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DITA旗下首款圈铁耳塞Project M和烧友们见面了。晶莹剔透的外观造型,清澈细腻的声音表现,让它收获了不少烧友的喜爱。为了让更多朋友能够感受到与Project M相伴的美好体验,DITA与耳边事联手,举办以“DITA春游记”为主题的有奖分享活动。

(活动参与方式见文末)

美好春日,朋友们以Project M为伴,享受风景与音乐的美。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大家的分享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看更多朋友和DITA Project M结伴的游记,请点击:

【烧友分享】戴上DITA Project M,度过好春光

雨一直下,但还是带着Project M来春游

By @poluozero

今年广东的天气也是见鬼了,步入4月份之后,几乎就雨下个不停。在老广口中有一句老话,叫“贵人出门招风雨”,或许DITA也算是个“贵人”吧,以至于原本想着趁DITA Project M到手的这段时间出门去拍些春天的照片,结果计划也全泡汤了。

不过有一说一,Project M也算是我近来见过的耳机里,颜值最高的存在了。这很大程度是源于Project M选用通透如水晶般的高透亮无气泡树脂注模成型。此外在声学架构方面,DITA也是下了一番苦心。其中最为醒目的就是那颗自研的9.8mm复合动圈单元,被封装在类似不锈钢的金属外壳之内,并且背面直接与DITA标志的饰面板结合在一起。因此Project M的面板的角度跟大多数入耳式耳机是截然不同的。面板本身自带镭射变色效果,会随着光线角度的变化而变得流光溢彩。而且因为面板也是被封装在树脂里,因此表面会因为曲面的存在,形成如同猫眼般的效果。除了颜值好看之外,熟悉的公模式腔体,加上轻盈、温润的树脂材质,Project M的佩戴舒服程度同样也是数一数二的。

过往DITA很擅长于对动圈单元的调校,只不过这次Project M一反常态地在导管内增加了一颗娄氏的高频动铁单元,从而组成一圈一铁的“新鲜”CP。但就声音风格来说,Project M给到我的最深刻印象,还是它的圈味。

宽松且弹性十足的中频,使得Project M对于爵士的演绎着实对味,尤其是在听Louis Armstrong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时,即便窗外正在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但在我心中,依然能感知行走在那阳光明媚的美好世界时,内心舒畅而惬意。

Project M的声底一如它的外貌,通透、清纯,不夹杂一丝的杂念,呈现出最本真的声音味道。Project M是很吃配搭的一款耳机,前端的素质以及味道,会直观影响它的呈现。因此我更喜欢用audirect的team 1来进行配搭,一方面team 1是少见的便携设计却有着如台机般输出功率的前端,另一方面其中正均衡的声底,也更能衬托Project M的透亮,同时也让高频细节更加出彩。对于Project M来说,动铁单元的加入,并不曾影响它整体的圈味走向,但却对于高频细节的添彩起到了点睛的效果。我们常说“润物细无声”,其实高频对于整个声音呈现而言,多一分则显得突兀,少一些则变得暗淡,唯有如Project M那样恰到好处,才能起到如春天的细雨拍落于肌肤般轻柔,让人丝丝入扣地感知春天气息的存在。

相比之下,Project M的低频略轻盈,偏少的量感,使得Project M注定是一款比较偏个性的耳机。但我个人是挺喜欢的,毕竟我不是低频党,反之这种偏中上盘、清澈通透的耳机会更对我口味。前面也说了,Project M的颜值确实是漂亮,我自问对此是没啥抵抗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浅尝冰山一角

By @阿授授

DITA Project M的外观设计独具匠心,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树脂材质的巧妙运用,赋予了它一种独特的透明感,犹如琥珀般晶莹剔透,仿佛能够洞察到时间的深处。轻盈的质地,让人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仿佛是空气的一部分,佩戴在耳畔,如同无物。

它的大小恰到好处,仿佛是专为你的耳朵量身打造,佩戴起来舒适无比,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伴侣。独特的设计,让它在众多耳机中独树一帜,如一件艺术品。这种设计不仅带来了绝佳的物理降噪效果,更是让我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净土。

当你佩戴着它,走在街头,无论是时尚的牛仔裤,还是优雅的连衣裙,都能与之完美搭配,仿佛是时尚的点缀,让你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回头率高达百分之百。

在音质上,DITA的表现更是令人赞叹。人声与器乐的分离度极高,清晰而透彻,仿佛是两个独立的世界,却又和谐共生。我已经很久没有听过如此彻底的分离了,音乐的灵魂被重新唤醒。

鼓声、镲等乐器的表现锐利而生动,仿佛是在耳边演奏,你能感受到每一个乐器的位置,每一个音符的跳动,如同置身于十八子音响博物馆的声学馆。

人声的表现,音色偏冷,不是那种贴耳的氛围感,而是清澈而透明,仿佛是冰山上的一滴清泉,纯净而无暇。音染少,没有廉价耳机制造低频时的混乱,高频的表现非常出色,不是那种要死上不去的窘迫,也不是高音歌的破音毛刺,而是轻而易举地到达了想要到的位置,如同揽月摘星的巨人。

Project M搭配七彩虹CDA-M1P双端小尾巴,4.4mm平衡端底噪干净、推力足矣,像是这个时节走在街头,看到风轻轻拂过青翠的草地,迸发无限生机。

总的来说,DITA Project M是一款摆脱了低级趣味的耳机,它需要有较高的音学素养才能品味,而我,只能尝个冰山一角,却已经深深地被它的魅力所吸引,无法自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明时节的听感

By @H的传说与梦境

清明的小雨不时地洒落在灰蒙的天与树间,春日独有的清风迎面拂来,吹得行人脸上露出清清爽爽的表情。我在这清清爽爽的季节独坐在路边的椅子上,聆听清清爽爽的Project M,分享一篇清清爽爽的初恋味道。

DITA一直以来是以优秀素质的单圈闻名的品牌,对人声出色的调校和对染色冷淡理解的XLS,实际上却是越煲越浓厚的味道类型,这个特性在Project M上也有所体现——同样需要时间煲机来缓和刺激以达出色调音(低音下潜迅速,切削有力,氛围感稍少适合电子及编制,人声颗粒感包裹流畅,没有刚开始那么刺耳凸出,高频信息量和反应迅速,纵向的感觉十分不错,把器乐的临场和音色打磨的很好。)

在深圳展之前我听过Project M。同每位君子与美人相遇时,必先观察其姿色,Project M在我的眼中,确确实实是一位足够美丽和具有特色的女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深深地被她的美丽吸引了。我开始害怕DITA的定价策略,但事实告诉我担心是多余的,仅售2588同时配件也别出心裁,在同价位的电子编制塞中,无出左右。

美丽,冷素,清亮,其出色的空间感和乐器定位让我深陷她的魅力之中——我还是第一次这样喜欢一个“艺术品”。

在前端方面,因为Project M是一个中低价位的耳塞,所以我搭配的小尾巴更多,在试了基本上市面所有的小尾巴之后我推荐天使吉米Space和iBasso DC Elite作为搭配来使用。DC Elite的人声偏还原,这对于Project M来说合适不过,略微地削减其人声颗粒感换来不错的顺滑度和耐听感;DC Elite出色的高频控制力和主打一个迅猛的动态能带来十分优异的听感。至于Space,结像稍显宽松,声场动态更适合听流行人声。Project M听流行人声同样出色。便携播放器推荐金砖二代和QA390LE等暖声播放器,DX320MAX等也不错,但对于一个容易驱动的圈铁耳塞来说,小尾巴已经足够了。

我推荐的歌其实很多,编制电子是Project M的拿手好戏,换不同的前端也适合不同的曲绘,扒谱打乐也同样好用。但让我推荐一首自己喜欢搭配的歌的话,我推荐r906的一首《A Rainy Dancer 2021》。Project M适合这样的电子术曲,节奏稍缓,起伏跌宕,节奏跃动,让我的思绪在音乐中短暂得到放松。

理性是Project M的主题之一,对于HiFi的理性、对于音乐的理性,对于自己产品理解的理性……我想DITA正是理解自己想要做出什么样的声音,这样的品牌才如此之理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笔梵音

By @伊客儿

我是DITA Project M第一批次用户,到手后也用了四月有余,感觉它是一款“越级打怪”的耳塞。

烧友也好,音乐爱好者也罢,都是把产品客观质量和价格作为一个综合性黄金比例来衡量,通俗说就是“性价比”。仅售2588的Project M,对比万元内的一些塞子而言,声音差距并不如价格上显示的那么大。我认为如果为了好好欣赏音乐,但是又不想投入太多,抑或囊中羞涩,DITA Project M是很值得考虑的。回顾DITA往期产品,比如前代Perpetua,考虑到这个品牌的含金量以及奢华的属性,Project M实在是香。

接下来我来具体说说声音听感。Project M一圈一铁的架构不同于传统电子分频,而是借鉴了物理分频的方式,从腔体内后置的DITA动圈单元看到,其应用了一条较粗的导音管从动圈单元出音口一直连接到了腔体前部分出音嘴处,并在靠近出音嘴的部分安放了一个动铁单元。从物理调音构架上来说,这完全不存在电子分频造成的高中低不同频段衔接性问题。

Project M有着和单动圈入耳式耳塞一样稳定的三频完整度,高频是有收敛性的,泛音并不是特别多,不用担心容易出现毛刺感;中频人声还是挺有音乐性的味道的,也有染色,如果集中精神聆听,会发现Project M的人声口型是极其清晰的,整个中频人声部分的频响有所微调凸起,实际听感是人声有醇厚性和浓郁感而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纸片感;低频的泛音个人感觉还是有点儿多,比较蓬松,通透感、低音振动的空气感也不错,但下潜没有那么的深。

对比我手头万元级的耳塞,Project M差距主要体现在对细节的还原度上。它的声场是极其规整的,虽然不是很宽阔,但是立体感十足,只是回放一些大型的交响乐有些捉襟见肘。但在其他方面,Project M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至于Project M适合的音乐类型,我认为是各种欧美日系人声、歌剧爵士人声、硬摇滚。它对推力要求并不很高,拿金砖二代来说,平常60-65格音量足以驱动好Project 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颜值与声音并存的“M计划”

By @kktracy5247

一款名为DITA Project M的耳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作为DITA首款圈铁架构、非金属外壳耳机,它具有超乎想象的佩戴舒适性,全不锈钢声学腔体覆以透明树脂外壳,非常好看。我到实体店试听了一次就购入,可见它的吸引力有多大。

Project M开声非常自然、真实、清晰,通透、细腻;初听时DITA传统动圈味十足,打击感很强的低频极具弹性和肉感,不会有额外的混响和闷感;高频延展性高,棱角分明,清澈透亮;中频干净,线条清晰,略微单薄,人声距离控制得非常好,听女声非常合适;声场自然规整,框架感不错,横向宽广,纵深合适,层次感十足;整体偏中上盘的冷声,还原度较高,具有非常优秀的透明度和空气感,并能勾勒出比较完整丰富的细节,对前端迎合度比较高。

说说自己的搭配,我一直用的原线,耳套采用SpinFit的SuperFine,佩戴小巧紧凑贴耳。

首先3.5单端,个人搭配的是索尼NW-A306和Astell&Kern SE100,A306+Project M成为我搭配出街的标配,A306的流行调音很容易把耳塞的流行质感和高频鲜活度发挥出来,在听JPop、ACG类型时,无论是MyGo、fripSide这样的乐队组合,还有Ado、LiSA这样的SOLO歌手,其都能把歌手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就连ReoNa的声音特点都能完美呈现;相对而言SE100更多是在乐器上对Project M有加成,在听New Age、OST类型时,尤其是比较单一的小编制,比如松本文纪、磷村由纪子宛如春风般的轻音乐,Ayasa随性发挥的小提琴,乐器分离优秀,细节清晰;但如果在听大野克夫类型的大场面管弦乐时就会感觉有点内敛。

其次4.4平衡,个人搭配的是Astell&Kern SE180+SEM1/2/3/4和红米Turbo 3+ Astell&Kern HC2,Project M搭配SE180,能把四张卡的特点一一呈现,主听人声我使用SEM4居多,对比单端口,平衡口下的Project M人声分离度进一步加强,听干净舒缓的人声有种心旷神怡、悠然自得的心情,那种清澈自然,对嗓音的还原越来越高级,尤其是演绎那些有独特声线的女声,比如Uru、Amier、王菲、孙燕姿等;也尝试过SEM3+PA10耳放的大力出奇迹系列,结果并不是太理想,虽然在乐器和空间感方面有所加强,但是始终hold不住大场面,可能是混响不足,听听李闰珉的钢琴曲还是不错的;另外还有小尾巴搭配,使用较少的组合,偶尔手机刷刷B站,听听AM用用,HC2的特点本身就比较中正,再搭配上Project M的风格,看剧完美,长时间佩戴,声音自然舒适毫无疲劳感。

最后总结下,Project M我推荐用单端口,我手里的A306成为好搭档,主要出街方便,由于我听的歌曲类型主要以JPop为主,四夜、爱缪、milet等类型的歌个人觉得还是非常搭配的;Project M外形犹如艺术品,声音细腻又自然,佩戴舒适度也高,定价更物有所值,十分干净纯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体验·感受

By @魔芋粉感

有幸参与了DITA与耳边事联合举办的以“DITA春游记”为主题的分享活动,我体验了Project M一周。

当时拆开快递一看,包装外观是很简洁干练的黑色加烫银组合。里面的配件有一盒final的套子,一个装着耳机线和4.4mm可更换耳机插头的塑料耳机盒以及两个犹如透明水晶般的耳机本体。不得不说,Project M的耳机本体还是略微有些大的,虽然对我这种拥有较大耳廓的使用者来说刚刚好。

耳机32欧姆的阻抗其实对前端要求并不高,我刚开始用的前端是iFi叠叠乐,在没有增益,3.5mm的输出下感觉有些过推了,直接用iFi ZEN DAC V2推感觉有所改善,后面用手机直推感觉除了低频比较暗之外,其他问题不大。耳机整体的调音走向感觉是清澈明亮的路线,声音的密度一般,人声较远,素质不错,三频比较均衡,第一次听的印象就是声音比较亮,但不会特别发虚。

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那盒final的荧光耳机套,耳机套白天一打开是灰白色的,结果我晚上睡觉的时候发现有绿色的光。至于那个可更换耳机插头的耳机线,可以通过螺纹旋转加固,耳机线虽然细但是软,听诊器效应不是很明显。当然了,如果你想要更好的声音表现并且又有充足的预算的话还是建议更换掉它。

总的来说,Project M这副耳机是一副比较清澈明亮的耳机,外观也是比较有辨识度,在两千的档位还是值得一听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来河北

By @lemagic

这句话通过短视频平台传遍了大江南北。我的家乡就是河北石家庄。石家庄人民自嘲为国际庄。国际庄不仅有各地的美食,还有匹敌国际消费能力的商圈。自幼生活在国际庄,那时候记忆模糊,只记得庄里民风淳朴。渐渐长大后发现它是最没存在感的省会城市,只有空气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国际庄近几年发展可谓是相当迅猛,药厂和工厂都搬离了市区,当初灰蒙蒙的天没有了,冬天雾霾也少多了。我对石家庄发展非常有信心,让我们拭目以待!

石家庄天气真的是一秒入夏,当我留恋春天气息的时候已经到了夏天。但戴上DITA Project M耳机,我依旧感受到了春天。

Project M 外观晶莹剔透,音色纯净无染,晚上关了灯,耳机套还能发光,夜光材质很讨喜。我最喜欢的还是耳机盒,高达机甲设计非常好看。佩戴上面,DITA是懂人体工程学的,非常舒服,个人感觉耳机线跟耳机之间的角度调整是佩戴舒适的秘密配方!

Project M三频还是比较均衡的,调音也非常高级。高频虽然没有那种直冲云霄的感觉,但是延展非常好,没有刻意拔高整体,线条感非常突出;中频在保留了润度的同时让人声听得非常舒服,音染少,干净自然;低频也没有太多修饰,量感质感并存,干净利落。这种调音不会一上来就非常有侵略性,而是越听越有味道,越听越高级!

作为圈铁耳机的后来者,DITA Project M 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犹如一股清流,声音清澈不献媚,奔放、清新、鲜活,妥妥的春天清新的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说DITA Project M

By @Miorine

Project M这耳机一上耳给我的感觉就是三频非常均衡的,然后第一耳朵的印象就是低频质感真好啊,量感对我来说不多不少,低频的质感弹性都在我的好球区,属于是那种存在感不算强但是越听越好听的类型,至少低价位没有多少塞子低频这么契合我喜好了,鼓和贝斯的形体感非常棒,不像是不到10mm动圈发出来的。

然后就是这塞子最亮眼的地方了:人声。它的人声最大的特色就是不管是男声还是女声都有颗粒感,这也是这塞子被好多人称赞的地方,我不过多赘述,只能说这种颗粒感染色确实一耳朵可能平平无奇,但是越听越能感受到人声独特的韵味,这是种很神奇的体验,打破了我一直对所谓的“人声毒塞”的刻板印象,在我看来Project M的人声是非常中正健康的人声,在这基础之上带有一点微微的染色,非常好听,看得出来这塞子调音一定是下了工夫的,我非常喜欢。

高频倒是没什么说的,亮度够,乐器质感在这价位也说得过去,声场解析方面属于是前端越好素质越高的类型,顺带一提我看好多人说这塞子难推,我特地用便宜小尾巴推了推发现虽然素质差了点但是整体声底没啥变化,调音取向声音特点基本都在,所以我感觉是不算难推的,不过这点见仁见智。

最后总结一下:Project M这款两千元档人声塞,做工颜值非常棒,调音非常有水平,非常适合长时间聆听,非常推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试听Project M

By @ddshop66

感谢耳边事组织的巡回试听活动,我得以近距离接触DITA Project M这款耳机。

包装简单稳重,耳机盒内附接头和线,4.4和3.5轻松转换,两个单元保护很好,耳套一组静置一旁,满足各种需求。顺丰寄到手上是晚上,等收拾完安静地听,第一印象居然是耳套有夜光……

话说回来,巡回试听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在安静的环境细细品味耳机的声音。一轮听下来感觉Project M声音比较均衡,调音也很健康,不会偏科,人声中等靠前,听流行不错,比较杂食。

最后还要重点夸一下颜值,其在这个价位很能打,质感无敌。从颜值这个角度收藏一个也不是不可以哈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花的季节相遇

By @xscwuya

很幸运,这次能够参与DITA品牌重量级新品Project M的试听活动。恰逢盛春时节,我的家乡南阳作为月季之城,大街小巷正盛开着姹紫嫣红的各色月季花,踏青时与Project M清澈透明的腔体相映成趣,别是一番风景。

初见包装,简约的声学曲线设计令人耳目一新。五种大小的耳套也更人性化,耳机线的小盒子型的收纳盒也很有爱,不仅精致而且科技感十足。耳机腔体透明清澈,而且很贴合耳廓,符合人体工学,一改DITA品牌之前的金属外壳,少了些高冷,多了些树脂的温暖体贴,更符合长期佩戴的需要。另外自带4.4与3.5两种可换头而不是一体线,相对来说更换前端时更为便捷。

至于前端搭配,作为出街踏青的便携式搭配,我使用的是自己最常用的索尼ZX706。自己对Project M良好的驱动性早有耳闻,实际听一耳朵后感觉确实不错。它不仅拥有与定位相匹配的声场表现,在解析细节和乐器分离度上的表现都很令人满意。

要说在试听过程中最令人有感触的瞬间,莫过于听到迈克尔杰克逊的《Thriller》了。方位感与定位清晰的鼓点声让这首歌在Project M的演绎下律动感十足,配上Michael那独特的嗓音,与手上其他的耳机相比有着更为独特的音乐体验。

个人听感来说,Project M比较擅长的音乐风格是流行,或者慢摇。优秀的乐器分离度与声场表现能把这个耳塞的特点展现得更棒。而且透明树脂的腔体让整体颜值高上不少,很适合烧友边出街享受鸟语花香,边感受音乐律动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ita Project M体验卡

By @Linkchan

Project M的颜值还挺好看的,耳塞是真的大,加上是透明的,握在手上总觉得握着颗“鸽子蛋”;透明的树脂,不规则的形状,从哪面看都是blingbling的,而且logo还真就是字面意义上的五彩斑斓的黑,属于是初看不惊艳,越看越顺眼的类型。

刚拿到手时,我听的是Eagles的《Love Will Keep Us Alive》,第一感觉是很平庸,后面的《My Heart Will Go On》表现也还好,后面的新金属、朋克的吉他差点没把我送走。带着失望的心情继续听,直到听到王菲的《胡思乱想》,果然是试音天后,嗯哼,这个还是王菲本人得天独厚的嗓子和唱功,可以说是我听过最舒服的王菲,润而锐,准而甜,能够在一时温和一时冰冷间无感切换,或者说就是还原人声吧,像王菲在面前唱一样,十分惊喜,中频、中高频的声音处理真的很完美。

判断一副耳机好坏真的蛮玄学的,相机可以以参数判断,各种电子产品也是,但是耳机,价格不是,参数难说,要最大发挥耳机实力,功放得有,解码得跟上。或者说,耳机本就做不到绝对定义,每个人的定义都不同,体验不同,听的歌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判断;而我还是挺喜欢这耳机的,我可以躺在椅子上,走在路上,静静地享受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ITA春游记”有奖分享活动目前还在火热进行中,参与分享就有奖!

有意请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