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广东人广发红包上了热榜。风头胜过了哈尔滨。

但我的疑问却不是红包这个问题。

2003年左右,我去过广东出差。常驻河源一段时间。

说到河源这个地方,外地人可能不知道。就是有亚州大高喷泉的地方。据说那个喷泉当时亚州没有超过她高的。

时隔多年,不知是不是依然如此。当时,有不少游人去河源就是为了一睹芳容。从而也带动了旅游酒店业的发展。

我出差的地方就是一家准四星酒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间,我认识一位本地姐姐。工作关系,我帮助过她。

有一次,她请我去她家里吃了顿饭。她再三强调是便饭,希望我别拒绝。我欣然同意,我也好奇广东本地人的生活是啥样子。

她家住的是老屋。确实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

那次做客,一锅鸽子炖鸡我印象比较深刻。其它菜我也说不上名字,也不好意思问。

听人说,广东人不像东北人,不会轻易请外人去自己家里做客。这是他们的处世哲学,比较理性和内敛。

我被广东姐姐邀请去家里做客,就有种无比荣幸的心理。心想可能我在姐姐心里也算是个贵客。

满心以为,她会给我这个"贵客"盛一个大鸡腿在碗里。我再上演个盛情难却。多温馨而值得追忆的画面呀!

你说,盛一是鸽子我倒是没那么想,毕竟那样显得太不礼貌,况且,那玩意儿也没啥肉。

脑补着画面,我正想着怎么推辞。可是画风有所逆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东姐姐笑意满满,把一只小碗端到我面前。

我把汤碗捧在手心。眼珠子瞪出来又缩回去了。汤里连个肉丝都没有,别提什么鸡腿儿。而且,油珠珠都漂得干干净净。

这顿饭吃的,我都想抱着猪油坛子啃两口。

后来,才听当地人说:"广东人炖汤的原料从来是不吃的,通通倒掉。"

不知道,广东人炖鸡汤,把鸡倒掉是不是真的?

当时,我就不明白,现在也没明白这是不是有点浪费呀。

四川人,也爱炖汤,但四川人与广东人不一样。他们是边吃肉边喝汤。

奇怪的是,我有几个四川同事,当时一起出差到了广东的,他们也入乡随俗了。

他们喜欢吃一种叫"打边炉"的东西。不知道是不是广东的餐饮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个男同事也学着广东人。弄一只鸡或鸽子炖汤。然后,做汤底来煮菜。吃饭时,我心里始终惦记那只炖好的鸡,就是始终不好意思,提出来我想把它吃掉。任由后来倒掉,持续好几天我都觉得可惜。

当时,年轻还很爱惜"羽毛"怕人笑话。特别是在异性同事面前还想着维护点儿淑女形象。

要是现在,我非得要尝尝广东人炖汤的鸡是个啥味道。

去一趟广东,让我疑惑不解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广东人街上的凉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东本地凉茶我只喝一次,以后谁让我喝我跟他急。

那味道,别提了!真是不敢恭维。

那不就是中药汤子吗,没病没痛喝它干啥呀!

说来话长,我有个女同事,到了广东后,开始几个月还好?可是,到五六月份就开始口舌生疮。

有当地的同事跟她说可能是热重了。我理解是上火了。说可以试试街上买点凉茶来喝。当地人经常喝。

听着名字就清爽。凉茶这名字,舒爽度达五颗星。但,耳听为虚呀,眼见才为实。

我只能告诉你一句不试不知道,一试真奇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午后下班,我也想凑个热闹,跟这位女同事来到街上,河源城区不算大。分新老两个城区。新成区环境好些。我俩步行随便找了家人凉茶店。

我现在都记得当时的场景。老板在店内煮茶。店很小,店内根本没有坐的地方。而是借助街边摆了几张桌子。

凉茶没等多久,但我俩期望值挺高。广东人张口闭口提的凉茶是啥味?

我和同事同时喝了一口,又同时吐了出来。节奏掌握得比全红婵跳水都准。然后面面相觑。

再转头看看穿边手持凉茶的人。人家表情舒展。

再尝一口,依然不是个味儿。抬头看看招牌,确实是凉茶店,而不是中医馆。

也没走错呀。

我使劲又喝了一口,抿了抿嘴,苦还是那个苦,细品还有一点点回甜。但甜得也奇怪还凉风习习的。反正有点儿怪。自那以后我再也不信正宗凉茶。

反而,回到四川,超市里罐装瓶装的还受用些。

我就想问问,广东朋友喝凉茶有啥好处。

要是没点儿好处,当地人也不会那么推崇。广东人的精明能干不会干没有好处的事情。更何况是入五脏六腑的凉茶。

生活中,常听人说,富人吃肉,我们穷人喝点儿汤就行。那广东朋友把肉都倒了是啥原理。是不是太富裕了?

总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广东人真的光喝汤不吃肉?广东人真的那么酷爱凉茶?

有知道的帮忙科普一下!在比谢过。