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十二时十分,太阳黄经达到七十五度,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了巳的方向,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芒种是午月的开始,标志着盛夏时节的正式到来。

我国自古就有农历五月为“毒月”一说,而如何才能安全的度过即将到来的五月呢?老话说“芒种做三事,安度五月毒”,可需要做好的是哪三件事情呢?无论多忙都建议了解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五月为啥被称为“毒月”

在我国,自古以来就使用干支纪年法,历史可追溯至殷商时期,而干支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到第五个月就为午,所以五月也就是“午月”。

午月,从芒种节气开始,到小暑节气之前结束,这期间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正南的方位,卦象为离,五行属火,青龙七宿到达南天正中,此时的天地纯阳之气达到最旺,但阳极生阴,所以午月阳气虽然很旺,但是也存在衰落之象,所以这个时候也是身体抵抗力最差的时候。再加上午月是火气强旺降雨较多的时候,是湿热并存之时,在这种情况下人体代谢就容易受阻,从而导致百病生。同时在湿热的气候下,也容易滋生各种毒虫和病菌,进一步加剧疾病的发生。因此五月也被称之为“毒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芒种做五事,安度五月毒”

老人说在芒种时节做好这三件事情,可以安度五月毒。五事如下:

一、食在芒种

芒种节气是巳月和午月的分界线,芒种前是巳月,芒种后就进入了午月。午月是一年最热的时候,天热人出汗就多,人身体大量的水分就会被汗液带走,这样就会导致人体水分散失,造成“津液亏虚”,所以在芒种时节,一定要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的时候再去补充水分。

《伤寒论》讲:“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意思就是说五月的时候,天地的阳气升浮于地面,而人体的阳气也浮于体表,这样就会形成“外阳内阴”的局面,因此五月的时候脾胃会比较寒凉,很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所以在五月的时候要少吃寒凉的食物,也不要洗冷水澡,减少在空调屋的时间。

夏季五行属火,与我们的“心”相对应,所以火气旺的时候,也就是养心的重要时节。而红色入心,所以在芒种时节要多吃一些红色的食物,例如红豆、红枣、西红柿,除此在饮食上尽量做到顺日时而“食”,不要反季节而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睡在芒种

二十四节气究其根本,变化的本质无非是阴阳的盛衰变换过程,其中冬至是“元阳初生”,冬至到芒种就是阳气不断增长的过程;而夏至是“阳极阴生”,夏至到大雪就是阴气不断增加的过程。芒种到夏至期间,也就是阳气旺到极致后开始生阴的时期,所以,这个期间就要滋养出生的阴气。

芒种时期最好最简单的养阴方式就是睡“子午觉”,也就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子时对应的时间是夜晚23点到次日凌晨1点,午时对应的时间是中午11点到13点,子时和午时是人体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合阳”之时,因此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阴阳交替,可以促进阴阳平衡,所以这个期间一定要尽量少熬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动在芒种

到了芒种,进入五月,因为火旺而湿重,民间有“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人要拉,拉的人要推”的说法,这句话形象的描述出了人们在此时节倦怠、萎靡不振的状态。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及状态,人们在此时间一定不能不运动。

五月,是重要的养心时节,而适当的运动排汗则是养心的关键。因为汗为津液所化,而血与津液同源互化,心主血脉,因此说“汗为心之液”,又因为五月是自然界阳气升发旺盛的季节,因此在这个时候非常适合通过适当的运动排汗来养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季节运动要避开正午烈日的时候,运动量也要适当,以免出汗过多耗气伤津。而且运动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十四节气,不但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还是人们预知阴晴雨雪和冷暖的指南针,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饮食起居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老话说“芒种做三事,安度五月毒”,说的就是芒种期间养生要顺应阴阳变化规律,要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