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柏拉图开始,现代哲学一般都优先采用一种方法论,这种方法论以理性超脱和客观的视角为基础,从而得出永恒不变的真理。

通过实践梅洛-庞蒂蔑称的 "高空思维",哲学家采用了一种超脱和非个人的视角,一种 "无处不在的视角",不受我们的情感、我们的化身,我们所处时代,和地点的偏见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哲学家就能把握 "表象 "变化背后的 "真实",把握 "永恒视角下 "事物的本质和永恒性。

存在主义彻底否定了这一观点,认为我们不能以超然的,第三人称视角俯瞰人类的境况,因为我们已经被抛入了自我解释的事件,或存在的活动中,而这种活动始终是具身的、可感的和历史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对存在的把握一般不只是通过冷静的理论分析,而是通过对第一人称经验的仔细分析,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具体的、有血有肉的细节以及使我们成为我们的感情、关系和承诺的仔细分析。

这是一种从 "投入者"的立场出发的哲学,即从投入生活、直面存在的既定事实的个人的立场出发的哲学。

存在主义对理论脱离的批判,是由克尔凯郭尔开创的,他的嘲讽主要是针对黑格尔的,黑格尔是一位哲学家,他采用 "永恒的视角 "建立了一个形而上学体系,提供了关于现实的完整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克尔凯郭尔认为,黑格尔的体系以一种脱离现实的全景式视角,无一例外地掩盖了作为人的,深刻的个人计划,以及现存个体的具体需求和关切。

用他的话说,"它使主体成为偶然,从而将存在转化为某种漠不关心的东西,某种消失的东西"。

对此,克尔凯郭尔扭转了传统的客观主义取向,声称在涉及存在问题时,个人的主观真理是 "可达到的最高真理"。

这意味着哲学抽离的抽象真理,永远从属于现存个人的具体真理。克尔凯郭尔写道:"真正的主体,""不是认知主体,真正的主体是伦理上存在的主体"。

主观真理是无法推理或逻辑解释的,它产生于个人的承诺、情感和需求。因此,主观真理并不揭示永恒的客观真理,它揭示的是 "对我来说是真实的真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克尔凯郭尔看来,生活在这一真理之中,总会产生焦虑和困惑,因为它客观上是不确定的。

它没有合理的理由,别人也无法理解它或与之相关。它是一种不可言说的真理,是感觉到的,而不是知道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存的个人 "发现了思想无法想到的东西"。但是,优先考虑存在的偶然性,和不可合理化的真理并不意味着,克尔凯郭尔提出了一种 "非理性主义 "的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反,他是在宣称,理性超脱的立场无法帮助我们,获得对现存个体至关重要的自我定义的承诺和计划。

有血有肉的真理不能归结为系统的解释,因为这些真理不能为我们提供客观的知识。

相反,它们揭示了我们应该如何生活的激情和紧迫感。它们告诉个人 "我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我应该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