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启动13个成员国组成的“印太经济框架”,3天之后,该框架又迎来了所谓的“新成员国”——南太平洋岛国斐济。

斐济与中国之间也有相当友好的关系,作为南太平洋上的小国,其外交政策选择空间往往较大,但影响力却非常小。5月26日,正在所罗门群岛访问的王毅则强调,太平洋岛国都是主权独立国家,不是谁家的“后院”;都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做别人的附庸。

即便如此,英国《金融时报》27日的报道仍然帮助美国吹嘘:美国松了一口气,印太经济框架逐渐步入正轨,看起来似乎是“胜了一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当前的国际贸易秩序改革强调的是包容性和开放性,美国打造的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从一开始就充满着针对性和排他性。

相对于当前亚太区域内正在加强实践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协议,当前拜登政府颁布的所谓“印太经济框架”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针对中国,具有明显的排华性和对华竞争性。无论是特朗普卸任前解密的《美国印太战略框架》,还是拜登政府新公布的《美国印太战略》,都将中国视为美国在该地区面临的头号安全挑战。拜登政府还认为中国是当今世界唯一一个能够在经济、外交、军事和科技等诸多领域对美国构成全方位挑战的竞争者。

第二,俄乌战争后,美国将自己的关注视野重新转移到了亚太地区。美国阻止中国在该地区建立“势力范围”,进而降低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无疑,亚太地区已成为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核心区域,而美国的“印太战略”则是其对华战略竞争的指导方针和路线图。因此,美国在亚太地区所推进的外交政策自然也以对华战略竞争为宗旨和出发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拟议中的美国“印太经济框架”,意在弥补“印太战略”在经济上的短板,但美国学者更多关注的还是“印太数字经济”秩序的构建。在前述美国国会关于印太数字经济外交的听证会上,三位美国学者都警告称美国若不努力,将在地区数字经济秩序的构建中被边缘化,而中国的优势将会日益明显。

原因在于,一是中国积极制定并出台《“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尽管该规划着眼于国内,但鉴于数字经济的特性和中国的经济体量,其相关内容必将产生国际影响。

二是由包括中国在内的15国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成为该地区最重要的多边经济合作机制,其中有关数字经济的条款符合中国在内各国的利益,若成为亚太地区的数字贸易规则,将挑战美国的利益。

三是在美国缺席地区经济布局的背景下,地区国家另起炉灶,并加强与中国的互动。除《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外,美国的地区盟友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数字贸易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白了,当前的美国如果不力推“印太经济框架”,在区域经济整合、数字经济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发力,那么美国在印太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将会被迅速稀释瓦解。

显然,美国当前并没有能力和诚意去整合亚太区域内存在的自贸协定,更没有“闲心”去管亚太区域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福祉。说到底,拜登提出的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的核心目的依然是拉帮结伙,通过构建所谓的盟友体系和拉拢伙伴,扩大对抗中国发展的“统一战线”。

尽管美国政府所奉行的单边主义、“美国优先”和“交易型外交”等极大伤害了美国及其盟友的关系,但在推出“印太战略”后,特朗普高度重视与地区盟友和伙伴合作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维护亚太地区稳定与和平的“核心”。美日印澳“四国机制”的复活,更凸显其在印太地区搞小圈子的做法。

拜登上台后,修复与盟友的关系成为美国外交的一个优先事项。在亚太地区,美国更承诺与盟友、伙伴和地区组织合作,共建“集体能力”。

为此,美国一是要推进其与五大传统盟友(澳、日、韩、菲、泰)关系的现代化;二是密切与亚洲地区伙伴的关系,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蒙古、新西兰、新加坡、越南和太平洋岛国等;三是在巩固美日印澳“四国机制”的同时,深化与东盟的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美国希望与澳日韩菲泰的合作加深,但是菲律宾和泰国当前在亚太地区事务方面很少对美方的呼吁作出正面反应。尤其是菲律宾,在总统大选结束后,新总统小马科斯已经明确表示,菲律宾将继续沿着杜特尔特政府留下的方向,持续加深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而泰国的反应则更耐人寻味,一方面表示自己聆听到了美国的呼吁,另一方面却在实际行动上不予回应。

菲律宾和泰国的身份共同点,除了是美国法律意义上的盟友,同时也是东盟国家的成员。5月12日至13日,美国极尽粉饰之能事召开所谓的“美国-东盟”会议,已经显示出了美国在推动“印太大战略”上的颓势——别看“印太经济框架”描绘得很美好,但东盟国家几乎一致性地予以“冷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当事方,东南亚国家对中美对抗的前景充满忧虑,非常担心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正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近年来所言,东南亚国家不愿历史重演,不愿再次被卷入大国对抗,因为对抗阵营的出现将使东盟陷入分裂,将使该地区赖以发展的和平、合作的环境不复存在。而随着2016年以来区域内部诸如“南海仲裁案”等一系列闹剧的出现,也让区域内部国家看清了,跟谁合作是稳赚不赔,跟谁走近是引狼入室。

当前的美国对于亚太而言,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帮助亚太、建设亚太、发展亚太的世界大国。如果美国一意推行可能造成地区分裂的“印太经济框架”,亚太地区国家想必难以认同并配合美国,甚至会上演“盟友反目”的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