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毫无疑问,开放式真无线耳机(Open Wireless Stereo,简称 OWS)已经成为市场新宠。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OWS 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和卓越的性能,迅速在音频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无论是通勤、运动,还是居家办公,开放式耳机都能提供极致的佩戴舒适度和高品质的音频体验,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喜爱。

首先,和其他耳机不同,开放式耳机这种设计允许耳机在不完全封闭耳道的情况下,提供高质量的音频输出。相比传统入耳式耳机,开放式耳机能够减少对耳道的压迫感,提供更加自然和宽广的音场体验,同时保持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这种特性对于需要保持环境警觉的用户,如跑步者和骑行者来说尤其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FIIL

而在曾经被诟病的音质方面,现代 OWS 采用了先进的音频技术和高性能的驱动单元,能够在开放式结构下提供出色的音质表现。以 FIIL GS 为例,这款耳机采用了 Hi-Res 金标认证的 18mm 定制跑道型碳纤维动圈发声单元,能够呈现细腻、纯净的音质。同时,双向定向传声技术和优化的声腔结构,确保了声音的准确传递和丰富的低频表现,让用户在开放式耳机中也能享受高质量的音频体验。

舒适度也是 OWS 受到用户喜爱的关键因素之一。开放式耳机的设计使得耳部不会产生闷热感,适合长时间佩戴。许多开放式耳机产品也采用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耳挂或耳夹设计,减轻了对耳朵的压迫,同时提供了稳固的佩戴体验。这样的设计不仅提高了佩戴舒适度,还确保了在运动或其他活动中的稳定性,不容易脱落。

而这种「全面领先」,自然也反馈在了产品销量上。

TWS 后的耳机新星

根据洛图科技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4 年 Q1,中国蓝牙耳机线上市场销量达到 1757 万副,同比增加 15%,销售额达到 39.1 亿元,同比增加 16%。

虽然真无线耳机仍占据市场的主要份额,但从市场份额的角度看,传统真无线蓝牙耳机的吸引力已出现下降,从去年的 60% 以上下降到约 55%,销量增幅仅为 2%。那么这失去的市场份额究竟出现在哪里了呢?没错,被开放式耳机抢走了。

根据洛图科技的数据,开放式耳机的市场份额已经从一年前的 7% 大幅上涨至 14%,销量同比增长高达 148%,和去年年底的数据(2023Q4)相比也有将近 2% 的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洛图科技

而其中表现最好的产品当数华为在去年年底发布的 FreeClip,在具体的品牌份额中,华为在 2024Q1 获得了 2.6% 的市场份额提升,其中 22% 的份额来自其开放式无线耳机 FreeClip。

除了华为外,Bose、JBL 这两大音频品牌的市场份额上涨也离不开开放式耳机的贡献,其中 Bose 的有接近 16% 的份额来自开放式耳机。考虑到 Bose 和华为都是在去年年底才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开放式耳机,能有这样的销量表现,在我看来已经相当了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洛图科技

对比主打产品不是开放式耳机的 Apple 和 Sony,开放式耳机对市场份额的刺激作用则更加明显:在 2024Q1,Apple 和 Sony 都迎来了市场份额的下滑,其中 Apple 下降 1%、Sony 下降 0.6%。

不可否认的,这两个品牌的市占率的下跌也与品牌自身耳机更新周期有关:Apple 和 Sony 瞄准的都是高端耳机市场,但 Apple 上一次更新耳机已经是 2022 年 9 月的事情了。Sony 虽然耳机更新频率较快,但复杂的产品线让 Sony 的产品定位极为复杂,虚高的价格也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照这么看,尽管传统真无线耳机的地位在那时还无法被撼动,但随着高端真无线耳机市场内卷的进一步加剧,未来只会有越来越多的耳机品牌放弃从真无线耳机中「退圈」,加入到开放式耳机的阵营中。开放式耳机,也最有可能成为真无线耳机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

但在迎来「取代真无线耳机」这个光明未来之前,开放式耳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

开放式耳机除了开放式之外,还有什么优势?

OWS 迎来了自己的「内卷时刻」

我知道,大家一定会觉得我说的话听起来前后矛盾,毕竟「开放式」「不入耳」就是开放式耳机最大,最显著的优势。但我们不要忘记,高度内卷的降噪真无线耳机已经基本普及了「通透模式」这一功能。虽然说通透模式和真正的开放式耳机在通透效果上有所差异,但却也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听到外界」的要求,解决了用户痛点。

反观开放式耳机的阵营,好音质、不漏音还只是少数高端产品的「特权」,市面上仍旧充斥着大量混水摸鱼的开放式耳机产品。更不用说「隔音」的问题了:真无线耳机在降噪的同时可以通透,而开放式耳机只能在包装里随附一个降噪耳塞,功能可谓巨大。

这种功能上的限制导致开放式耳机品牌需要在功能上发力,寻找品类的发展新方向。比照真无线耳机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开放式耳机行业,就像当年降价有降噪的真无线耳机一样,迎来了自己的内卷时刻。

首先,音质是消费者关注的核心要素之一。真无线耳机早期的音质表现普遍不佳,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各大厂商投入大量资源提升音质表现。从采用更高质量的驱动单元到优化音频处理技术,音质的提升成为品牌差异化的重要手段。同样,在开放式耳机市场,各品牌也在不断优化音质,通过高保真音频、高清编解码技术等手段,为消费者带来更出色的听觉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雷科技

其次,价格战是内卷的重要体现。真无线耳机在早期阶段价格较高,但随着市场的扩大和技术的普及,价格迅速下降。激烈的价格竞争使得更多消费者能够负担得起高品质的无线耳机。同样,开放式耳机市场也在经历这一过程。随着更多品牌进入市场,产品的价格不断下探,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层出不穷,极大地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最后,功能的突破也是真无线耳机内卷的重要成果之一——主动降噪技术的普及使得 TWS 耳机在嘈杂环境中依然能够提供良好的听音体验,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虽然开放式耳机从原理上无法实现主动降噪,但基于功能特性的区分依旧成为了开放式耳机内卷的项目,比如适用于游泳场景的双模工作、拥有更强防漏音效果的定向音频技术,以及 LDAC、Hi-Res 等音频标准。

综上所述,开放式耳机市场的内卷与当年真无线耳机市场的内卷有许多相似之处——音质提升、价格合理化以及功能的突破,这些都是耳机行业内卷带来的积极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雷科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预见开放式耳机将在未来的智能设备生态系统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而当越来越多品牌加入到开放式耳机这个阵营后,开放式耳机的生态也将迎来新的竞争。不同品牌之间需要比拼的,不仅是价格,还包括技术、佩戴体验、功能等等。在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通过大浪淘沙般的优胜劣汰,存活下来的品牌和产品必将是经受住考验且拥有强劲实力的。

而当开放式耳机市场像现在的真无线耳机市场那样「内卷」后,你我这样的消费者自然也能买到更便宜、更优秀的产品,成为市场充分竞争后的受益者。

2024年5月20日-6月30日,618年中大促来袭,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红书六大电商平台集体“听劝”,取消预售、疯狂杀价!
手机数码、AI PC、智能家电、电视、小家电、空冰洗等热门AI硬科技品类摩拳擦掌,战况激烈。
雷科技618报道团将全程关注电商平台最新战况,AI硬科技品牌最新动态,电商行业全新趋势,敬请关注,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