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笼山下,半月湖畔,摇滚乐、呐喊、欢笑声伴着千人龙虾宴,一场嗨翻天的狂欢村晚在此启幕,这是夏收在望,村民们载歌载舞欢庆自己的节日。

极目远眺,鸡笼山上绿浪起伏,一块化不开的浓绿在微风的吹拂下流淌出淡绿、浅绿、嫩绿,绵延伸向远方,遥不可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半月湖畔柳拂湖水,湖水萦绕曲折把村庄揽入臂弯里。大山的厚重,湖水的妩媚,让凤台村豪婉并茂,且多了份“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仁爱与睿智。

绿树环合的凤台村,是全国森林乡村。绿,是生命之色,也是凤台村的主色调;初夏的田野,丰收在望,遍地金黄麦浪滚滚,夏收即将开镰,田野散发着淡淡的麦香,由远及近,穿柳渡湖而来,这是生命之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直在飘荡。麦香滋润着村庄成长,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是魂魄,一个地方的文旅发展离不开文化。龙潭洞开,石破天惊,41.2万年前的和县猿人在善厚汪家坡横空出世,它是科学的珍贵,标志着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村前的鸡笼山,横亘千万年,这里现已辟为国家森林公园,与半月湖一起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凤台、新庄、陈百户……一个个久藏深山人未识的美丽乡村被世人掀开红盖头,引起山外人纷至沓来观赏游玩。

鲜为人知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来鸡笼山寻访勤思齐将军,如若他再来鸡笼,定会写下《望鸡笼山》或《夏夜凤台品虾序》也未可知。

一只、两只、三只,十只、百只、成千上万只龙虾,成为食客们的盘中餐,成了初夏夜最有味道的一道风景线。广场上,塑料桌纵横排列,一场千人龙虾宴在此开张,食客不分男女老少。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田中虾成盒中虾,龙虾也由浅墨变火红,这是天地烟火味,也是人间喜庆色,也是龙虾美食节的主打色,预示着村民的日子红红火火。

舞台的束束灯光横竖斜交叉照射,食客们的脸上一会黄、一会蓝、一会红,仿佛川剧变脸,这些丝毫不影响食客们饕餮的食欲,且大快朵颐。没一盅茶功夫,桌上红虾壳堆积成山,酒瓶罐乒乓磕碰声不时传来,他们手、嘴与舌一刻也不闲着,眼睛也不忘盯着炫酷的舞台,竖着耳朵听着动感的音乐,闻着阵阵麦香、酒香、虾香,他们毫不放过任何细节,五官自然忙坏了,也过足了瘾。

上善若水,臻于至善。善厚镇从古人大智慧、大境界中汲取精华,举办了五届龙虾美食节,一只小小龙虾游出一方大天地,游出一个新格局,不仅提升了人气,提高了美誉度与知名度,更鼓了村民的钱袋子。(常兴胜 王智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