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友友们好!
时光一去不复返,短短几十载,从呱呱落地到老去,从婴儿啼哭到皱纹爬满慈祥面孔,从摇篮到坟墓,一代人经历了很多,失去了很多,得到了很多,摒弃了很多,也收藏了很多。
近几年,随着收藏风的兴起,老物件被炒得热火朝天,几十年前的、百余年的、数百年前的老物,都成了人们收藏的稀罕物。
收藏,有的人是为了收售,有的人是为了当复古风的摆件,有的人是为了回忆,有的人是为了传承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正所谓,人不可忘本忘根。
图中小口大肚罐罐儿,可能是以前长辈人用来储存酒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簪,大多用银所制,一头的小鸡小鸭是用老琉璃纯手工捏制而成。
古玩市场上,一位有着几十年收藏经验的大爷说,他三年前从乡下花500元收到一支银发簪,后来竟售出了218000的“天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物看形状,像极了烟斗,不过这个烟斗也太大了吧,比拳头还要大,用过此物的友友,可否帮忙科普一下它的使用方法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铜壶,上方有数个小孔,不知是用来烧水喝,还是用来熏香。
人的一生虽短暂,却要经历很多的事,用很多的物,随着时间推移,事在变、物在变、人也在变,多年后或许再也不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拳头稍大的物件,满满的年代感。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尽管生活艰辛忙碌,但老一辈人勤勤恳恳,依然热爱生活,用勤劳的双手和汗水,创造了越来越好的生活。作为晚辈,应不负众望,更加努力,做好接班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铁质物件,比大碗稍大,比洗脸盆小很多,80后的笔者第一次见,友友们,知道此物是干啥用的么?欢迎下方留言告知呀!
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多的老物件淡出我们的视野,但它们承载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却成了永恒。它们是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桥梁,更是我们了解老一辈人生活轨迹的“金钥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铜制物件,木把儿,像极了勺子。
以上7个农村消失的老物件,越老越珍贵,80后叫不出名字,60岁的人一个没用过。
岁月匆匆如流水,初读不知书中意,再见已是书中人,回不去的不只是时间,遥远的不只是距离,还有那些渐行渐远的老物。
看似普通的老物,实则为我们贡献了它们的一生,就如同平凡的我们,做人做事不要只看外表,要透过外表看它们的本质,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实用的永远是最好的。【图文原创,严禁抄袭搬运剽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