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以来,南宁市宾阳县武陵镇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探索“党委领航、支部领路、党员领办、干群领跑”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想在前、干在前、走在前,通过织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防溺水防控网,筑牢安全防线。

多措并举进校园,注重教育实效。该镇召开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工作联席会议,并组织成员单位对全镇各中小学校开展防溺水专项检查,详细了解学校防溺水工作责任落实及宣传教育情况,同时实地查看学校周边水域应急救生装备、安全警示牌设置等防护措施情况,并对防溺水工作提出相关建议和希望。在该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派出所民警为镇内各校开展防溺水知识宣讲,讲解危险水域判别、如何安全游泳等防溺水安全知识,并通过现场模拟演练,帮助学生们掌握必要的自救互救知识。各校组织召开防溺水专题家长会,督促家长共同加强学生离校后的安全监护。充分运用“国旗下的讲话”等时机,切实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利用学校的宣传栏、板报墙等,张贴宣传图画、防护常识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通过举行专题班会和防溺水知识问答比赛,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自主增强防溺水意识。

走村入户访百家,增强意识底线。该镇开展防溺水“板凳会”做警示案例宣讲,在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召开村民会议、发放宣传资料,持续开展防溺水知识宣传。党员干部助力加强“家校联合”上户走访共计700多户,扎实开展“六个一行动”,即一封《致家长的一封信》、一次家访、一次家长会、一张家校联系卡、一次电话回访、一张责任书等,并号召家长签订安全承诺书,呼吁学生和家长增强警惕和安全防范意识,倡议家长加入防溺水监督队伍,承担监护责任,加大监管教育力度。对于留守儿童,除了与青少年儿童沟通交流外,还同外出务工家长进行电话交流,让青少年儿童家长督促提醒,并指定村委干部为帮教联系人,加强未成年人的安全监护。同时,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面向孩子们开放,积极举办各类关心关爱青少年成长志愿服务活动,把孩子们从户外引向室内,将溺水安全隐患由堵变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设立警示标志

党员村干齐上阵,形成守护合力。该镇组建防溺水联防联控队伍,按照分级负责制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加强日常巡逻,教育引导青少年远离危险水域,做到重点时段有人看守,重点水域有警示标志,重点人群有人监护或代理监管。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通过微信群、朋友圈、村喇叭、集市宣传、悬挂宣传条幅等,全方位、多形式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镇纪委对防溺水工作进行专项督查,严格按照“一杆、一绳、一哨、一圈”标准,实地查看水库、池塘、水沟等各类水域的防溺水警示牌、救生设施的配备情况,对督查中发现的警示牌老化、救生圈和救生绳丢失等问题,及时反馈相关部门、村居委,要求限时整改到位,切实做到水域安全隐患发现一处整治一处,夯实防溺水工作防线。近期已排除安全隐患7处,新增29块警示标志,补齐救援设施140套,确保每片水域有人看、有人巡、有人管、有人防。(李念)

来源:宾阳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