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性味 温,辛。微毒

别名鸡栖子、皂角、大皂荚、长皂荚、悬刀、长皂角、大皂角。

来源豆科皂荚的干燥不育果实。

成分荚果含三萜皂苷、鞣质。此外,还含蜡醇、廿九烷、豆甾醇、谷甾醇等。

药用功效祛风痰、除湿毒、杀虫, 治中风口眼蜗斜、头风头痛、咳嗽痰喘、肠风便血、下痢噤口、痈肿便毒、疮癣疥癞。

用法用量内服: 研末或入丸剂, 1.5~2.5克。外用: 煎汤洗、捣烂或烧存性研末敷。

植物形态皂荚为落叶乔木,高达15米。棘刺粗壮, 红褐色,常分枝。双数羽状复叶; 小叶4~7对, 小叶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3~8厘米, 宽1~3.5厘米, 先端钝, 有时稍凸, 基部斜圆形或斜楔形, 边缘有细锯齿。花杂性, 成腋生及顶生总状花序, 花部均有细柔毛;花萼钟形, 裂片4片,卵状披针形; 花瓣4片, 淡黄白色, 卵形或长椭圆形; 雄蕊8个, 4长4短;子房条形, 扁平。荚果直而扁平, 有光泽, 紫黑色, 被白色粉霜, 长12~30厘米, 直径2~4厘米。种子多数,扁平, 长椭圆形, 长约10毫米,红褐色, 有光泽。花期5月,果期10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长特性生长于村边、路旁向阳温暖的地方。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采集方法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 晒干。

药材性状干燥荚果呈长条形而扁, 或稍弯曲。表面不平, 红褐色或紫红色, 被灰白色粉霜, 擦去后有光泽。两端略尖, 基部有短果柄或果柄断痕,背缝线突起成棱脊状。质坚硬, 摇之有响声。种子扁椭圆形,外皮黄棕色而光滑, 质坚。气味辛辣, 嗅其粉末则打喷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药理作用1.祛痰作用: 含皂苷类的药物能刺激胃黏膜而反射性地促进呼吸道黏液的分泌, 产生祛痰作用。2.抗菌作用: 在试管中,皂荚对某些革兰阴性肠内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水浸剂(1:3)在试管中对某些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方剂选用1.治卒中风口蜗: 皂荚50克(去皮、子, 研末下筛), 以3年大醋和,左蜗涂右, 右蜗涂左, 干更涂之。2.治头风头痛, 暴发欲死: 皂荚适量(去皮、弦、子), 切碎,蜜水拌微炒,研为极细末。每用0.05克吹入鼻内, 取嚏; 再用0.5克, 以当归、川芎各5克, 煎汤调下。3.治大风诸癞: 皂荚12条, 炙, 去皮、子, 以酒煎稠,滤去渣, 候冷, 丸如梧桐子大, 每次用酒调下50丸。4.治乳痈: 皂荚(烧存性, 研细)、蛤粉等份, 研末, 温酒调下2.5克, 未散稍加服药, 次仍以手揉之。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