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夜,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耻辱的一夜。当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又称柳条湖事件。次日,日军侵占沈阳,至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至此,中华民族进入14年抗抗战长夜。这一天,也被定为国耻日。

那么,为什么要单独将九·一八作为国耻日?而不是历史上许多重要多抗日事件,诸如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等。

这里,九.一八事变有特殊意义。

一是事件影响大,是日本侵华战争开启的标志。从历史背景看,早在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制定出《对华政策纲领》,纲领中明确说明“中国的东北地区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占领中国东北早已纳入日本右翼政府议事日程,9.18事件蓄谋已久,他的发生,是历史必然。特别注意的是,日本原计划1931年9月底实施占领东北的军事行动,但是事前种种形势已暴露意图,日本右翼政府害怕中国军方有所防备,提前实施了行动。至此,日本正式开启侵华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是流失国土面积大,造成深痛民族记忆。东北问题是一个量变到质变到过程。从19世纪末,这片土地就开始遭受日本军国主义蹂躏,甲午中日战争旅顺大屠杀、《马关条约》割让辽东,日俄战争战火纷飞,到九·一八从事变东北沦为殖民地,中日民族问题最终升级为最大矛盾。且过程中形势迅速恶化,东北重地沈阳迅速陷落,不到半年时间东北全境沦陷,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沦陷,给国人带来极大悲观失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受到巨大伤害。事件发生后,中国失去了重要钢铁、煤炭、粮食生产基地,以及连接苏联的国际通道,在对日战略和实力上造成极大削弱和被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是导致了共同抗日,挽救民族于危亡。事件发生后,大量东北军民向关内转移,他们与国内有识之士奔走相告,呼吁积极抗日、收复失地,形成声势浩大的抗日动员力量,直接导致了西安事变发生。1936年12月12日,流亡国内的东北军首领张学良联合陕西军人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对当时国内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实行“兵谏”,推翻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达到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同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全民抗日统一战线随之建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九·一八事变是民族意识觉醒的催化剂,他给全民族造成创伤的同时,激发了争取生存的动力。一首《松花江上》,唤醒了国人的抗争和团结意识,团结起来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生存权;后来,这种精神,一路引导中华民族,在无数对外斗争中保护发展权,逐步走向民族复兴。

同时,九·一八事变也是也是民族保持忧患意识的清醒剂,102年过去了:

勿忘国耻,言犹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