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石头好像是不起眼的物件,然而雕琢打磨之后,可能尽是宝物风华,紫砂本就是一块顽石,妙手抟制便成一壶,在紫砂中以石为题材而作的,便有一款经典作品——扁石壶

扁石壶最早为陈曼生与杨彭年创制,其为曼生壶的经典作之一,顾名思义,便是取扁石之形,曼生题铭其上:“有扁斯石,砭我之渴”

此壶传世仅两把,均为曼公真迹,但所得机缘却各不相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把由李研吾家属友情提供,并附书信一封。为钱镜塘旧藏,1964年售出至上海广东路“石玩市场”。原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李研吾得知此事后,便将之购入收藏。直至在2014年西泠拍卖十周年拍卖会上拍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冷拍卖曼生扁壶 钱镜塘、李研吾递藏

西泠印社 2014年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RMB 5,347,500 元

这把壶,制作工整,包浆浓郁,且神韵十足。

壶身圆周壁上镌铭文:“有扁斯石,砭我之渴,丙子冬月曼生作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适逢家境破败,家中老人病重,变故横生,宜古愚家财散尽只得卖自己最爱的曼生扁石,壶铭“有扁斯石,砭我之渴 曼公作扁壶名”

宜氏自知众多古董商争相来买,心中却自知如若卖给他们,他心爱的宝贝不知要流落何方,遂并不愿如此将壶售出。突闻收藏大家唐云有意收藏曼生壶,宜老郑重将壶装入锦盒,亲自上门赠予唐云,这就是曼生的第二把扁石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壶精舍曼生扁壶拓片

“我把它转让给你,到了你的手里,它就不会有第二次被转让的命运了”“你会与它终身为伴的。”

老人伤感万分,黯然泪下地嘱托,在时运不转、被逼无奈的的情况下,依然尽自己所能让曼生壶得到好的安置,让人心生敬佩。

唐云果不负所望,一生珍而重之。藏于私斋“八壶精舍”,后赠予国家,现今存于西子湖畔的唐云艺术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云艺术馆

两把扁石命途多舛,阴差阳错,然另人意想不到的是,两壶竟有缘再次相逢,唐云与李研吾生前乃世交,且来往甚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唐云曾借过李研吾的曼生扁壶来欣赏把玩,泡茶品茗。1978年,李研吾调去天津工作,二人书信往来中,唐云特别叮咛:“曼生扁壶,我一把,你一把,都是真的,你要好好宝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云收藏的曼生扁壶

时过境迁,多少春秋已过,至今并无发现第三把镌刻铭文“有扁斯石,砭我之渴”的曼生石扁,或者还有,不知尘封何处。

或者已无,当世仅存唯两把,更显弥足珍贵。平平无奇乘车石,曼公妙手生花,所谓枯木逢春点石成金,我思扁石当如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云收藏的曼生扁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投稿 分享 购壶 + 微信

纯色紫砂▏中国宜兴

感谢有你、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