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月29日的晚上,北京城的夜空格外静谧。

而身在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的院子里的人们,却行色匆匆、面容紧张。

曾出任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宋庆龄已经陷入弥留之际,负责照顾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保姆、助手们已经乱作一团,每个人的脸上都尽显悲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这个时候,虚弱的宋庆龄用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将助手叫到了身旁。

她努力张了张嘴唇,但却没能发出声音,助手见状赶忙伏下身子,认真聆听起来。

然而,当听清楚宋庆龄的临终遗言后,年轻的小助手却落下了眼泪,任凭周围的人如何询问,他都湿红着眼眶一言不发。

直到组织上派人前来探望时,这名小助手才哭诉道:“她说……她说死后不想和中山先生葬在一起”。

一席话,让在场的众人无不瞠目结舌。

要知道,历来名人先贤夫妻合葬都是惯例。宋庆龄去世之后,与孙中山先生合葬在南京紫荆山中山陵也是情理之中。

那么,宋庆龄弥留之际为何要留下遗言,不想与孙中山先生葬在一起呢?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隐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5年3月12日凌晨,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已经气息奄奄。

弥留之际,面对病痛的侵蚀,他还是努力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总结着这40多年以来的革命经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对守候在身旁的革命志士们说道:“必须唤起民众、以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此时此刻,最伤心的莫过于孙中山先生的妻子:宋庆龄。

她极力控制着心中的情绪,过往的点点滴滴如同幻灯片一般在脑海中一幕幕重现。

宋庆龄的父亲名叫宋嘉树,是孙中山的革命挚友,正因如此,也让二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1913年,当年仅20岁的宋庆龄大学毕业之后,便来到了孙中山身边担任工作助手,经过两年时间的朝夕相处,他们互生爱意,最终于1925年10月25日在东京结婚。

婚后的生活是十分甜蜜的,但由于当时中国内忧外患不断,心系家国大义的孙中山自然忙碌万分,这也一度让宋庆龄十分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得有一次,孙中山因为连续几个昼夜的工作,得了一场大病、高烧不断,吃了许多药都不见好转。

为了缓解高烧带来的痛苦,孙中山只好躺到了地板上,这样才能让身体感受到一丝丝凉意。

然而,当宋庆龄听到响动赶到卧室,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不禁赶忙阻止起来:“地上太凉了,对身体不好”。

孙中山则轻声地回应道:“我现在不怕冷,躺在冰上才好呢”。

见实在劝不住他,而且宋庆龄心中也明白,持续的高烧让丈夫备受煎熬,对他而言,躺在地板上比躺在床上要舒服得多。

于是,宋庆龄便不再坚持,而是转身抱了床薄被子轻轻盖在了爱人的身上,轻声细语地说道:“还是盖一点被子吧,免得病情加重”。

就在刹那之间,孙中山突然将她的手紧紧握住,小声呢喃道:“亲爱的别难过,你是我的此生挚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这句情话,再感受着丈夫手掌传来的炙热,宋庆龄的心中瞬时感到一股暖流涌过。

在此之后的10年时间,夫妻二人的感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淡,反而依旧热烈似火。

就在宋庆龄陷入甜蜜回忆的时候,突来的推门声、和紧随其后的急促脚步声将她拉回了现实。

来者正是孙中山的儿子孙科、以及女婿戴恩赛。

看到二人前来,孙中山缓缓伸手指向宋庆龄、用呜咽不清的嗓音对他们说道:“我走之后,你们要听妈妈的话,千万不能惹她生气”。

闻听此言,孙科、戴恩赛频频点头,而一旁的宋庆龄的泪水如决堤一般涌出。

她走上前去,伏在丈夫的身旁,似乎这样就能将他永远留在自己的身边。

然而,她的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3月12日9点30分,孙中山先生离世。

不久之后,他的遗体就被送往医院进行防腐处理,紧接着便又被送到了香山碧云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当时人们的想法,是要把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安葬在碧云寺的,毕竟这里有着近600年的历史,而且环境静谧,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安息之地。

为此,在出殡的那一天,主政北京的冯玉祥还专门成立了一支护灵队维持现场的秩序,护送灵车从中央公园出发,经过长安街、西直门,最终安全抵达碧云寺。

这一路上,民众们纷纷驻足默哀,而跟在队伍后面、身披一件黑纱的宋庆龄,此刻却显得有些忧心忡忡。

因为她知道,丈夫并不希望在此地长眠,他的愿望。其实是安葬在南京紫金山。

原来,当初孙中山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心甘情愿地辞去了国民政府大总统的职务后,曾与胡汉民、郭汉章等人来到南京紫金山游猎。

当他登上山顶,伫立远眺的时候,一番美景赫然出现在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面前的景色,孙中山激动地对胡、郭二人感慨道:“这里依山傍水,气势宏伟,确是块风水宝地,为什么当年洪武皇帝死后不葬在这里呢?”

听到这番话,郭汉章也是点了点头、缓缓说道:“是啊,当初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曾在紫金山上祭天,为什么死后却葬在了山下的明孝陵呢?”

就在几人谈论之际,孙中山便开着玩笑道:“我死之后要是能葬在这里,也算没有遗憾了”。

后来,宋庆龄也听人提起过此事,便一直记在心头。

就在孙中山先生安葬于碧云寺过了大概一周的时间,尚且沉浸在悲痛中的宋庆龄便执意来到了南京,登上了紫金山顶,要为丈夫择一块墓地。

可惜的是,当时宋庆龄因为悲伤过度,身体状况一直不好,还没来得及挑选好墓址,她便病倒了。

后来,蒋介石、汪精卫二人叛变革命,大肆抓捕、屠杀共产党人和民主人士,全国革命形势岌岌可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当宋庆龄得知这一情况之后,当即断绝了和蒋介石的联系,并且不顾宋美龄、宋子文等人的劝说,公开发布电报谴责蒋介石的丑恶行径。

1927年8月,宋庆龄被迫离开祖国、远赴欧洲,而将丈夫的遗骸迁往紫金山的事情也只能暂且搁置起来。

直到1929年春天,蒋介石为了拉拢宋庆龄,特意在紫金山建造了中山陵园,并且安排宋子文给她写信,希望能够回国共同料理迁灵的事宜。

对于蒋介石,宋庆龄是十分反感的,他那套独裁手段注定会被人民推翻。但是,考虑到丈夫的意愿迟迟未能实现,宋庆龄也只好接受这份邀请,回到了祖国。

抵达北京之后,宋庆龄拒绝了国民党政府一众官员的宴请,直奔香山碧云寺。

虽然距离孙中山去世已经过去了4年之久,但当她来到亡夫灵前时,还是不免感到一阵酸楚。

她深吸了几口气,极力克制着情绪,缓缓地将一束鲜花摆放在墓碑上面,随后深深鞠了三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6日,迁灵正式开始,32名杠夫抬着厚重的棺椁缓缓走出碧云寺,抵达香山脚下之后,便该由灵车一路运送到南京。

灵车启动的那一刻,宋庆龄再也止不住眼眶中的泪水,她轻轻抚摸着棺椁,呢喃着说道:“我们这就出发了”。

这简单的一句话,既是自言自语,也是对亡夫的一声告慰,他的遗愿马上就要实现了。

灵车在路上行驶了7天之久,直到6月1日早上才抵达南京紫金山脚下。

下车之后,宋庆龄就缓缓跟在棺椁后面,一级级地数着台阶:这是她陪伴爱人最后的一段路,每一级台阶都要铭记在心中。

当棺椁被妥善安葬在中山陵后,宋庆龄便急匆匆地离开了南京,以至于随行的众多国民党官员都没有发现。

之所以不告而别,是因为她不愿与蒋介石有任何联系,就算见一面、心中也是抵触的。

1949年9月,解放战争已经取得了基本胜利,宋庆龄也在这一时刻收到了来自毛主席的邀请,希望她能够前往北京共商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到这份邀请,宋庆龄欣然赴约,于9月21日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当她见到亲自迎接的毛主席时,不禁感动地说道:“北京是我的伤心之地,自从中山先生去世后,我就不曾来过。而现在,我收到您的邀请,再次来到这个熟悉的地方,心中感慨很多啊!”

不久后的开国大典上,宋庆龄更是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台,见证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时刻。

然而,令谁都没有想到的是,1981年宋庆龄病重之时,竟然十分坚定地表示,不愿与孙中山先生合葬在紫金山。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宋庆龄看来,紫金山是一块圣地,自己是没有资格长眠于此的。

而且,她也不希望自己因为是孙中山夫人的这层身份,来刻意提升自己的地位。

在即将失去意识之际,她喊来了跟在自己身旁多年的助手,仔细叮嘱道:“我死后,骨灰安葬在上海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庆龄的父母,宋嘉树和倪桂珍就是安葬在上海。

既然她过不去心中的那道坎,不愿与丈夫合葬,那就葬在父母身旁,也算不留遗憾。

而她的墓碑上,有着全国人大以及国务院的题词:

“宋庆龄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她为国家和人民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这也算是对她坚持革命、所做出的最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