧的罐罐儿,比拳头稍大,友友们,知道此物是干啥用的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纸盆,就是用废纸糊的盆子,可放米面、针线、布料鞋底等等东西。
老一辈人,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了无限的希望。每一件老物,皆是老一辈人聪明智慧的结晶,结晶里有老一辈人酸甜苦辣的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锥叉子,以前纳鞋底儿、缝布鞋必用之物。
作为土生土长的我们来说,最爱吃的是妈妈做的大锅饭,还有小葱拌豆腐,最爱穿的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儿。只因饭中有简单却温馨家的味道,布鞋有妈妈温暖的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个古钱币,来自哪个年代不清楚,有人说此币若是真品,最低价值10万元。但在水深的古玩市场,谁又知晓真假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铜制物件,一头尖尖的,友友们,知道此物是干啥用的么?欢迎下方留言告知呀!
每一件老物,从粗糙到精致,从不好用到很好用。就如平凡的我们,从什么都不会,到手到拈来,期间学了很多,经历了很多,也积累了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梆子,木制,以前卖豆腐、卖香油、卖酒人所用之物。
以上7个稀罕老物件,50岁的人一个没用过,全认识的人不简单。
那个年代,卖东西还没有现在的播放喇叭,录一段重复喊卖,聒噪的很,走街串巷的手艺人吆喝声“锵菜刀磨剪子嘞!弹棉花嘞!”。或敲梆子,如卖香油、卖豆腐。
前段时间回娘家,街道上一位近90岁的老人,正在脚蹬三轮车卖豆腐,时不时地停车敲打木梆子,看到这些坚守老行当的手艺人,越发的怀念他们的规矩和传承。
儿时听老人们讲过:“快打酒,慢打油。”有经验的卖油翁,在提油时,都是慢慢的提,而在提酒时,则是麻利的提。友友们,还记得其中的道理么?
【图文原创,严禁抄袭搬运剽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