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孙宝成坐着轮椅来到了央视《等着我》节目现场,他哽咽着说:我来寻找43年前给了我上学机会的老师,也是为了完成我二哥的一个遗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1年,杨老师来到孙宝成家里家访。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的孙宝成最渴望的就是和其他孩子一样能上学,但碍于身体原因连家门都走不出,是杨老师来到家中和父母商量接他上学。那时的杨老师在孙宝成眼里就好比下凡的仙女,给了他光明的未来。上学时的种种照顾,辅导作业时的句句叮咛,孙宝成都记在了心里,43年过去了,孙宝成一天都没有忘记寻找恩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逢现场

从小就是脑瘫的二哥在去世前嘴里还念叨着杨老师的名字,在40多年寻找无果后,孙宝成来到了《等着我》栏目组。他找到43年未见的恩师了吗?几人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本期最人物纪就带大家走进孙宝生的寻恩师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小渴望读书

1961年4月,孙宝成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老天似乎想多考验这个家庭多一点儿,在孙宝成1岁零3个月的时候,被检查出来得了小儿麻痹,双腿无法下地行走,只能靠着父亲给做的轮椅小车。

这个家庭有三个孩子,孙宝成是老三,二哥也不是个完全健康的人,虽然能下地行走,但是是脑瘫,智力上面有缺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宝成的小椅子

两个儿子的残疾彻底击垮了这个家庭,本来就是世代务农,家里根本没有多余的收入。靠着种地的钱只能勉强生活,所以家里也没有带着二哥和孙宝成去大医院检查

孙宝成和二哥不一样,他的脑子很清醒,看着别的孩子都去上幼儿园,他只能每天坐在床上望着窗外,心里怎么也不是个滋味。二哥还好一点儿,起码还能跑去学校看老师上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就是越缺什么就越想要什么,没有人比孙宝成更想要上学读书。父亲看出了儿子的渴望,便攒钱给他买了一个收音机,隔段时间就去镇子上带几份报纸回来。

孙宝成每天坐在收音机旁,手里拿着正在播放的剧本,一边听一边用笔练习写字。时间长了,他也认识了不少字,父亲买回来的本子都被他写得满满的,正反都没有了空白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收音机

听说村子里要有学校了,孙宝成很开心,他觉得终于有机会上学了,他每天都期待着招生报名的那天。但现实不如他所愿,他再次失望伤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机会上学

1971年下半年,学校正值放寒假,有老师来到居民区招生。孙宝成看着二哥急匆匆地跑回家,翻箱倒柜翻了半天,找到户口本就跑了。

过了一会儿,村子里的孩子都跑到了孙宝成家,他们大喊到:我们都报上名了,我们都能去上学了。听到这话的孙宝成赶紧问二哥有没有给自己报,可二哥说只给自己报了,要自己报老师才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宝成一下失望了。看着其他孩子高兴地拉着手庆祝,孙宝成就好像一下掉在了冰窖里,没有人能理解他内心的悲伤。他背着大家坐在窗子边,眼泪一颗颗地掉了下来,他小声地啜泣着。

好不容易等到父亲晚上忙完回家,孙宝成拿着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爸,我也想上学,给我也报名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翻看着孙宝成写满的本子,没有说一句话。或许在大人眼里,孙宝成是个小儿麻痹,连路都走不了,去了学校万一被同学欺负了,再说也没有时间接送孙宝成上下学,还不如好好在家待着。

孙宝成一晚上没睡,他看着漆黑的夜空,就好像看着自己一眼望不到头的未来,他觉得一辈子就这样昏昏沉沉过下去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获新生

1972年6月初,孙宝成的家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二哥的老师杨馥媛来家访。当时的孙宝成一个人待在北屋,父母都去了南屋招待老师,孙宝成翻看着自己的本子,想着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有老师来家访。

想着想着,父母就喊让孙宝成把写的所有字都拿上,说老师想见见他。不知所措的孙宝成慌乱地收拾了一下,随后就被父母推着去了南屋。

一进门,孙宝成看到一个像仙女一样的人坐在炕沿上,“仙女”在看到他的时候立马就站了起来,说:可以把你写的字拿给我看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老师

孙宝成回忆,当时是老式的钨丝灯泡,照出来的光是金色的,光打在老师的身上就好像老师自己会发光一样,他坐在小童车上仰着头盯着老师,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杨老师很认真地翻看孙宝成的本子,看完她说:写得很好,完全可以送孩子上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这句话的孙宝成眼泪立马就掉下来了,那一幕他一辈子都忘不了。杨老师扎着两个麻花辫,穿着白色短袖,蓝色裤子,黑色的鞋,就是这样一个穿着朴素的人替孙宝成实现了最大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老师感动

孙宝成坐着轮椅上学确实很不方便,上下学必须父母来接他。有一天放学,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雨,学校在一个斜坡下面,教室面前的台阶三五分钟就积起了水,孙宝成没办法回家了。

当时的雨越下越大,孙宝成坐在轮椅上很着急。这个时候,杨老师淌着水坑就走过来了,她安慰同学们别害怕,并组织大家先把孙宝成抬到没有水的地方。

杨老师害怕同学们在水里摔倒,便主动站在了前面倒着走,此时的孙宝成和杨老师面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看到杨老师弯着腰,脸上的汗水慢慢从额头上浸出来,顺着脸颊滑下去,一滴滴掉在了水里。孙宝成有时候觉得杨老师就像他的妈妈一样,很温暖很安心。

在上课的时候,杨老师严肃又耐心。在讲解问题的时候,不管讲几遍都不嫌烦。班里的同学一旦遇到什么问题,杨老师总是第一个察觉的,不管在什么时候,她都是以学生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景再现(非本人)

短短的小学六年很快就结束了,孙宝成也和杨老师说了再见。他一直将杨老师记在心里,这是他的第一个老师,也是他最喜欢的老师。

毕业后,因为学生不断减少,几个地方的学校合并到镇子上了,杨老师也被调走了。那个时候根本没有什么电话号码,也没有什么通讯设备,写信就是唯一的联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又因为举家搬迁到北京,孙宝成和杨老师就失去了联系,他也不知道杨老师过得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立短暂的联系

孙宝成时常想起杨老师上课的样子,他也托了很多人打听杨老师的消息,但没有一个人知道。

1986年的一天,突然有个同学联系孙宝成,说有杨老师的消息了。当时杨老师被调到了北京,那个同学还在杨老师家住了好长一段时间,老师对他是无微不至的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同学回忆起来哽咽着说不出话,他很感谢杨老师给了他像妈妈一样的爱,还问:杨老师,我能不能叫你一声妈妈?

杨老师回答道:你就叫我老师挺好的。没叫出口的妈妈成了那位同学一辈子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宝成的小学同学

孙宝成听着同学的讲述很感动,他立马就开始给杨老师写信,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杨老师还记不记得他。

信还没寄出去几天,孙宝成就收到了杨老师的回信,信封里还放着一张照片。孙宝成没想到老师还能记得他们兄弟俩,而且信里的每句话都是关心和询问现状,尤其是问小学毕业之后有没有继续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师终究是老师,关心的永远是学生的学习问题。通了几次信后,孙宝成写出的信突然没有了回信,一开始他以为是送得慢,老师没收到,又等了好几天,可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孙宝成不甘心就这样和杨老师再次断了联系,一封接着一封的继续写,但每一封寄出去的信就好像石沉大海,完全没有回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写信

从那之后,孙宝成就经常拿着杨老师的照片看,他不断地想杨老师到底是遇到了什么事,为什么就突然没有了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哥车祸去世

孙宝成一边寻找着杨老师的消息,一边翻译外国著作。要是没有杨老师给他上学的机会,他根本学不到这么多东西,也没办法靠翻译名著养活自己。

1991年,正在家中做翻译的孙宝成听到母亲着急跑回来说二哥出车祸了。二哥本来就有脑瘫,一个没注意就自己出门了,在过马路的时候没注意到,就迎面撞到了行驶的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景再现(车祸)

躺在病床上的二哥拉着孙宝成的手,嘴里咿咿呀呀地念叨着杨老师的名字。孙宝成没想到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二哥居然还记着杨老师的名字,他再次见识到了杨老师在同学们心中的地位。

二哥出车祸后在家卧床了7年。这7年间,孙宝成没事的时候就给哥哥读书听,虽然不知道二哥能不能听懂,但是二哥总是笑着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景再现(非本人)

1998年的一天,孙宝成一起床就去看二哥醒没醒,但是叫了几声后,没有任何回应。孙宝成赶紧推着轮椅察看情况,发现二哥已经没有了呼吸,但手里还捏着杨老师的照片。

孙宝成从那之后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杨老师,不管寻找多久,不管有什么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苦寻43年

孙宝成又开始给当初的那个地址写信,但等了好几天后没有任何消息。他又联系了班里的其他同学,一一打电话询问,但也没有人知道杨老师的消息。

孙宝成又托自己的朋友打听,拜托求助的话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但也没有任何消息。所有的办法都试过了,恨不得拿着杨老师的照片写个寻人启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找了10年,没有一点点消息。孙宝成偶然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了央视的《等着我》大型寻人节目,他通知当时那个在杨老师家住的同学赶紧报名,说不定这次就能找到了。

2014年11月10日,孙宝成来到了节目现场。他一遍遍描述着杨老师的样子,还拿出了自己翻译的书,他说这本书是最难的中英对照,代表着他翻译的最高水平,希望能当面送给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给老师送书

在节目现场讲述的时候,孙宝成多次哽咽。他说道:我小时候一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能站起来走路,一个就是可以有机会读书。是杨老师帮助我实现了我的愿望,我虽然没有站起来,但我有机会看到了书中的世界。

当聚光灯打在寻亲之门的时候,孙宝成很紧张,寻找了43年都没有消息的人到底能不能再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期待的孙宝成

大门打开的瞬间,全场欢呼。杨老师身穿红色马甲和毛衣,戴着眼镜,挥舞着手来到了节目现场。见到杨老师的那刻,孙宝成和小学同学激动地捂住了脸,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逢现场

74岁的杨老师快步走到两位同学面前来了个紧紧的拥抱。时隔43年没见,杨老师清楚地喊出了孙宝成和另一位同学的名字,一边拥抱一边说:真的是你吗?我的好学生!

孙宝成抱着老师说:老师,我终于见到你了,可惜我二哥没机会了!我实现了二哥和我的心愿。老师,我谢谢你,我有今天全都是因为你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逢现场

杨老师也特别激动,多次说道:我做梦都在梦见你们,我的好学生!

在场的主持人和观众看着这一幕全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这一份深厚的师生情是多少人亲身经历的,有多少人也想到了多年未见的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逢现场

倪萍老师握着杨老师的手说:刚才在台上他们说了您很多的故事,您的爱改变了他们的一辈子。

没想到杨老师直接回复道:妈妈爱孩子,老师教学生,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理所应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老师

杨老师还给两位同学各带了一个本子,本子上面写着一首诗:光阴荏苒时如箭,咿呀学语似眼前,几年寒窗师生度,往事历历记心间,昔日离别今相见,再报佳音几回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诗的杨老师

节目的最后,74岁的杨老师推着53岁的孙宝成离开了舞台。她的一句话让现场观众再次动容:小时候推着你,现在还推着你。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出了最朴素的师生情,不管过了多少年,杨老师永远是孙宝成的老师,她永远照顾关心着自己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坐着轮椅的孙宝成

离开节目孙宝成带着杨老师去了家里,他拿出了这些年翻译的作品给老师看,他的眼睛里期盼着老师的夸奖,期待着老师对他的认可。

杨老师笑着说:翻译的真好,你是我教过最棒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逢现场

5年的师生相处,时隔43年的未相见,学生念着老师,老师记着学生。这就是中国最传统的师道,也是令人最动容的情谊!

你有没有难以忘怀的恩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