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专场招聘、建设助残基地、开展技能培训等一系列助残扶残举措落地生根,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残疾人事业发展中。近年来,重庆税务部门将税惠与助残服务相结合,围绕残疾人就业、优化助残服务等方面,认真答好“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答卷,用税惠温暖助残路。

近日,来自云阳县特殊教育学校的20名学生赴重庆雄业玩具制衣公司开始就业实习,公司将根据实习情况提供就业岗位。“我们已连续3年为特教学校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这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雄业玩具负责人温国雄表示,近两年,公司累计招募残疾员工20余名,每年可享受残保金减免20余万元,省下来的资金大部分用于为特教学校学生提供实习住宿。

近年来,重庆通过实施“百千万惠残助残行动”、建立“渝馨家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举措,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重庆税务部门聚焦辖区内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上门走访、政策找人等方式,主动向其宣传税费优惠政策,解决涉税疑难问题,切实为企业减负担、增动力,持续拓宽残疾群体就业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奉节县税务局工作人员走访企业宣传安置特殊人群就业相关税费政策。蔡仲垚摄

“我现在主要做纳鞋底,按件计费。动作快些,有时候一个月能挣1万块。”已在岗一年多的秦世明笑着说道。在这之前,因腿部残疾行动不便,他一直待业在家。

谈起招录秦世才的原因,重庆何航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何财明表示:“一开始没有招录残疾人的想法,但经过税务部门的走访宣传,公司觉得录用残疾人不仅能帮助他们自食其力,还能享受税收优惠,可以试试。”去年年初,该公司安置2名残疾人,截至目前享受残疾员工工资加计扣除12万元,用这笔钱开设了托管室,聘请退休教师为职工子女辅导功课。

“为鼓励企业主动为特殊群体提供就业岗位,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税收优惠政策。”重庆市税务局政策法规处负责人介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减免、企业所得税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安置残疾人就业增值税即征即退等税惠政策的持续落实,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助残扶残行列中。

为进一步落实好政策,重庆税务部门还主动对接相关部门,拓展助残“朋友圈”,将助残工作从分散行动逐步转变为合作统筹,持续扩大政策覆盖范围,不断提升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重庆市天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开州区残疾人集中就业、辅助性就业基地,目前共有残疾员工76人,占职工总人数的41.98%。

针对天致药业残疾职工较多的情况,开州区税务局联合民政、残联、人社等部门建立“事项联办、一链解决”助残信息沟通联络机制,从各部门挑选1-2名业务主办成为该公司的定向联络导师,提供“一站式”辅导服务。

“在导师的帮助辅导下,去年我们享受各类助残税惠减免超700万元。”天致药业行政副总经理黎明表示,公司今年计划提取3%的纯利润作为残疾人基地的扶残助残备用金,吸纳更多残疾人群。

近年来,重庆各地税务部门还紧密结合残疾人实际需求,不断优化办税举措,设置“办税绿色通道”推行“全程协办帮办”,实现从无差别服务向精细化、个性化服务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梁平区税务局办税大厅,税务人员为纳税人提供“全程帮办”服务。 何礼鹏摄

武隆区税务局在办税服务厅设置涵盖精简填写资料和优先叫号的无障碍办税服务专区,为特殊群体提供“即到即办”“即办即走”的简事快办服务体验。在丰都县办税服务厅,“有难题请找我”服务专窗将特殊人群列为服务重点,指定专人跟进辅导,全程陪同办理涉税业务。

下一步,重庆税务部门将继续聚焦“扶残助企”,不断强化同残联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为残疾人办税缴费提供更多便捷措施,为残疾群体办实事、解难题。(唐金荣)

来源:重庆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