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上一篇文章在此。⇧

在我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史当中,原38军“万岁军”是一个响当当的集体,可以说是一支群星璀璨的部队。今天我们再来简要介绍她其中的英雄模范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劳动模范·李传友

李传友同志出身贫农,是山东省莱芜县人。他生于1923年1月,1941年4月入伍,1942年3月入党。

1943年,他带着监护班,除了工作还业余开荒,搞生产。因为侵略者不仅野蛮掠夺还搞经济封锁,我部队根据地条件非常差。面对困难,我们子弟兵都是自力更生,还要帮助群众发展生产,而不像军阀部队那样去盘剥百姓们。

李同志不仅积极劳动,还拿出自己的津贴费去买粪筐等工具,起早贪黑捡拾牲口的粪作为肥料。后来光他一人就捡了粪肥3000多斤。他还带领三名同志开荒,在部队驻地附近开出了一亩二分地,种上了一些蔬菜和烟叶。

后来我军转移驻地之后,他还抽空跑几十里路回去收拾那块地,不能让它荒掉。到这年秋收的时候,除了平时大家吃的用的,李传友还净上交了1500多斤白菜、83斤烟叶、茄子、萝卜和大葱……

监护班的同志们除了自己搞生产,还帮助根据地的群众种了十多亩地,帮大家割了42亩麦子。他们只要有空就去帮群众送粪肥、打棉花杈和锄地,劳苦人民出身的英模们干起活儿来都是一把好手,这是世界上很多其他军队做不到的。

1943年12月,李传友同志作为山东省滨海军区二军分区司令部监护班的副班长光荣出席了滨海军区劳动英雄代表大会,并荣获军区的“劳动英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一等战斗英雄·吕吉山

吕吉山同志是江苏人,生于1920年,1937年4月入伍,1938年入党;他出身贫农,有很强的斗争意识,加入革命队伍之后就把自己的心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我军打滨海区敌人一个重要据点柘汪,吕吉山同志带突击排,很快突破,他在身负重伤情况下,还是指挥突击排打退了敌人三次反冲锋。

攻打沂河岸上重镇马头时,2连负责打日本鬼子据点。同志们连续激战两夜,终于在吕吉山同志带领下将这一伙鬼子全部歼灭。打临沂时,2连组织第二次冲击,吕吉山率领全连一气冲过七十米开阔地,无一伤亡。在突破口上和敌人激战四十分钟,手榴弹打完了就砸石头,和敌人拼刺刀……夜间又配合兄弟部队杀进城去,全歼敌人四千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8月,吕吉山同志任山东滨海军区4团2连连长时,山东军区授予他“一等战斗英雄”称号,1946年9月,1纵队2师又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吉山同志一贯作战勇敢,工作积极,是个军政兼优的好干部。他曾五次负重伤,二等伤残,任排长时就是“拥爱模范”。到东北后,解放战争中又被评为战斗英雄。

在和平年代,吕吉山同志到牡丹江桦林橡胶厂工作,曾经担任副厂长等职务,继续为人民发光发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