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正式拉开帷幕,主题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本届峰会是国家数据工作体系优化调整后首次举办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意义非凡。

峰会期间,除了展厅里琳琅满目的高科技创新产品吸引了公众好奇的目光之外,在各具特色的主题分会场和分论坛里,专家和行业从业者都在探讨与数据要素相关的话题,以及时下最热门的科技产业发展趋势。记者也参加了其中的“2024华为智能充电网络创新生态大会”。

在当前热门的科技发展话题中,新能源汽车毫无疑问当有其位。 在“3060目标”国家双碳战略的背景下,全社会正在加速推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于减少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福州打造“超充之城”

在“2024华为智能充电网络创新生态大会”上,最大的亮点是与会人员共同见证了华为将与福建省多方合作,共同开启福州打造“超充之城”的建设之路。随着2024年4月上半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50%的大关,汽车市场正式迎来变局时刻。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也意味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在续航和补能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完全可以预见将进入井喷期。为了实现与燃油车时代类似的补能体验,充电网络也正在开启“超充新纪元”。

华为数字能源中国区总裁周建军在会议中表示:“当前,高质量的充电基础设施,不仅是电动汽车的关键动力保障,也逐步成为交通流、能源流、信息流的关键融合节点。这将全面提升产业价值、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华为数字能源致力于‘车上、车下高质量协同’,打造新型电动出行能源基础设施,加速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进程。”

会上,国网电动汽车服务(福建)有限公司与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福建省内就智能充电网络、智能微网领域进行合作,以共同推动数字化技术与车网互动的融合发展,助力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同时,福州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在智能充电网络和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展开合作,助力福建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销售分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也签署了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智能光伏、储能、充电网络、智能电动等领域进行合作,以共同推动数字化技术与综合能源的融合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技术+生态,一个都不能少

在记者看来,之所以福建省多方都愿意与华为数字能源展开合作共同推进福州建设“超充之城”,其原因重点在于其技术领先及生态完善。

首先,从技术角度来看,华为数字能源拥有新一代“全液冷”超充技术,所谓“全液冷”指的是充电主机和充电终端均采用液冷散热技术,和传统风冷技术的充电桩相比,它的输出功率更大、散热能力更强、噪音更低、寿命更长、充电效率也更高。据介绍,通过布局领先的碳化硅器件、超高速电机、热管理等技术,华为全液冷超级充电桩最大输出功率为600kW,最大电流600A,在支持800V架构的主流新能源汽车上,最快可以实现“一秒一公里”的充电速度。

其次,从生态角度看,在今年4月举行的北京车展上,华为数字能源与阿维塔、北汽、比亚迪、长城、广汽、合众、江淮、理想汽车、奇瑞、赛力斯、小鹏等首批11家车企(排名按照拼音字母顺序)、线上线下500多家充电运营商、行业协会等共同成立了“超充联盟”。这一联盟成立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打造高速充电体验、广覆盖的超充网络,让消费者放心购买新能源汽车,让车企专注造好车,让充电运营商放心建站、高效运营,最终实现“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质量充电”的目标。

目前,华为全液冷超充站已建设超过2万桩充电设施,覆盖全国高速、31个省份,200座以上城市。就以福州本地来说,据福州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强介绍,截至目前,福州城投已建成14座超级充电站,超300把超快充枪。其中「福州城投-榕城小福数字能源示范站」三角池站便是福州“超充之城”的示范场站,场站由华为提供“光储充检”一体化解决方案,配置1200度电储能和车棚光伏系统,通过搭配“光储充”的统一调度管理平台,实现储能夜间谷价充电,白天尖峰时段放电,实现低价充电引流,高流量提升光储消纳,全液冷超充终端的最大功率可以达到600kW,带来“一秒一公里”的极致充电体验,为居民绿色出行提供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州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志强

此外,中国石油福建销售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海鹏提到,福源综合能源站以及省交通厅培训基地超充站项目为高质量充电网络建设提供了示范,未来,中国石油福建销售公司愿意进一步加强与华为的合作,携手扩大生态伙伴朋友圈,共建福建‘超充’一张网,打造高质量充电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石油福建销售公司总经理助理 王海鹏

据悉,2024年华为数字能源计划与合作伙伴在全国340多个城市和主要公路部署超过10万个华为全液冷超快充充电桩。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县域是重要落地场景

充电设施不仅满足了电动汽车用户对能源补充的迫切需求,更在推动产业创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充电设施正逐步实现更高效、更便捷、更智能的充电服务,为电动汽车的普及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不过打造真正的“超充之城”还不能只关注城区层面,更需要打造城市超充圈、高速超充线、乡镇超充点,将“点、线、面”通盘考虑。

2023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县域充电场景成为2024年发展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最重要的落地场景之一。以河北省安平县为例,其地处“京津雄”1小时交通圈。会议上,安平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陈广强提到,“安平县面临电动化发展周期长,制造业物流充电需求大,充电设施分布不均、运维难度高等问题,建设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刻不容缓。在充电基础设施领域,安平县选择携手华为,部署超快充网络,采用全液冷超充技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将建设覆盖400多个车位,将覆盖城区、乡镇、物流、国省干道及居住小区等多个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平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 陈广强

交通是现代社会的血脉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飞跃,碳中和成为全球发展共识,随着新能源基础设施的部署绿色供电、光储融合成为是未来新能源发展的大趋势。新一代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具有前瞻性,才足以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时代。

华为数字能源打造的光储充“1+4+X”融合方案结合自身在光伏逆变器、优化器、智能组串式储能、液冷超充电等领先的产品优势,协同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优光储充云智能协同综合解决方案,构筑更多发电、更优用电、主动安全、极简运维、长久可靠的高质量充电场站。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的发展趋势使充电基础设施也成为一种新式生产工具,在其生命周期内,最大化满足车辆需求、拥有超长的服务寿命、最优的设备综合效率,不仅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突破,还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从而培育了新质生产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对可持续能源利用的重视,充电设施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其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也将更加凸显。

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