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陕西省第34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现场 陕西省残联供图(下同)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周南 文梅 北京报道

康复手套、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碳纤维电动轮椅、智能助听器、多功能移位机、步态训练评估系统……5月1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红专南路社区广场上,各类科技助残器具让人们大开眼界,切实体会到,科技助残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成为让残疾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重要途径。

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主题为“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陕西省各级残工委和残联组织围绕推进“三个年”活动和省残联“16671”总体工作思路,紧扣“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主题,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

在这片广袤的三秦大地上,爱与奋斗的故事持续上演,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科技力量闪耀绽放,249万残疾人共沐阳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题日活动异彩纷呈,助残疾人享受科技红利

早在今年年初,陕西省残联就将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工作纳入2024年度省残联目标责任考核项目,并列入年度宣传工作总体计划,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行动。

在助残日来临之际,省委书记赵一德、省长赵刚、副省长窦敬丽分别作出批示,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提出要求。

根据部署和要求,5月18日,由陕西省政府残工委主办,陕西省残联和商洛市政府残工委共同承办的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召开,标志着陕西省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全面启动。

“最近,我一直在网投简历,莲湖区残疾人服务中心也对我一对一地帮扶,告诉我今天有专场招聘会,我一早就来了。”5月18日,26岁的鹏飞来到西安市安民乐园万达广场,这里正在举行由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西安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主办的残疾人就业公益洽谈会。鹏飞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先天性下肢无力,日常行动需要依靠轮椅。他应聘的是AI开发工程师岗位,他表示,“虽然和我专业不是很对口,但我相信自己可以胜任”。

依托科技,残疾人就业创业都得到充分扶持。当天的洽谈会有83家用人单位面向残疾人提供了AI算法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文案编辑、电商客服、康复治疗师、家具设计师、项目资料员、生产普工等适合残疾人就业的1039个岗位。累计参会人员800余人,其中初步达成就业意向合计363人、高校毕业生150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不仅仅在西安市召开的残疾人就业公益洽谈会一片欣欣向荣,其他城市也积极为残疾人搭建就业“暖心桥”。咸阳市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洽谈活动,残疾人就业创业成果展示活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赠及残疾人辅助器具发放等系列活动;延安市残联、市税务局联合举办“税惠助残 同心筑梦”税费优惠政策宣讲暨延安市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助力就业之外,一系列为残疾人送文化、送服务、送温暖的活动也在全省各地开展。

宝鸡市各县区开展了助残政策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宣传、走访慰问、惠残演出等系列活动,眉县启动了“党建带残建,同心促发展”活动;渭南市残联组织开展2024年与爱同行无碍上华山活动;铜川市开展残疾人先进典型座谈交流和文艺演出、残疾人证办理咨询、义诊服务和政策咨询等系列活动;安康市残联在市盲人影院开展“筑爱助残 共享阳光”主题活动;商洛市残联举办残疾人象棋比赛、残疾人工作摄影作品展、“慈善快跑”等活动;杨陵区残联积极开展表彰优秀、走访慰问、读书交流等助残日系列活动……

助残共富促“千万工程”全面部署实施

过去一年,陕西省残疾人各项工作取得了更大成效。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被应用到残疾人工作中,智能辅助器具的开发、信息无障碍环境的建设、远程教育和在线就业平台的兴起,为残疾人朋友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以来,陕西省残联组织累计提供康复服务70.6万人次、辅具适配8.4万人次、儿童康复救助1.5万人次、托养照护2.4万人次、无障碍家庭改造1.4万户。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8名运动员在杭州亚残运会上获得2金6银8铜的好成绩。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其他省份合作交流,加大与省内相关单位、高校、医院合作,着力打造“同心·汇爱”助残工作品牌。通过兜底保障的厚度、关爱服务的温度,不断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不过,扶残助残不仅在全国助残日,更要谋划在平时,着眼于日日。

陕西省共有249万残疾人,其中持证残疾人129.6万名,有86%以上生活在农村,是需要特别关心关注的重点群体。

为此,除了系列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陕西省残联还着眼全省现代化建设大局、立足乡村全面振兴全局和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在认真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助残共富促“千万工程”的实施意见(2024—2027年)》。并于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实施。

从今年起至2027年,陕西省残联坚持推进以12个助残共富项目为主体、N个涉残助力项目为补充的“12+N”项目体系,涉及残疾人就业增收、康复托养、社保兜底、家居改造、临时救助等方面,架起助残共富促“千万工程”的“四梁八柱”。

在工作实践中,每年将重点扶持500个助残共富“千万工程”示范村,助推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陕西省残联方面表示,推进助残共富促“千万工程”,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的任务。各级残联将坚持把不断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主要目标和工作方向,牢牢守住不发生残疾人规模性返贫底线;坚持把提升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关爱服务质效作为基本任务,不断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推动残疾人关爱服务可触可及、公共服务精准匹配;坚持把产业振兴、创业增收、就业带动作为重点任务,通过兴产业、促创业、扩就业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努力形成残疾人“产业有特色、创业有奔头、就业有门路”的生动局面;坚持把打造残疾人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作为有力支撑,打造残疾人顺畅出行的无障碍环境、融合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基层残疾人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科技的力量正在推动陕西省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5月23日,陕西残联与西安邮电大学签署“同心·汇爱”助残行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举行“陕西残疾人事业人工智能设计研究院”揭牌仪式,未来将围绕智慧助残科研攻关、残疾人就业创业、数字技能培训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下一步,陕西省各级残联将继续凝聚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营造更加平等、包容、友善的扶残助残环境,带领残疾人共创幸福美好新生活,让仁爱之光闪耀三秦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