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赣北地区,温度实在是太高了,整个人都给热懵了,这也不得不让我考虑一下,到底啥时候入伏?毕竟比起三伏天,现在的气温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想要搞清楚啥时候入伏,很简单,翻开日历就可以得出来了,今年入伏的时间是7月15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三伏不一般,老人说:3点很特殊,早做准备。那么到底是哪3点,今年的入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入伏,也就是进入三伏天的意思,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呢?民谚有“夏至三庚数头伏”,也就是说夏至之后,数到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时间。这个庚日,是古代干支纪日的一个说法,也就是带有庚字组合的那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三个庚日是初伏,伏,有避暑之意。从夏至开始,昼开始变短夜开始变长,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因此当初起名“伏”是很科学的。之所以这个时候比较的炎热,关键在于太阳直射地面,地面温度升高,从而让我们感觉到燥热难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说的今年三伏不一般,有3点很特殊,我们不妨一起来详细说一说。

1、2024年三伏为40天

三伏天,一般是指初伏10天,中伏10天,以及末伏10天,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中伏出现20天,这就会导致出现一个超长的三伏天,总共会存在40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日历上我们也可以清楚看待,今年三伏从7月15日开始,一直要到8月23日结束,总共是40天。之所以会存在这个情况,还是源自我们前面提到的夏至三庚数头伏,既然初伏和末伏时间是一定的,那么出现这种情况,必然就是中伏的一个时间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伏是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其终止时间是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庚日和庚日之间,间隔10天。

2、2024年三伏为“母伏”

按照老辈人的说法,虽然三伏天比较的炎热,但是也要分情况,那就是看今年是公伏还是母伏,单数为阳,双数为阴,阴为雌,阳为雄。简单的来讲,当入伏的时候是单数,那就是公伏,反之就是母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还有不同的区分方法,比如说这天的月份,五月份还是六月份,这个同样也是一个意思,都是基于数字阴阳来解释的。

今年的三伏天,是农历的六月初十,也就是双数,因此就是母伏,农谚有:“公伏热的跳,母伏爽的笑”。意思就是今年的三伏天,相对来讲,可能不会那么的炎热。

3、2024年三伏为晚伏

什么是晚伏,就是晚入伏,民间人们把入伏的早晚,也进行了区分,如果说入伏的时间实在五月份,那么就是典型的早入伏,反之,如果在六月,那么就是晚入伏,简称晚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入伏的早晚,其实也代表着天气炎热的早晚,早入伏的话,热的比较早,那么秋季凉的也比较快,反之,炎热来的比较晚,后续秋季的时候,很容易就出现秋老虎,这个也是根据自然规律变化得出来的。

农谚也有“早伏凉飕飕,晚伏热死牛”,三伏天是“晚入伏”,可能意味着更长时间的干旱天气,干旱对农作物生长非常不利,尤其是到了秋天,很容易出现秋老虎的情况,那么就会导致秋季出现干旱,甚至导致庄稼受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伏天,在旧时是人们最为惧怕的一个时间段,因为冷在四九,热在三伏,因为生活水平比较低,酷暑和寒冬,都会让人过的比较艰难,不过好在,这些外在影响因素越来越少,人们对于伏天,也都是以了解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