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惨败后,还能坚持30多年,主要原因就是秦国策略失误、赵国有两位名将坚守、匈奴的实力还比较弱小。

秦国策略失误、王权更替

长平之战后,白起率领大军,一鼓作气,围攻邯郸。赵国派出苏代游说范雎,范雎游说秦昭襄王,秦国撤兵,失去了最佳的灭赵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年后,当秦国再次围攻邯郸时,魏国、楚国各率10万大军援助赵国,秦军兵将疲惫不堪,最终被赵国打败;再加上长平之战中,秦军也损失惨重,秦国急需休养生息,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之后信陵君率领东方诸侯联军叩关函谷,将秦军赶入函谷关内,天下消停了一阵子,赵国借此良机,得以喘息。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秦昭襄王去世后,王权更替频繁,秦王嬴政的爷爷、父亲在位时间都不长,嬴政继位时年龄还小,秦国对外征伐的力度减小了很多。

赵国有两位名将坚守

长平之战后,赵国还有两位赫赫有名的将军:廉颇、李牧;除了他们之外,乐毅当时也在赵国,应该说赵国当时的人才还是很充足的。

廉颇先是联合楚魏打败了秦军,然后还击败了落井下石的燕军,虽说赵军老弱病残为主,但在这位名将的调配下,实力还是相当强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牧当时在北方边境抗击匈奴,赵国为了稳固后方,给了李牧相当大的权力,李牧开始以防守为主,积极备战了好几年,之后打败了匈奴主力。

廉颇出走后,李牧走到了抗击秦军的前线,在李牧的率领下,就连名将王翦也一筹莫展,之后施展阴谋诡计,赵王迁将李牧杀害后,秦国才灭了赵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匈奴的实力还很弱

战国晚期,匈奴虽然凶悍,但部族林立,还没有统一北方,单就赵国而言,面对的压力并不大,李牧率领几万边防军就能打败匈奴主力,就可验证这一点。

综上所述,在三方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赵国继续坚守了30多年。

关于这个一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