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5月24日,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30位高校学子受邀参观北京互联网法院。据悉,此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指导,北京互联网法院、首都版权协会等单位组织举办。此次活动是“‘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书香行——“呵护青年创新,版权创造价值”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增强青年人的版权意识,进一步激发广大学子的创新创造热情。

在一层法官大堂,学生们观看了北京互联网法院相关宣传片,对北京互联网法院的成立背景、主要职能、发展历程及工作成效等有了整体的感知,了解到在全球范围内只有中国拥有互联网法院,互联网法院是中国特色互联网司法的有机组成部分。随后,在“在线诉讼体验区”,学生们重点参观与学习了诉讼E点通、e版权诉源共治体系、区块链展示区、第一代网络法庭及AI法官等内容。

通过实地参观与听取讲解,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北京互联网法院在推进科技创新和司法创新深度融合、探索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的新型诉讼规则、推动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北京互联网法院的创新模式,也让学生们对审判模式的“进化”有了更直接的体感。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学生唐泽华表示,北京互联网法院全新的案件审理模式和办公模式让他大开眼界,他第一次切身体会到互联网时代司法治理的新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在“新型法官办公区”里,大家近距离观摩了互联网法院法官们的办公空间,了解了法官的办公特点,聆听了法官对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版权相关案件的情况及案例的介绍,一些同学还亲身体验了“虚拟法庭舱”,感受到在数字科技赋能下,司法工作将法律问题解决在“远端”的新思路、新趋势。

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大家认为此次活动突破了他们以往对法院的“定见”。

“互联网法院的工作环境与传统法院有很大不同,更贴合互联网公司,这打破了我对法院的‘刻板印象’,可以说是一次‘破壁之旅’。”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学生丁昊认为,身为大一学生,通过了解互联网版权治理的相关案例,对当下版权治理的前沿问题有了更加深入和具象的了解,激发自己进一步在该领域进行探索与研究。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与法官代表就版权相关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互联网法院机关团委书记李牛认为,许多与大学生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的问题都指向“版权”,“它有个专业说法叫‘著作权’,是在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复制的智力成果的专有权利。对于大学生来讲,了解版权保护知识很重要。”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老师张静楠表示,此次活动有助于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拓学生眼界,增强学生对新时代司法前沿问题及发展趋势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兴趣。

下一步,主办方将持续组织“走进版权”参观体验活动,陆续走访版权相关司法机关、国际组织、行业组织、头部企业等,并同步开展“版权课堂”系列活动,增强青年学子的版权保护意识,为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带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