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漫画中的流浪儿三毛为什么要捡烟屁股?1843年6月25日:法国开始制造历史上第一批用以商业贩售的香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烟草原产于南美,早在15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就发现中美洲海地岛上的印第安人在吞云吐雾。

印第安人将一种干草样的东西用火点燃,随后轮流用鼻子去吸。

哥伦布的水手们也学着这么做,吸了这些烟雾以后有一种轻松感和兴奋感,可以有效麻痹神经。

对于当年的水手来说,他们的工作危险而且非常艰难。平时水手大多用饮酒来缓解,但酒喝多了会误事。于是,烟草很快在水手们中流传开,进而被他们带回了欧洲大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欧洲,烟草一度成为上流社会的奢侈品,被认为是一种高档的享受。

在那个时代的高级社交场所,妇女们也会吸各种含有香料的烟草,被认为是高雅的。

没多久,西班牙人就在菲律宾大量种植烟草。

16世纪晚期,烟草作为一种农产品,顺理成章的进入了中国。

到了19世纪,全世界都开始意识到烟草的危害,开始各种禁烟活动。

只是吸烟仍然很流行,技术上有很多改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38年,法国一个面包师发明了纸烟,为烟卷纸申请了专利。

1843年,法国政府开始公开投入纸烟生产,由此香烟开始流行。

就中国来说,早在明末的十七世纪,崇祯皇帝就搞过戒烟,认为这会搞坏老百姓的身体。

可惜,大明已经进入末年的乱世。国破家亡时代,人民需要一些东西来麻醉自己。辽东与后金苦战的兵部尚书洪承畴就上奏“辽东士卒,嗜此若命”,禁烟由此不了了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代烟草很盛行,因为价格偏高,普通老百姓不抽烟,年轻人更是不抽烟,主要是少数贵族、老年人和军人们痴迷抽烟。

清末时期,毒品鸦片横行,政府顾不上限制香烟。此时中国人抽的烟,主要是旱烟和水烟!

旱烟是用各种形式的烟杆和烟斗,将烟草放进去点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烟要复杂一些:水烟一般用白铜和紫铜,肚内盛水,吸烟的时候,烟气先通过水。再进入吸烟者的嘴里,人们认为吸水烟比较卫生,味道也比较醇厚。

水烟比较笨重,肚内又盛有水,携带很不方便,一般放在家里使用。

到了民国时代,水烟就逐步被淘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大家想象的不一样,中国纸烟出现的很迟:1897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香烟才出现在上海。从此,纸烟在中国打开了市场,老刀、孔雀成为了中国第一批的香烟品牌。1905年,日本华侨简照南在香港创办了南洋烟草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烟草公司。

由此,中国人迅速转为抽纸烟。

在民国初期,纸烟或者说香烟价格不菲,大大高于抽旱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那个时代抽纸烟的人不太多,尤其女人抽烟被认为是一种时髦和高雅的事情。

很多有名的女人都抽烟,比如皇后婉容、宋家三姐妹、陆小曼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扯了这么远,三毛为什么要捡烟屁股?

中越战争中,解放军战士防御猫耳洞,经常一住就是几个月。

猫耳洞温度可以达到40度,缺水又潮湿,狭窄低矮,还有越军不断偷袭。

在这种形同活地狱的环境下,战士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香烟。

如果没有香烟,这种苦日子根本熬不下来:抽烟是猫耳洞人的必修课。在猫耳洞,抽烟就是抽时间,一天抽两盒三盒不新鲜。抽烟就是为了让灼热的烟火能够多少烫融一点冰冻的时间,使它快些流走。尽管谁都明白,抽烟不仅浪费今日的生命,还预支着将来的生命。但他们不能不抽。不抽烟又有什么可干的呢?某侦察大队指挥一次作战,指挥部六个人三天三夜抽了十四条烟,人均一天八盒,或者说连续七十几个小时中平均每人每九分钟抽一支烟。老山战区人均烟草消费量居世界之冠,这绝非夸张。

一连的小韩说,有天晚上,我们一直划到最后一根火柴,总算点着了。刚抽上,小狗日的特工又来了,一边对付他们,洞里还要始终有一人抽着烟保存火种,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才把小子们轰走。哥几个这才往洞里一歪,安安稳稳地美抽了一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洞里放不住烟,多了发霉,少了一到炮击封锁又要断顿。心细的平常把烟头捻在罐头盒里,这时候可以卷巴卷巴再抽,没有的只好回忆烟头都曾经扔在什么地方,然后尽量大努力将那些臭水泡过的发了霉的烂烟头找回。实在没辙的,抽茶叶,抽树叶草叶,以至抽一口手纸,什么都试过。断烟不比断粮断水好受半点儿。一次322阵地断了烟,连指发动全连紧急捐赠精神食粮,全连倾囊刮遍,只找出了七十九支纸烟,由军工冲过炮火送上去。黄子国负重伤后想抽口烟而未能最后如愿,等终于找到了烟,战友点燃放入他的唇间时,他却已经再也不能吸。清明节的麻栗坡陵园中,每一个名字下每一个墓碑前都有几支点燃的香烟,吸吧,这回烟多了,吸吧,这回时间更多了......

就像上面说的,战斗随时可能发生,战争打响连食物、饮水、弹药都会中断供应,更别说香烟。万一香烟送不上来,解放军战士只能去找烟屁股。

烟屁股多少还有一些没抽光的烟丝,最低程度可以抽一二口。

那个时代的香烟是没有过滤嘴,尾部被口水打湿一般是不抽的,直接丢掉。这些尾巴有烟丝,可以拿来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国时期,有一些流浪儿专门去捡烟屁股,然后卖给回收者。

这些人把香烟尾巴拆开,取出烟丝,晒干后再搞成廉价香烟。

这种廉价香烟的档次自然不高,主要卖给社会底层重体力劳动者。烟丝不太卫生,价格仅仅为正规香烟的三四分之一,也有一定销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8年的调查数据表明,手工卷烟仍占中国卷烟消费量总量的约10%。

即便当年香烟价格比较高,捡烟屁股仍然是微利。

三毛这种流浪儿即便特别能捡,收入也不多。他们每天赚一二十文,至少可以吃顿早饭。

这种烟屁股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捡到的,必须在大城市内。

上海比较发达,有钱人和中产多,满街都是丢的烟屁股,三毛们一天才可以捡到不少。

根据1937年的统计,仅在上海一地就有千人以上的捡烟头大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烟卷显然是不卫生的,很容易使得抽烟者感染口腔疾病。

建国以后,这种行业就自然消失了。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