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之前我们聊过了莱阳战役的前面一部分,这场战斗,是在1947年12月4日打响的。国军36师106团和108团的第一营,共有四个步兵营,与华野7纵的三个步兵师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城隍庙之战,这座庙宇的攻占竟然导致了如此严重的损失。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一座庙宇变得如此重要?让我们迅速进入战场,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场不起眼的战斗 却是我军战斗史上少有的艰难战斗

莱阳战役被视作我军比较艰难的一场战斗。实际上,这场战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华野7纵主攻,于第九日攻破了莱阳城。然而,54军36师106团团长胡翼烜退守城隍庙的核心阵地,导致了7纵始终无法攻陷。最终,三个师都失去了战斗力。

第二个阶段,中原突围的周志坚自愿前往山东,成为了华野13纵的司令。在12月12日,他接到了许世友的命令,留下一个团监视整编第54师,其他两个师则前往莱阳准备打援敌。然而,在他还未出发时,许世友又下令37师直接开进莱阳城,接手攻打城隍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到了第三阶段,莱阳城陷落后,国军「胶东兵团」司令范汉杰派出的援兵仍在继续前进,准备收复莱阳。阻挡援军的是13纵38师,以及失去战斗力的7纵被调出莱阳城。

这场战役持续时间之长,其第二阶段中,54军的加强团和一个团加上一个营的部署,导致了华野7纵的严重损失,迫使华野不得不调派其他部队前来接替。

在南门被攻破后,华野7纵基本由南向北推进。国军团长胡翼烜决定弃守城垣,要求国军营长游涤渊的108团第一营也撤到核心阵地,一起来守备。莱阳中学成为另一个核心阵地,拥有山炮连和榴弹炮连的阵地。胡翼烜命令坐镇西门的106团副团长易浚华将第二营剩下的60多人全部转移到莱阳中学。另外,莱阳县政府位于城隍庙的西侧,是莱阳县的县政府所在地。还乡团大队长葛鸿悌率领部属进入此处抵抗。

莱阳之战异常特别,因为与其他城市不同,这里竟有两到三个核心阵地,其中一个是由还乡团守卫的县政府。这意味着有三个规模较大的核心阵地。

根据华野7纵参谋长赵启民的说法,他们在9日攻入莱阳城后,第20师、21师立刻进攻县政府,很快就歼灭了还乡团和106团一个排,葛鸿悌也在战斗中阵亡。三个阵地中的一个已经被清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是莱阳中学的核心阵地。华野7纵在9号凌晨发起总攻,拂晓时分已经进入城内。中午时分,第20师已经攻破了城内的榴弹炮阵地,歼灭了榴弹炮连,掳获了两门榴弹炮。其他四门炮可能藏在莱阳中学,那里设有山炮连阵地和榴弹炮,地堡坚固,暗道纵横,副防御设施严密。由于兵力短缺且7纵已进入城内,这些榴弹炮实际上已经无法发挥作用。因此,炮兵连开始破坏汽车和火炮,转而使用轻兵器与步兵进行作战。

国军106团副团长易浚华一直守在莱阳中学。在1947年12月12日这个命运转折的日子里,来自海阳的13纵集结了大小炮十多门,对准了莱阳中学,发起了猛烈的轰击,打开了破口。易浚华率领着两名士兵手持手榴弹,奋勇冲向破口,却在其中受伤。尽管他的右手受了伤,但在这段时间里,连长邓定宇抓住了时机,建造了第二道防御工事,使得国军能够继续在内线对抗。

当午夜降临时,易浚华再次受伤,身边的士兵也只剩下10多人。至于最后的结果,《血战莱阳》这本小册子并没有详细揭示,只是描述了当天繁星稀疏,拂晓即将来临时,四周的乌云突然再次聚拢,城隍庙的核心阵地上只能听到来自莱阳中学方向的杀声盈耳。据推测,这个阵地在12月13日拂晓时陷落了。

莱阳县城在1947年12月9日被攻破,守城的正规军包括了54军加上一个加强团,以及地方的保安队,他们分别退守到了三个不同的阵地。结果,县政府和莱阳中学的核心阵地先后失守。此时,106团的团长胡翼烜负责守卫城隍庙的核心阵地,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华野7纵在12月9日凌晨开始了对城市的攻击,但他们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第二天凌晨,7纵的三个师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发动了攻击城隍庙的行动,但未能成功。随后,7纵又进行了几次攻击,一直持续到11日清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野东线兵团司令许世友对成钧下了死命令,在晚饭前一定要攻下城隍庙。成钧发动了五次攻击,但都以失败告终。到了11日的午夜,7纵发动了最后一次的攻击,一度成功地进入了城隍庙,但被胡翼烜率领的部队逆袭,被迫撤出,伤亡惨重。可以说,到了12月12日的拂晓之前,7纵已经完全失去了继续战斗的能力。

因此,12号上午,许世友紧急下令,派遣周志坚的13纵前去增援莱阳。而当时还未出发的13纵的37师,则直接接手了打击城隍庙的任务。整个战局愈发紧张,局势变化莫测。

7纵一向以大胆穿插、分割包围为打法。在攻入莱阳城时,他们沿着街道向前突击,较少进行穿墙透壁。然而,随着推进,守军受到压缩,反而使得兵力更为集中,这为胡翼烜的兵力收缩提供了机会,最终全部退到了城隍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翼烜打出「神鬼级战果」的秘密 背后竟然是有万发迫击炮弹可以任意射?

城隍庙虽小,却足以容纳1000多名守军,既有足够的人员抵抗,又不至于因过多兵员而过于拥挤。此外,尽管核心阵地没有重炮,但其迫击炮弹却极为充足。在游涤渊的《莱阳县城血战记》中提到,他们拥有一万多发迫击炮弹。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过去的许多碉堡虽然建得极多,但若缺乏足够的守军,便难以发挥作用,就如小孩穿着大衣一般。因此,城隍庙的守军数量和充足的迫击炮弹,或许才是7纵难以攻克的主要原因。

城隍庙的外墙与外壕并非主要原因,而7纵的惨重伤亡也不太可能是因为刺刀作战所致,因为胡翼烜手下已无多余兵力可用。那么,导致7纵陷入如此困境的其他原因何在呢?或许在《血色财富》一书中的记载,7纵三个师未能找到有利的突击位置,使得他们一直处于对方猛烈炮火之下,前后近10次的攻击都未能奏效。因此,我倾向于认为,这种猛烈的火力打击主要来自迫击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2月12日的拂晓左右,周志坚的13纵突然接到许世友的命令,要求他的主力37师去接替莱阳的进攻任务。城隍庙的攻守情况其实相当复杂。华野7纵虽然是一支地方部队,但转型成为野战军后缺乏城市攻坚的经验,在胶东作战时也已经折损不少。而在打城隍庙失利之后,他们并没有及时调整部署,造成了更大的损失,最终只能换人接手。

用棒球比赛来打比方,这个时机点一旦出现变化,通常都要紧急调动,换上救援投手或者代打上去。毛泽东当时曾指示,如果没有把握,应该尽早放弃莱阳,而掌握机动兵力来打援军。但许世友舍不得在这个时候放弃,他认为胡翼烜在城隍庙里面也是艰苦万分。因此,这时就看谁能够撑得下去,谁就是赢得最后胜利的人。

为此,他命令周志坚的13纵37师赶快过来支援。另外,还有一个小插曲,成钧得知7纵要被调走后,一气之下,可能是为了面子或者争一口气,他将所有排级以上的干部集合起来,组成了敢死队,准备由他亲自带领进行最后一次的攻击。然而,这一举动被谭震林知道后,赶快加以制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志坚的13纵37师从海阳到莱阳,其实有一段距离。但他们似乎没有时间休息,就开始了进攻。这时候,城隍庙之战已经进入了倒数时刻。关于13纵37师的打法,值得一提的是,54军106团的团长胡翼烜已经与1000多人将华野7纵三个师打得残破不堪,自己的生力量也不多。他最终又是如何突围的呢?

在12月13日凌晨,13纵37师开始了攻击。据《血战莱阳》记载,核心阵地数度被突破,甚至有我军兵峰直接打到了国军团指挥所,军械官也被迫走上前线作战,最终阵亡。国军团长胡翼烜堪称顽固,他即使自己被手臂中弹,仍然在做困兽之斗。我军的攻势再度受阻。

然而,城隍庙的前殿、东南角等处接连告急,胡翼烜不得不再次率领卫士前往应战。7纵的攻击路线,从城隍庙的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进攻,但连续两次甚至三次的进攻都以失败告终,损失了1000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世友意识到这样的局面无法持续下去,因此命令周志坚亲自前往第一线。周志坚带着四门山炮,乘坐着美国的吉普车,赶到了37师的指挥所。在听取了师长高锐的报告后,他发现城隍庙的地图上只有背后的水塘没有挖外壕,其他三面都有。而37师与7纵一样,只尝试攻击正面,也导致了失败。

周志坚决定采取不同的策略。他们打算从水塘这个未被守备的侧面发动进攻,尽管这意味着要涉水前进。虽然天气寒冷,气温降至零下十几度,但水塘并没有结冰,仍然可以通行。于是,在13日傍晚,他组织了第三次攻击,所有的四门山炮都参与了抵近射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小一个城隍庙四周摆了三个团,最后111团捷足先登,最先攻入了城隍庙,到14日的凌晨2点国军除了有30多人逃出包围圈外,其他的人悉数被歼。

战后,参战的各纵队首长都有报告和反思总结文章。总结起来有下列几条:

一是部队伤亡太大,据资料记载,莱阳战役歼敌万余人,我方伤亡7709人。

二是战斗持续时间过长。1952年出版的《第七兵团解放战史》中提到,时间拖长5天,若能以攻坚作战熟练的9纵担任主攻,时间可能会缩短,伤亡减少。

三是坑道准备不足。战前,华东局在《同意围攻莱阳与打援方针的指示》第二条中,特别强调,对莱阳之敌,应注意坑道与爆炸,不要强攻。但战役最后还是在坑道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打成了强攻。这样的选择,原因很复杂,但伤亡还是造成了。

四是没注意防炮。1947年12月七纵莱阳战役详报中提出:在未攻城前,敌组织炮火向7纵各师部队进行有计划的轮番炮击,部队受到重大杀伤,未攻城全纵伤亡1500人,大部为敌炮火杀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莱阳战役从战略高度和战役目的实现看,是一场很关键的胜仗,一仗下来,整个胶东连成一片,国民党彻底退出胶东,不但消灭了有生力量,击退了所谓的重点进攻,还严重打击了反动势力的气焰,更重要的是,锻炼了部队,增强了攻坚的能力,为后来的济南战役、潍县战役积累了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