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 李川

1

最近有个病毒很厉害,我们小区、孩子班级有不少小朋友中招了。

周五放学,班主任又特别在家长群里提醒:周末不要去人多的地方,最近病毒厉害,小心感染,有发烧的症状一定要尽快去医院,在家休息好了再上学。

看了一下本地的疾控部门的公众号,也发了提醒,说这个病毒叫“腺病毒”,目前也没有疫苗,好像也没特效药。

小区里有一个经常一起玩的小朋友,感染了腺病毒,在家休养了2个礼拜了。

前期症状:主要是高热不退,先到社区医院当成感冒治,用布洛芬效果也不大,最后上本地三甲医院,作了呼吸道的检查才发现是腺病毒。

查了一下科普,说主要症状是:高烧、喉咙痛、扁桃体发炎、上吐下泻、没有胃口。有些人还有眼结膜炎的症状。

潜伏周期比流感长,能到3—8天。而且有些人感染了,表面看起来没啥症状,但是传染性依然存在。

飞沫、水、接触、粪口都可以传染。

我孤陋寡闻,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个玩意。

自从养了娃之后,我也是经常学到新名词,听过手足口病、流感、咽峡炎、新冠,现在又学到一个腺病毒了。

看了症状,传染力度,还是有点担心的。最近几天我都没敢让孩子一起玩了,都是散开了转转。

2

不知道是个人错觉,还是事实如此:以前好像病毒流行度还可以,最近一两年,什么感冒流感的,一倒就是一大片。

跟一个同学家长聊天,他吐槽说:这都是新冠变异的病毒,都是后遗症。我听了也不好说啥,只能唯唯点头。

有趣,也是值得深思的是,这似乎是一个普遍的心理状态。

最近两三年,每次一出现季节性的流行病、感染病毒的,网上一定会有人说:

这与新冠有关,在新冠之前从来没听说过,得了新冠之后身体变差了,或者说这是敌对势力投毒、生物战,要警惕,等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也挺值得分析的。好像也没看到多少严肃的社会学、心理学专家出来剖析这些观点。

为什么今年春夏之交,会流行腺病毒了,这个是流行病学里要研究的问题了。我非专家,不敢乱说。

但个人从生活经验里判断,可能跟这两年的情势有关系。

最关键的是,原本春夏就是感冒、肺炎高发季。前些年大家戴口罩、防护的意识强,许多病毒传播被阻断了,感染的也就少。

前几年,有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就是身边感冒发烧的人特别少。

因为一旦有症状,都吓得窝在家里不敢出门。就算出门,商场车站大门口的体温计也过不了。

但现在早就放开了,感冒、流感了照样到处跑,传染的也就多了。

尤其是婴幼儿,户外锻炼、身体抵抗力弱。再加上生态环境变化大,病毒生命力强,耐药性强,微生物多,变异多,所以感染的传播速度也快。

3

再说说,这东西跟新冠有关吗?是新冠卷土重来,但有关部门故意瞒着不报?

我个人判断无关。

新冠病毒已经“祛魅”,经过三四年的科普、放开,大家其实对新冠已经不害怕了。

如果这一轮爆发,真的是新冠卷土重来,科学家、卫生监督部门大大方方承认就好,没必要藏着掖着,故意将新冠说成是腺病毒感染。

还有一种更噱头、更猎奇的说法,说是是敌对势力投毒、生物战的,那几乎不可能。

病毒不是炸弹。病毒传染起来,人为很难控制。按照今天的世界交往、人口流动情况,这里感染了,那里也难幸免于难。

搞这种投毒,那是伤人一千,自损八百。他们没这个必要,也没那么傻。完全没必要阴谋论,自己吓唬自己。

严防死守一时可以,三两年之后是什么情况,代价多大,大家都经历过,不用多说。

季节变化之际,家里有小孩子的,还是要保持多洗手,少去人杂的公共场所,家里也要勤消毒。

多注意身体,有高烧、喉咙痛、扁桃体发炎、上吐下泻,尤其是小孩子的,那还是尽早去医院比较好,不要硬扛。

如果去医院,那一定要戴口罩。否则也许本来没啥大事,但跑了一趟医院就交叉感染了。

下面是我的公众号名片,欢迎点击关注。

人生飞机稿,是我的原创公众号。

写点对生活、时事的观察,都是大白话,讲究的就是接地气。

我平时喜欢看历史书,跑马拉松,踢球,还有带娃东逛西逛,翻翻绘本。

迎点击关注,也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xgbaba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