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印度最好的出口商品是什么吗?不是咖喱,而是CEO们。你看看谷歌、微软、美光科技,还有软银、联合利华的CEO掌门人,几乎都是印度人,很多中国人看到这个CEO天团名单,都觉得失落与挫败,凭什么就不是中国人呢?中国人又差在了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我们有不少的 清华、北大才子们,毕业后在美国硅谷就职。但很多人却只能在科技公司里当个普通的工程师。这里有一份2020年的数据,真心让人觉得尴尬:一是大陆人在美国企业273家高管岗位上排名靠后,就业岗位类别还相当有限。二是美英德法四大股指上的443家企业,有多少是有中国裔CEO的?一个也没有!

有人会说,华人不是有杨致远,英伟达的黄仁勋,但别忘了,他们俩一个也不是中国大陆出生的,黄仁勋连基础教育都是在美国完成的。那这些印度裔的经理人,他们到底有啥本事?为啥就能在西方世界那么混得开呢?我们中国人自认为挺了不起的,一向看不起印度,现在看来,这未免有点盲目自大了。如果我们还老觉得印度人只是因为英语好,那以后我们可能还得接受更多这样的刺激。

有人给“印度人总结了一些成功学经验,但你仔细想想,这不就中国人一直在做的事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印度重视理科教育,印度人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但这不就是咱们中国人的日常吗?从小学到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哪个不是卷得飞起。说到理工科呢,在中国有句俗语:学好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印度有印度理工,而我们有清华北大,但全球500强企业里面,为什么就没有中国人呢?当然,英语能力是个加分项,但这能算主要原因吗?香港人从小也说英语,他们就有了优势了吗?显然不是这么简单。

所以,最关键的可能是这几个因素:一思维方式的差异。许多中国高管虽然英语不差,但在西式辩论和日常交流中可能还是欠缺火候。西式逻辑和中式逻辑差异真的挺大。印度人的开放和外向,以及他们那种生活在大家庭中培养出来的社交技巧,这些都让他们在西方社会中更容易融入和突出。中国人,讲究的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很多有潜力的华人,可能因为太过担心“枪打出头鸟”,而没有完全释放自己的潜力。

二是印度人的冒险创业精神。在美国调查显示,印裔的平均收入领先所有移民群体。得益于他们从小就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磨炼出的应变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10亿多人口的大国,单是生存都够呛,更别说要脱颖而出了。不少印度人从小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找到出路,怎样挑战极限,创业精神几乎成了他们的生存技能。他们宁可不买房不买车,也要把钱花在比如MBA的学业上,甚至不惜辞职创业。成功的印度人往往家庭条件不错,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领导风范,自然而然就养成了强烈的事业心。

相比之下,很多华裔留学生一旦小康就知足常乐,房车工作绿卡一应俱全,似乎就已经圆满了。他们多出自国内的顶尖大学,比如985或211,更倾向于安于现状,不愿冒险。缺乏足够的野心和开放思维,是他们难以冲破职业天花板的原因之一。只有极少数充满饥渴的华裔,才能展现出像印裔CEO那样的破界精神,最终在欧美企业的高管层中打破常规,实现自己的梦想。

印裔的职场秘诀,除了这些显性的优势,但还有一些隐性的因素,可能是咱们华人没那么容易注意到的。印度喜欢抱团,听过这么一说法没?一个印度人进了公司,不久后那公司就多了一批印度人。他们不像华裔那样,为了避嫌躲得远远的。印度高管喜欢在公司里快速建立自己的小圈子,有好机会、重要资源,印度人会先想到自己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得马斯克收购某软件时,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是优化人员,不仅是普通员工,而且他还一锅端的把CEO和高管都给炒了。而这两位都是印度裔,为此,马斯克赔了3.7亿元。为啥马斯克愿意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呢。就是印度裔喜欢搞小团体,影响了工作效率。虽然这是一个负面因素,但这件事也揭示了印度人在海外真的很团结。因为都来自同一个民族,都同为高种姓,彼此之间自然默契十足,相互帮助!反观咱们在海外的高学历人才呢,为什么就没形成这样的生态圈呢?

再说到教育,印度虽然经济整体不如中国,教育资源也不算丰富,但他们在培养管理人才这块儿,可以说做得不错。特别是印度理工学院简直就是技术精英的摇篮,每年成千上万的优秀学生挤破头想进去,最后能进去的不到 2%。从上个世纪开始,印度就把不少技术人才送到了欧美,尤其是硅谷。再来看印度的商学院,比如印度管理学院,他们自上世纪 50 年代就开始跟国际接轨,培养了一大批商业管理人才。中国虽然经济发展快,但在管理教育上,我们是后来者,80年代才开始引进现代管理学。

所以,咱们中国人想要征服世界,我们必须不戴任何有色眼镜地,好好学习一下隔壁邻居。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证明了我们的潜力,只要我们博采众长,未来的国际舞台,中国人同样可以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