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发达国家,人们往往用GDP等经济数据来区别。北大教授张维迎却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真正发达的国家,会不计成本地做出三种付出:

为弱者付出,为细节付出,为未来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弱者付出

对弱者的态度是文明的标尺。为弱者付出背后代表着正义、平等等朴素价值观。只有拥有这些价值观的社会才会主动去帮助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的群体。

不愿意为弱者付出的社会,往往会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思潮。他们认为弱者应该被社会“自然淘汰”,或者说弱者过的不好是理所当然的。

让强者生存更好的社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弱者在社会中寸步难行,没有工作,无法养活自己,那么自然而然就被社会淘汰。只有强者生存的社会才会进步,这是一种精英思想。

极端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法西斯。

他们认为只有德意志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所以他们要抢夺其他民族的土地和资源,奴役他们。

“劣等”民族只配被“优秀”民族统治。德意志德国不仅对外实施极端社会达尔文主义,对内也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都知道法西斯屠杀犹太人,但很少有人知道法西斯是如何对待德国社会中的弱者的。

在希特勒眼中,凡是身体和智力有缺陷的人都是对社会“无用”的人,他们不配拥有生命。

为此纳粹制定了“安乐死”计划屠杀这些身体和智力有缺陷的人,这人也包括残疾的婴儿与儿童。从1940年到1945年,大约有20万残疾人被杀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所谓“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强与弱不是绝地的,强要依靠弱才能凸显,弱要依靠强才能显露其不足之处。人在社会中的强弱不是固定的,要看与谁相比。

考70分的人认为考60分的人弱,自己强。但与考80分的人相比,70分又成了弱。

社会达尔文主义其实就是等级制度,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可以被强和弱来标记。

把这些人从最弱到最强排成队,那么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会惊奇的发现,他在社会中最强的人的眼中也是个弱者。

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自己也要被淘汰了。在古代社会中,这个最强者一般就是帝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都可能成为弱者,没有对弱者保障的社会,只会让人人陷入对未来的恐惧中。没有人不会受伤,没有人不会老去,英雄也会迟暮。到那时,他们的结局如何?

为弱势群体付出可以增加社会凝聚力,人人互帮互助。每个人在帮助他人的时候,都相信自己在处于困境时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细节付出

细节反映社会的温度,反映社会对人的关心。路上的盲道,电梯按钮上的盲文都是社会对盲人关心的细节。除了盲人,还有聋哑人也需要人们的关注。

聋哑人与普通人之间往往无法正常交流,尤其是在刑事案件中,他们即便被污蔑,也无法做到有效地维护自身的权益。

在律师中,会手语的寥寥无几。再加上手语也分为官方和方言之分,如果用官方手语和方言手语交流,往往会出现“曲解人意”的现象。

在平常生活中,错误的理解会造成生活的不便。在司法中,错误的理解会严重影响案件的判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手语律师唐帅被一位老妇人委托,希望他能援助她的女儿。她的女儿是一位聋哑人,失业在家,不幸卷入一起盗窃案,变成了犯罪嫌疑人。

唐帅赶到派出所与娟子交流了解案情,娟子用手语坚称自己没有偷窃。

在审查案件材料的过程中,唐帅发现警方的笔录和审讯录像之间存在出入。在录像中,当翻译人员问到“你是否在某商场盗窃过一部手机”。娟子用手语回答:“没有”。但在笔录中写的却是“是的,我盗窃了”。

娟子当时的动作是一只手举过头顶,类似于老师提问时学生举手的动作,这个动作在法官眼里代表着认可。可实际上,在娟子她们当地,这个动作只表示“自己”。

唐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聋哑人的忽视,其实有经济基础的原因——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这些赚钱之外的事情。

直到2018年,我国首部手语“国标”出炉,“方言手语”也正式被纳入到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范畴。这就意味着以后在法律程序上,由“方言手语”引发的失误会越来越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17年10月以前,中国的主要矛盾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中国的生产力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的需求。

我国对于方言手语的规范,也正印证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后就会产生精神上的追求。

对社会来说也是如此,只有真正发达的社会,人们才有余钱和精力去关注这些“细枝末节”。人们才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社会上的其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未来付出

为未来付出其实就更好理解了。发达国家在当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他们想的是如何在未来继续保持优势。

为未来付出就是要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

我们可以观察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美国。2024年世界排名100强的名牌大学中,美国就有53所,足足占了一半。

虽然这项排名中或多或少有些水分,但这也足以证明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对于人才和教育的重视。

用教育来培养人才,用人才来发展科技,用科技来升级产业。产业升级的利润继续反哺教育,如此循环,生生不息。

保护环境也是为未来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来我们的子孙也将生活在我们所站的这片大地上。我们留给子孙的应该是青山绿水,而不是遍山垃圾,发臭的河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优质的空气和水源不仅可以在未来给子孙后代提供良好健康的生态环境,而且也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优美的自然环境可以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游玩,还能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观还能增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达国家的判别标准不应该只是纸面上冰冷的数字,而应该是在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和事物。

一个真正发达的国家,不仅在纸面上的经济数据独霸全球的漂亮数字,在社会具体生活中也应当是有温度的,有人文关怀的,关心弱者的,为未来考量的。而不是靠种族歧视,自由持枪和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来稳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张维迎教授认为的发达国家的标准大家是否认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