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利用SWIFT系统对俄罗斯实施金融制裁,“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个“自损”,损失在什么地方呢?说白了就是把美国原本为世界提供的很多“公共品”,全部拿出来作为打压对手的手段和工具。于是乎,很多发展中国家、中小经济体,“自我觉醒”,悄默声地,开始逐步减少、摆脱对美元的依赖,转向以本币进行国际结算了。这就有点像春秋战国,“三家分晋”的那个最终被韩赵魏联手灭掉的“智氏”、智伯。“兔死狐悲”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东南亚国家为例,传统上,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结算,确实是大量使用美元。这既是顺势而为,也是不得已的选择。但“梆”的一下,美国,把SWIFT系统当金融武器来打了!大家一下子看明白了。从2022年起,东盟成员国就在各种会议场合上,公开地,积极地探讨和实施减少对美元依赖,积极推动使用本币结算。2024年,三月底,东盟财长、央行行长在印尼正式会议上,核心议题,还是一个:减少在金融交易中,对包括美元在内的发达国家的货币的依赖。尽然,单极化崩溃,全球化收缩,怎么办?大家都抱团,抱团,当然是就近原则啊!所以,在多极化背景下,区域化就成了各区域经济体成员国家的共同选择。以印度尼西亚为例,2023年,印尼GDP总值, 1.41万亿。是东盟国家中,经济实力最强,发展势头也最猛,也是唯一一个GDP超过万亿美元的东盟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印尼经济受到巨大冲击,通货膨胀严重,社会动荡不安。现在,好容易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印尼再次成为东南亚一个亮眼的新兴经济体。一块大肥肉,如果再被老美收割了,怎么办呢?印尼自己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所以说,这两年,在减少对外部支付系统的依赖,印尼可以说:不遗余力!第一,建立国家支付网络(GPN);

第二,、推出了快速支付系统(BI-Fast),提供实时、快捷的零售支付服务,提高国内支付的便捷性。第三,促进本币结算。印尼积极联合周边国家,菲律宾、越南、文莱……准备搞一个东盟版的国家间支付系统。第四,减少对外汇的需求。实际上,也就是减少对美元的使用需求。自己和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计划自己建立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系统。第五,呼吁弃用美国信用卡支付系统,鼓励使用本国支付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战之后,美国挟“战争之威”,树立起了美元霸主地位。然而,好景不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与黄金“脱钩”,直接导致:在国内,的通货膨胀,在国际上,出现赤字逆差。美元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这些后果,是不是和如今美国经济的困境很相像啊?也可以这么说,美国以SWIFT制裁,作为一种强力的金融武器,“挥舞大棒”之时,实质上,就是美元霸权体系解体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