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上火的表现,只是有些可能自己也不在意,比如天气热了老想吃雪糕,动不动就容易生气,嘴巴发苦,眼睛干涩,有些表现出现后自己觉得可能是跟天气有关,或者跟休息有关,再或者是跟所处的环境有关,但不会想到是不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五脏上火都有哪些表现吧。

肝有火

中医上讲“肝开窍于目”,肝的问题可以从眼睛来看,如肝血不足,则两目干涩,视物不清;肝阳上亢,则头晕目眩。

肝有火中医辨证为肝火炽盛,常常是因为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外感火热之邪,或嗜烟酒辛辣所致。常表现为头目胀痛,眩晕,烦躁,耳鸣耳聋,口苦口干,胁痛等。

饮食调理可以吃清热的食物,如苦瓜、绿豆、芹菜、柚子等,还可以用菊花、金银花、决明子等泡茶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有火

中医上讲“心开窍于舌”,心的问题可以从舌头来看,如心血不足,则舌体淡白;心火上炎,则舌红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黯或有瘀斑。

心有火在中医辨证为心火亢盛,常常是因为情志抑郁化火,或火邪内侵,或过食辛辣刺激食物、温补之品所致。常见表现有心烦失眠,舌红生疮,吐血,小便黄赤,伴有面红,发热,口渴,便秘等。

饮食调理可以吃苦味的食物,如苦瓜、莲子、百合、莴苣、苦菜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脾有火

中医上讲“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问题可以从口腔和嘴唇来看,如脾失健运,则可见食欲不振,口淡乏味,口唇淡白少华;脾虚生湿,则可见纳呆,口腻,口甜。

脾一般不会有单纯上火的表现,常与湿邪同时出现,多是因为外感湿热之邪,或嗜食肥甘厚腻的食物,或饮酒不节,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常表现为脘腹胀闷,纳呆,口苦口黏,渴不多饮,便溏,肢体困重等。

饮食调理可以吃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薏米、茯苓、赤小豆、山药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肺有火

中医上讲“肺开窍于鼻,上系于喉”,肺有问题可以从鼻或咽喉来看,如肺失宣泄,则鼻塞不通,嗅觉迟钝;风热犯肺,则声音嘶哑,或咽喉痒痛等。

肺有火在中医辨证为肺热炽盛,常常是因为外感风热入里,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蕴结于肺所致。常表现为咳嗽,气喘,胸痛,气息灼热,咽喉红肿疼痛等。

饮食调理可以吃白色的食物清肺,如雪梨、银耳、白萝卜、麦冬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肾有火

肾一般少有上火的表现,但常因肾阴不足,阴不制阳,虚火内生,出现阴虚火旺的表现。常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潮热盗汗,失眠多梦,男性遗精早泄,女性经少闭经等。

饮食调理可以吃黑色的食物补肾,如黑木耳、桑椹、黑豆、黑芝麻、黑枸杞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身体上的一个小问题,可能折射在体内就关乎某个脏腑,所以日常生活中大家饮食宜清淡、温和,忌辛辣刺激、寒凉的食物,保持适度的运动更佳,对于亚健康的我们日常的食疗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