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并不算熟悉,他其实是与织田信长齐名的日本“战国三杰”之一,他戎马半生,征战沙场,是日本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重新统一日本的名将,是他结束了日本纷乱的战国时代。

名垂青史的丰臣秀吉,却因为一段情史而被更多的日本人津津乐道。原来他等了一个女人一辈子,却一直无法修成正果,最后他迎娶了那个女人的18岁女儿。这个女人是谁?这是一段单相思还是一对苦命鸳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贫民的逆袭之路

天文六年即1537年,丰臣秀吉出生在一个乡下的贫苦农家。就像古话说的:“麻绳总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而他的母亲因为身体原因,难以养活一家子,便选择了带他改嫁。

可是这位养父却从来不把他放在眼里,觉得他碍眼又碍事,所以常常或明或暗地打击他,懦弱的生母则是迫于丈夫的淫威敢怒不敢言,在这样恶劣的家庭环境中,丰臣秀吉倔强地成长着,他从不像那弱不禁风的幼苗风吹草动就倒下,而是一个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石头,愈发地坚硬,刀枪不摧。

16岁那年,丰臣秀吉觉得时机成熟了,便知会母亲一声就收拾行囊离开了那个对他而言没什么眷恋地方,开始了个人的闯荡之路。

因为身上钱财有限,他找到了隔壁县里松下嘉兵卫家打杂,因为从小在家中便做惯了脏活累活,所以虽然身体上觉得累,但是却第一次体会到独立的自由与快乐,对于他来说,这是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而正是有了这样精神上的满足,他干活也非常地认真,从不马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他的努力也被松下嘉兵卫看在眼里,他给他提升了职务,并且鼓励他好好干,可是这样的差别待遇却让其他下人眼红不已,目光短浅的他们便开始抱团排挤丰臣秀吉,也是在这个时候,丰臣秀吉第一次感受到了社会的险恶,因为年纪尚小,没什么手段,最后他被排挤出局,离开了松下嘉兵卫家。

吃一堑长一智,经松下嘉兵卫的推荐他去到了自己家乡的领主织田信长家中,重新干起了打杂的活儿。聪明如他,这次他再也没有显山露水,而是该做事做事,和其他人打成一片,与此同时也不忘关注时事。

机会就这样悄然来临,那时织田信长家中正好缺下级武士,而丰臣秀吉因为年轻踏实获得了他的青睐,于是20岁的丰臣秀吉从一个仆役变成了下级武士。

此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逆袭史,聪明洞察力强的丰臣秀吉总是比其他人更快地领略到织田信长的命令与会意,慢慢地他获得了织田信长的信赖,而他的职级也稳步提升,几年之间,成为了民兵队的队长,手下成百号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而不得

即便如此,丰臣秀吉却常常感到自卑,因为他觉得自己配不上所爱之人——织田信长的亲妹妹织田市,她是战国的第一美人,也是织田家族里的一颗关键的棋子。

丰臣秀吉在织田信长家第一次见到她时,便一见倾心,他心想着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完美,一颦一笑都如此动人的女人,在知道了女人的身份后,他知道自己的这份情感将永远只是单相思,因为织田家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一定会让织田市成为政治联姻的砝码。

果不其然,在织田市刚成年不久,她便被家里安排许配给了北近江的领主浅井长政,而丰臣秀吉也在织田信长的安排下娶了浅野家的养女宁宁。这时,丰臣秀吉甚至都不认识心里的白月光——织田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他埋藏着自己心里的爱长达23年,一心一意地为织田信长打天下。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与我国战国时期的情况颇为相似,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即使与浅井家联姻,两家最终仍然因为利益而成为了敌人,织田信长合纵,命丰臣秀吉杀了亲妹妹的两个儿子,而织田市的丈夫将妻女护送到安全的地方后也悲情地自杀身亡了。

无奈悲愤绝望的织田市带着三个女儿回到了自己家,她不明白自己的丈夫和儿子怎么能被自己的亲哥哥害死,但是血淋淋的现实就这样摆在了这个女人面前,为了自己的三个女儿,她没有其他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迎娶织田市女儿

那时打败了浅井长政的织田信长士气正涨,全然没有意识到一场兵变即将来临。公元1582年,织田信长的得力手下明智光秀在日本京都的本能寺中,发动兵变,将织田信长杀害,这一“本能寺之变”深刻地改变了日本历史的进程。

而妄想抢夺政治遗产的明智光秀却被织田信长的得力手下丰臣秀吉和柴田胜家打败,此后成为了织田信长之后的“继承人”。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统治,柴田胜家迎娶了织田市,这让本就对柴田胜家不满的丰臣秀吉更加地愤懑,他不愿栖身于柴田胜家之下,也气愤自己毕生所爱另嫁他人。

所以在“本能寺兵变”的第二年,他便发动了自己的军队攻打柴田胜家,并最终赢得了胜利,一生都在因为斗争而不断牺牲的织田市终于崩溃,在丈夫柴田胜家失败之后自尽而亡,留下三个女儿。

而此时她的长女浅井茶茶已满18岁,她和母亲年轻时一样风姿绰约、楚楚动人,丰臣秀吉见到她后一下子便想起了第一次见到织田市的场景。一个为了美貌、一个为了安定的生活,丰臣秀吉和18岁的浅井茶茶就这样结为了夫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结:

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也是一个残酷的年代,在权力、生死面前,道德、爱情似乎早已失去它们应有的重量,身处现代的我们或许不能理解织田市、丰臣秀吉、浅井茶茶的选择,但是如果我们身处在那个年代,或许会做出和他们一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